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昌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885042563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1年06月24日

北洋大学学生战斗在一二·九运动中《16》

发布时间:2011-06-24 10:55:44      发布人: 一米阳光

王兰庄的农民绝大部分是佃户,地瘠租重,生活困难。为了维持生活,大部熬硝盐卖,但一经盐警队查获,就要遭受毒打和罚款。国民党保安队也同盐警队勾结,经常到村里敲诈勒索。再加上日寇驻军经常到天津市郊区进行军事演习,以及日本浪人的捣乱,对王兰庄农民是很大威胁。同学们通过与农民中的积极分子谈话,启发他们组织起来,以保卫他们自己的切身利益和防范日寇的蹂躏。暑假快结束时,同学们把工作交给学联派来的慕湘等同志。后来知道,“七七”事变爆发前,王兰庄建立了农民救国会,建立了党支部;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期间,都是领导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坚强堡垒。

  1936年8月在暑假将结束前,李书田宣布开除林心贤、曲圭田、陈?德、徐瑞恩等四位同学,刘莹、刘天民强迫休学,牛宝印留校查看,冯有申、刘讷、王从善、于奇、马克昌等分别受记大过和严重警告处分。任命张苏为训导长和曾经在遵化县做过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的人当总务长。学校院内还设立了派出所,军事教官宾世林也在监视进步学生的活动。体育教员王健吾主编的《北洋校刊》极力散布“读书救国”的谬论,同时还在同学中间发展CC、复兴社等反动组织。就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北洋大学地下支部成立了。张多疆、张沛、傅景洪、陈?德、徐瑞恩、王从善、朱树荣(于奇)等同学都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张多疆任支部书记、傅景洪、张沛分别担任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傅景洪还参加中共天津地下市委学生区委的领导,任组织委员。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