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悼恩师邓红梅
还是不相信,于是到山师大网站上搜搜,没有结果。又百度了一下,关于邓老师的消息便铺天盖地而来。先打开第一条百度百科,方知邓老师已到南京师范大学任博导了。第二条关于邓老师的消息,便是来自天堂网的,打开一开,虽然那照片上的人似乎不是自己记忆中的邓老师,然而,生平简介却无情地告诉我:真的是邓老师!一直在眼中酝酿的眼泪潸然而下——为什么,真的是她!为什么,这是真的?!为什么在我们心中似一剪寒梅高标逸韵的邓老师会英年早逝?!!
尘封了十多年的记忆被悲伤唤醒——
大三、大四的时候,邓老师给我们讲晚唐诗词,那时的她,二十多岁,已经获得博士学位,她的老公汤老师也教我们,后来,汤老师还带我们到东营胜利油田实习。厅汤老师说,邓老师差一点就成为全国最年轻的博士,就因为她是女的,导师不愿带,耽误了一年,否则他就成了全国最年轻的博士了。后来才知道,邓老师15岁就考上大学,聪明异常。
邓老师身材不高,微微有点胖,皮肤白皙水嫩,她从不化妆,总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然而,“腹有诗书气自华”,博闻广记的她总令我们震撼:她领我们走进唐诗宋词,感受古典文化的魅力,一首简单的诗词,经她一讲解,我们方感其中的厚重。不仅是她渊博的知识令我们“高山仰止”,她优雅的谈吐也让我们“景行行止”,在讲台上,邓老师为我们打开一幅幅古典诗词的美丽画卷,而她本身,就是一幅最美的画卷!淡淡的笑容、优雅的举止、连珠的妙语,恰似暗香浮动的的月下幽梅,又如云雾飘渺的山水长廊。
邓老师虽然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却为人随和,与人为善。记得有一次,她为我们讲李煜的《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她在黑板上写了“怱怱”二字,才疏学浅的我居然认为邓老师写错了,于是下课后便在走廊对邓老师说“怱字好像写错了”,邓老师止住匆匆的步伐,一愣之后微笑着说:“哦,那是‘匆’的繁体字。”然后拍拍我的肩走了,并没有因为我的唐突而生气。大四时候,我和高中同学一起到邓老师家,邓老师和汤老师热情的招待我们,邓老师意味深长地对我们说唐诗宋词的妙处,让我们有醍醐灌顶之感,下定决心考古典文学的研究生。
毕业以后,别不再有邓老师的消息,却不料,今日看到邓老师的噩耗!
在天堂网上,看着一篇篇悼念邓老师的文章,泪,静静流淌,邓老师,高标逸韵的你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局?是生活的重压?是疾病的折磨?还是生命的彻悟?陆游的《梅花绝句》“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会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莫不是你人生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