53师少将师长李良汉
1965年,侵越美军扶植南越傀儡政权,向北越步步进逼。经中越两国高层协商,中央军委作出出兵越南的决定,派遣中国后勤部队二支队,支援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出国前,周总理指示:出国参战人员,要选精兵强将,事关外交,所有重大行动,都要报经他本人同意批准。因此,参战部队要“高配”一级。本来,二支队只是师一级建制(53师),而周总理却亲自批准由时任工程兵政治部主任的李良汉将军兼任二支队政委。这位参加过长征的开国将军,以天命之年,披挂上阵。1965年6月,他率两万多人的部队,来到北越海防要塞下龙湾,担负抗登陆守备和抢建国防工事的重任,从而拉开了抗美援越战争的序幕。
二支队进驻下龙湾后,边设计,边施工,不仅任务艰巨,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而且美、苏、中、越军队驻地相距都不远,政治环境十分复杂;更为严酷的是,每当部队施工时,都要遭遇美机的频繁轰炸。然而,我军发扬不怕苦不怕死的战斗作风,冒着高温酷暑,同时在15个岛屿登陆,在敌军炮火下开辟施工作业场。为了避开敌机轰炸,每当夜幕来临时,李良汉将军便指挥部队把到港的各种军需物资,涉过滩涂,人拉肩扛,抢运到安全地点,隐蔽到位。敌机来临时,常常把敌机放进到四百米内的距离,再集中火力,专打迎头,一排排炮弹呼啸着飞向敌机,直到敌机凌空爆炸。由于火炮在坑道中发出震耳欲聋的回响,李良汉将军的耳膜一次次震得鲜血直流,老将军的右耳失聪了,但他一直坚持在战斗第一线,和战友们同甘共苦。正是由于李良汉和战友们的浴血奋战,苏军顾问设计建筑需要三年时间完成的海防工事,我军仅用一年多时间便顺利完工。同时,击落敌机200余架,取得了战斗、施工双胜利。1966年4月,中央军委电令李良汉将军回国,胡志明主席亲自接见并宴请了他,国防部长武元甲大将还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高度赞扬了李良汉将军和他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