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昌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885042563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1年06月24日

北洋大学学生战斗在一二·九运动中《17》

发布时间:2011-06-24 10:57:13      发布人: 一米阳光
“民先”也有发展,在斗争中又有刘天民、李恒林、张蔚(张子林)、高景煦、田庚锡、张文彬、张令?、杜鸿芳、马宝璞、张子钦、武元昌、张彦卿、黄习知、任学敏(任涛)、龙英琪、郭起光等参加。钱万生继冯有申任队长。北洋“民先”到“七七”事变前,已发展到近六十人,占在校学生约六分之一。
  党支部对学校当局开除学生和其他反动措施,经过认真考虑,认为北洋学运的部分骨干分子被开除是对北洋学运的一个打击。从主观上检查,经验不足,对反对势力缺乏戒备,而李书田在国民党CC头子陈立夫支持下干的,要迫使他收回成命不是轻易的事。被开除的同学陈?德、徐瑞恩经中共天津地下市委同意,分别转到太原和四川。林心贤、曲圭田也到了太原。在这种情况下党支部没再发动对李书田面对面的群众斗争,而是将主要力量放在团结同学,把北洋的学运引向深入。当时,大家喜欢的读物有《大众哲学》、《逻辑学与逻辑术》、《社会学大纲》、《新哲学大纲》、《新教育大纲》、苏联小说《母亲》、《铁流》、《毁灭》、邹韬奋的《萍踪寄语》以及鲁迅、茅盾、郭沫若等的著作。刊物有《大众生活》、《世界知识》、《全民抗战》、《读书生活》等。除了读进步书刊外,还接受党和“民先”领导的帮助教育。1936年下半年南开大学李明义同志(李哲人)曾来校讲抗日救亡工作,中国大学董毓华同志来校讲“目前学生运动的形势和我们的救亡工作”。为了进行自我教育,1936年下半年加强了办《民众周报》的力量。由冯友申、朱树荣负责,于奇、邹高清组稿、联系印刷,由刘廷英同学带到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到1937年上半年共办十多期。在这个时期天津“民先”队部和学联还组识各校进步同学学习新文字,比较活跃的有北洋大学、河北工学院、南开中学和江文中学等,天津学联负责和上海天马书店联系,供应学习材料。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