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老兵寇思敬在渝中区的家中去世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835846594
本馆由[ 孝行天下]创建于2023年03月12日

抗日老兵寇思敬

发布时间:2013-04-12 11:31:29      发布人: 一米阳光
熬过艰苦的抗战岁月,挺过坎坷的饥荒年代,寇思敬比常人更能坦然面对生死。11年前,他在遗嘱里立下捐献遗体的愿望,昨天老人告别人世时,夙愿得到实现。

  昨天清晨7点10分,抗日老兵寇思敬在渝中区的家中去世。亲属说,老人患有心肌梗塞近20年。老人膝下有四个女儿,她们商量后决定,立马兑现老人遗嘱上的愿望,把遗体捐献出去。

  为啥想到捐献遗体?老人小女儿寇五四说,2002年,84岁的母亲去世,没有来得及说出捐遗体的愿望。当时,寇老向一家人表达想捐遗体的想法,“器官可能老化了,用不成了,但遗体捐赠,应该能供医学研究吧。”

  老人曾说,磕磕碰碰了一辈子,什么样的风浪都见过,不信神也不信鬼,“国家医学要发展,就当是最后一笔贡献吧。”

  一家人商量后认为,老人这份胸襟和豁达,是一般人无法做到的。既然老人定了身后事,子孙该尊重他的意愿。“如果是母亲在世,也会同意和理解的。”子女们说,他们为有这样一位不平凡的父亲感到骄傲。

  家属回忆,1994年,老人患上心肌梗塞时,医生曾推断,最多能活5年,可没想到活了19年,“他什么事都看得很淡,早已坦然面对了。”商量好后,一家人立即和重庆医科大学联系,工作人员很快赶到他们位于两路口的家中。

  来接收遗体的工作人员说,捐赠遗体需要巨大的勇气和博大的胸怀。遗体是医学科研、教学不可或缺的资源,在各地医学院,遗体资源较紧缺。而老人遗体对研究老年保健、老年医学,甚至人类寿命,都有重大意义。

  当天,重庆医科大学还向寇思敬老人颁发了荣誉证书,并以全校师生员工的名义向家属表示崇高敬意。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
  • 离亭燕�赠寇思敬老师 执鞭一脸春色, 着眼未来世界, 历教两鬓霜雪。 肩负树人伟业。 辛勤育苗桃李满, 云流风荡桑榆晚, 毕业呕心沥血。 尚存微霞光热。 授课几十年, 为党献终身, 蚕吐丝尽劳竭。 亮照化成烛灺。 上世纪末,我从《中国军事史抗战史长篇》编委倪丁一老先生处得知寇老师已乔迁新居于两路口健康路一带时,又撰写了一副嵌名对联:“博学渊文思孔圣,夭桃秾李敬园丁。”书法作品登门看望。寇老师虽又苍老了许多,但精神矍铄,我由衷祝福他健康长寿。 现在,又有多年未与寇老师相见了。庆幸的是:后来我发现自己时常在《重庆政协报》“春秋”栏目版上与寇老师“谋面”。我想:回顾历史就是一种让我们最好的都回转年轻的体验。正可谓:相结学林交“父子”,同钩史海系“春秋”。    近闻寇思敬老先生上月逝世噩耗,痛表哀悼,特别是他11年前就立下意愿,家属遵照 将其遗体捐献用于医学研究,感人至深,颇为敬仰!此文且当纪念。 作者:重庆市楹联学会副会长


    写信时间:2013/06/07 07:13:42
  • 记得当年《大侠霍元甲》20集电视连续剧的横空出世,让“市井”万人空巷,我格守着自己工作、学习的作息时间:每天下午6时下班,跑下“黄桷古道”,准时坐6:30龙门浩至望龙门轮渡过河,在地处25中学校里的中山业余夜校上课,晚9时下课后又准时乘9:15望龙门至龙门浩的轮渡原途返回,再登上“黄桷古道”。那时“半边街”半掩的门窗中不时透出一阵阵“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大侠霍元甲》主题歌催发民族奋起、强盛激昂的旋律,确让我热血沸腾、荡气回肠,激励至今;同时也在这力量的鼓动下,每晚请同事骑自行车在黄桷垭街头等我,回到单位晚10时半,坚持学习了一学期。在此,寇老师更是倍爱有加,他说:“现在的每一步努力就是未来成功的阶梯,”给我极大的鞭策。他还把我的事迹介绍到校方,于是我的一篇作文“重新耕耘”和同班同学胡玉蕊老大姐写的一篇作文“刻苦好学的小曹”一同刊登在《重庆中山业余学校》1983年3月24日第七期校刊上。 “天道酬勤”,第二年我如愿以偿顺利考上了当时称誉“新时期黄埔一期”的脱产两年制电大“党政管理干部专修科”专业。几年后,我与胡玉蕊同学相约专门去拜访了住在南纪门的寇老师,为表达感恩寸心,我填词一首相赠:


    写信时间:2013/06/07 07:13:17
  • 此文已在<<重庆晚报>>2013年6月5日刊登 特殊恩师寇思敬 曹 庞 沛 在大千世界民间百姓的生活中,流传着古老的一句俗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然而,我真正对它的感悟、体会已是“人到中年”,并且还有着不可忘怀一段历史变迁镂骨铭心特殊背景下的理解。 我们这一代是在韶华岁月就打上了终身烙印——“史无前例”的一代,上山下乡荒芜了学业,空乏的理想葬送了青春,在校园读书学习的时间被历史错位或推迟了半轮生肖之上。就掌握文化的年龄而言,该读大学时去补中学的知识,已至中年时去补青年的知识;因此,学生有特殊的学生、教师有特殊的教师、课本有特殊的课本、辅导有特殊的辅导、学校有特殊的学校。于是,在我一生的学业里,有两个老师十分难忘:一个是在学工学农学军学生时代29中的吴建生老师,另一个则是上山下乡当“知青”返城工作后在“双补”时的寇思敬老师。 那是改革开放不久的“新时期”,共和国教育战线上一所崭新的学校——广播电视大学悄然兴起,为了圆我青年时代的读书梦,在社会力量办学的热潮中,自己参加了由重庆市民革创建的“重庆中山业余学校”高中文史科补习班的学习,语文老师正是已从某中学退休后再来奉献余热的老民革、老黄埔成员寇思敬。 结识寇老师是人生一种缘分,除社会因素、社团关系外,他还同岁我父母的年龄,似乎满布皱纹透映着沧桑的脸庞与我父母同样是一种刻划出坎坷经历的写照,或许我们就此灵犀相通,给我了第一印象——和蔼可亲。因而自然我所写的具有一定思想深度的作文常得到寇老师表扬,有时还作为范文在班上讲评;特别是渴学求知的精神更获寇老师的赞赏,并通班倡导。


    写信时间:2013/06/07 07: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