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龚氏祖父母网上祭奠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241765756
本馆由[ 文革]创建于2012年04月03日

  龚姓的起源

「龚」读gōng,古汉语也读作jiōng   

关于龚氏的来源,所有古籍的记载都异口同声,看法一致。譬如,据宋人邓名世在《古今姓氏书辨证》指出:“其先共氏避难,加龙为龚,汉有龚遂”;《姓纂》则指出:“共工后有共、龚二氏”;《万姓统谱》也指出:“龚氏之先共氏,避难加龙为龚,望出武陵。”一说,黄帝臣共工司水土,子句龙继其职,其后为龚氏。据此,龚氏是以祖先的官职及名的一字组成的。

据《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等记载,「共姓」有以下几个来源:

相传黄帝有大臣名「共鼓」,其子孙以共为姓。

相传尧有大臣名「共工」。其后代以共为姓。

出自古「共国」-商代诸侯国;因侵犯西周受到周文王姬昌讨伐。国亡,遗民以国为氏。

出自姬姓,「共伯和」之後。西周有贵族名「和」,封於「共」,为伯爵,故称共伯和。其子孙以国名为姓。

春秋时「共叔段」之后。郑武公子「叔段」政变失败,逃至「共」,称「共叔段」。其后代有部分以「共」为姓。

春秋时晋献公太子「申生」之后。因含冤自尽;其弟「夷吾」晋惠公即位,加谥号为“恭君”。因古恭、共二字通用,申生后人以其谥号为姓。

共氏为避难改姓隐居,部分后人于共字上加「龙」成「龚」;另部於共字旁加「水」成了「洪」氏。故共、恭、龚、洪四姓源出一辙。

  龚氏源自上古共工氏,由上述的文献看来,是丝毫不容置疑的。同时,在过去漫长的好几千年时间里,也一直未曾发现他们有被外族或外姓所冒姓的记录。因此,龚氏可以说是一个一脉相传,血统单纯的大家族,所有姓龚的人,不管身处天南地北,统统都是不分彼此的一家人。当然,龚姓男女之间的论婚娶,也是一向不被允许的。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龚氏字派:

绍仕秀汝彦,尚国以大义,仲应懋元鸿,世享绵千代,循良楚汉真,猷乃兆家邦,文丞兼武尉,忠孝永垂名。

本人的曾祖父龚鸿康,为鸿字辈(推算约为18世纪晚期出生);

本人的祖父龚世旺,为世字辈,生于1903年2月18日,终于1949年2月1日;

本人的祖母何招英,生于1900年12月11日,寿终于1990年3月13日。

  龚姓的起源

「龚」读gōng,古汉语也读作jiōng   

关于龚氏的来源,所有古籍的记载都异口同声,看法一致。譬如,据宋人邓名世在《古今姓氏书辨证》指出:“其先共氏避难,加龙为龚,汉有龚遂”;《姓纂》则指出:“共工后有共、龚二氏”;《万姓统谱》也指出:“龚氏之先共氏,避难加龙为龚,望出武陵。”一说,黄帝臣共工司水土,子句龙继其职,其后为龚氏。据此,龚氏是以祖先的官职及名的一字组成的。

据《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等记载,「共姓」有以下几个来源:

相传黄帝有大臣名「共鼓」,其子孙以共为姓。

相传尧有大臣名「共工」。其后代以共为姓。

出自古「共国」-商代诸侯国;因侵犯西周受到周文王姬昌讨伐。国亡,遗民以国为氏。

出自姬姓,「共伯和」之後。西周有贵族名「和」,封於「共」,为伯爵,故称共伯和。其子孙以国名为姓。

春秋时「共叔段」之后。郑武公子「叔段」政变失败,逃至「共」,称「共叔段」。其后代有部分以「共」为姓。

春秋时晋献公太子「申生」之后。因含冤自尽;其弟「夷吾」晋惠公即位,加谥号为“恭君”。因古恭、共二字通用,申生后人以其谥号为姓。

共氏为避难改姓隐居,部分后人于共字上加「龙」成「龚」;另部於共字旁加「水」成了「洪」氏。故共、恭、龚、洪四姓源出一辙。

  龚氏源自上古共工氏,由上述的文献看来,是丝毫不容置疑的。同时,在过去漫长的好几千年时间里,也一直未曾发现他们有被外族或外姓所冒姓的记录。因此,龚氏可以说是一个一脉相传,血统单纯的大家族,所有姓龚的人,不管身处天南地北,统统都是不分彼此的一家人。当然,龚姓男女之间的论婚娶,也是一向不被允许的。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龚氏字派:

绍仕秀汝彦,尚国以大义,仲应懋元鸿,世享绵千代,循良楚汉真,猷乃兆家邦,文丞兼武尉,忠孝永垂名。

本人的曾祖父龚鸿康,为鸿字辈(推算约为18世纪晚期出生);

本人的祖父龚世旺,为世字辈,生于1903年2月18日,终于1949年2月1日;

本人的祖母何招英,生于1900年12月11日,寿终于1990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