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一脉,只剩医术
霍元甲有两个儿子,长子霍东章,次子霍东阁。其中,霍东章不善武术,霍东阁聪明过人,文武双全。
霍元甲去世后,16岁的霍东阁随叔叔霍元卿去上海精武会任教。1919年,霍东阁被调至广州精武会,因为不堪战乱,他于1923年远走南洋。1924年,霍东阁在南洋泗水成立精武会,侄儿霍寿嵩应召前往相助。
一谈起爷爷霍东阁,霍自正就眉飞色舞。“我爷爷很聪明,想要个嘛就研究制出个嘛来。”霍家的老相册里,霍东阁与两尊自塑像合影的照片和驾驶飞天自行车的照片,一定程度上支撑了霍自正的说法。
凡是武术世家都懂得接骨疗伤的外科。在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占领印尼,精武会难以为继之际,霍氏叔侄索性改行,在缺医少药的南洋开起了骨科诊所,并很快就成为当地有名的医师。
霍寿嵩的儿子霍公正,生于1947年,比霍自正年长三岁。他顺利的继承了霍氏家传医术。
11月12日,一个越洋电话,远在印尼的霍公正向《小康》记者道出了无尽的遗憾。
原来,几个月前,霍公正就接到天津方面的邀请,希望他能回津参加霍元甲逝世百年的纪念活动。霍公正自己很想回来,但苦于求医问诊的病人太多,广州亚运会期间机票还不好买,最后只有放弃。
霍公正说,他九岁开始随父学医,18岁时就在父亲的督导下工作,迄今为止,已经工作近45年。 “霍家是武术世家,在治疗跌打上有自己的一套,在制药方面,我一边学习一边创新,算是对霍家传统的另一种传承吧。” 霍公正的儿子,目前在广州学习医术。
武术方面,从霍公正开始,霍家的南洋一脉就彻底告别了迷踪拳。
“霍家的拳术没有传承下来,有没有觉得可惜?” 记者问。
“可惜啊,很可惜,非常可惜。”霍公正三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