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后人,闲时比划
至于生活在天津的霍自正,大部分日子里,他是个普通的农民;每年精武学校开学典礼时,他就化身成“名誉校长”;最近的人口普查中,他还被聘任为临时普查员;在打名誉官司、做电视访谈,开新闻发布会的时候,他又俨然成了霍氏家族史料的保管者和“宣传部长”。 在Google里搜索“霍元甲曾孙霍自正”,你会得到130000个结果。可见,这位“宣传部长”名气之大。
霍自正翻着家里那本无数人翻阅过的老相册,兀自感叹:“霍元甲是武术大师;我爷爷霍东阁漂洋过海,将霍家的武术和医术发扬光大;父亲霍文亭聪明过人,但没在爷爷身边,学到的东西不多;到我这一代,就是闲着比划比划;孩子们更差了,就是不想吃这个苦了。霍家有本事有能耐的都走了,剩下这些废物人,都低头种地,没出息。”
霍自正家里还有迷踪拳的拳谱,自己闲时也会练一练,他认为,自己的拳术不高,有两个原因:一是自己长期从事农活,没把心思放在武术上,二是父亲霍文亭重文轻武。
霍文亭是霍东阁的次子,自小习武。1935年,霍东阁从南洋回国,想把爱子霍文亭带走,但被霍文亭拒绝了。失去了父亲的督促,霍文亭的习武之路没有坚持走下去,却在国文方面自学成才。
解放前,八路军的地下党委任霍文亭为小南河小学校长,1958年,因有海外关系,霍文亭被安排支农,直到1980年才得以平反。
为什么只有南洋一脉传承到了霍家的医术?霍自正说,因为历史原因,霍家的很多书籍都被烧毁了。
“其实,霍家拳术也算是传承下来了。”霍自正说,“就是没有练精。咱有拳谱,咱也会练,要想学,咱就教,不想学也不强迫,挺随便的。迷踪拳是个很大的门派,在天津市很多人练迷踪拳。上海市也有很多人练,现在有光盘了,不用我手把手教了。再说了,习武的目的是为了强身健体,练什么不重要。我们霍家人也有练别的武术的。”
在霍自正看来,自己学艺不精,无法将家族拳术很好的传承,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事情接待好,宣传了,让霍元甲的名声传扬下去。”
和其他裹挟进拆迁热浪的城中村一样,小南河也未逃脱被拆的命运,霍自正现在居住的地方,是一红排砖砌成的小平房,独门独户还有小院子,平时,霍自正就在自家小院里打拳。他笑说:“明年的现在,这房子就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