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昌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885042563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1年06月24日

北洋大学学生战斗在一二·九运动中《15》

发布时间:2011-06-24 10:54:55      发布人: 一米阳光
1936年暑假到来前,在天津学联主持下,6月间开会,商定成立各大中学校代表参加的暑期义教促进会。北洋大学的代表是徐瑞恩。根据分工,天津南郊王兰庄的义教,主要由北洋大学和三八女中负责。北洋“民先”队员踊跃参加,他们是张多疆、于奇、刘讷、傅景洪、林心贤、王从喜、陈?德、张沛、曲圭田、孙景芳、黄习知(黄沙)和徐瑞恩等人;三八女中有徐克壮(徐克立)和刘岫珊(田冀)。负责人是张多疆、常住王兰庄主持工作的是徐瑞恩。法商学院的郝金贵也常来参加活动,他主要的是受党的委托联系这个义教点。地下党员在参加“义教”活动的同学中起核心作用,他们积极热情地关心同学,带头过农村的艰苦生活,以“红军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相互激励,在困难中锻炼自己的革命意志,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办校的经费是募捐来的,刘岫珊同学做了大量工作,主要用于买书、纸张、粉笔、教材等。教育对象包括成年、青年和儿童,内容是识字、唱歌、灌输抗日救亡的道理。
  孙景芳、于奇、黄习知等同学是北洋歌咏团、剧团的骨干,他们经常组织演出“放下你的鞭子”、“一颗炸弹”等节目,受到农民的热烈欢迎。还请市里的青玲剧团、八一救亡剧社到王兰庄附近各村进行联合演出。
  在教学和宣传活动开始时,农民对“洋学生”不了解,互相有隔阂。同学们从关心农民的疾苦下功夫,联系农民生活进行宣传教育,农民及其子女逐渐愿意和同学接触了。特别是在青年农民中涌现出一些积极分子。有一次我们的话剧团在王兰庄附近的另一个村演出,遇到军警的阻挠。王兰庄的农民积极分子,联系当地的群众和我们演出队的同志一起进行斗争,取得了演出的胜利。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