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湖北足坛名宿英年早逝 曾任三届国足主力

  天堂里,是不是有场重要的球赛,在等着他的登场呢?   昨天上午11点半,在武汉长航总医院,与病魔苦苦抗争了19个多月的冯志刚走了,留下他伤心欲绝的妻女。他,真的走了,年仅42岁。   他,铸就了湖北球员一段辉煌   作为球员,冯志刚是施拉普纳时代国字号队伍中湖北球员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冯志刚的恩师、湖北足坛名宿肖笃寅心情沉重地追忆起弟子的那段绿茵辉煌。在那拨球员中,特别是作为后卫,他的身...

从民治主义到劳农专政

       1919年为新文化运动的转折点,新思潮在五四运动中经历了从自由主义到马克思主义的递嬗。陈独秀和《新青年》政治思想的激进化,则为启蒙运动之演变的重要表征。陈思想中久有社会主义倾向,早在新文化运动之初,他就将人权说、进化论和社会主义归为欧洲近代文明的三大要素,并视社会主义为反对近代文明的欧洲最新文明。[27]陈思想中潜伏的社会主义倾向,在欧战终结后逐渐强化,终由法国启蒙思想而转向马克思...

陈独秀“国家偶像破坏论”新释(一)

       关于陈独秀的国家偶像破坏论的评价,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学界历来说法不一。反对者自不必言,就是陈独秀的推崇者对此问题,也往往以为尊者讳之意,作一些回护式的解释,仿佛这是陈独秀的一块无法褪去的污点,只能要么谴责,要么回避。而海外学者则从五四时代的世界主义倾向,以为是对民族主义的反感,造就了陈独秀的破坏国家之想(1)。实际上,陈独秀的国家偶像破坏论就其内容而言,是有具体的所指的,并且与具体语...

宁鸣而死 不默而生——胡适与美国

  我之所以说胡适在中美文化交流史上非常重要,主要有三个理由:   第一,胡适是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中比较客观地评价美国文化的一个代表。由于各种复杂原因,中国人对美国文化缺乏认识,因此也就很难对其作出客观的评价。普通民众对美国文化的排拒意识甚强。胡适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和观察,对美国社会、文化和政治,向中国公众作了比较客观的说明和宣传,他所极力介绍的美国经验主要有实验主义思想方法、个人主义的人生态...

人物历程——学习

  不久,一种更美好的东西闯入他的生活他读到了威廉莎士比亚的作品,那神奇瑰丽的情节深深使他迷醉。很快,他就能整段背诵《李尔王》;他那些木偶,也都沉浸在威廉莎士比亚激情的海洋中了。   他开始想编自己的戏他把父亲教给他的几句德语词汇讲给木偶。你听,Besen!这个词多么响亮,可是你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个木偶最爱说的字眼,其实只不过就是扫帚的意思。

从北师大走出的周谷城

从北师大走出的周谷城 来源:三周研究会 作者 :沈其芳 人气: 211 ...

百年周立波 不了乡土情

来源:三周研究 作者 :蒋万兵  ...

谢冰莹投笔从戎

    谢冰莹在民族危难之际,毅然投笔从戎,任战地服务团团长,在枪林弹雨中穿行,后与胡兰畦女士一道被授予少将军衔。1943年,父亲听说冰莹回来了,欣喜异常,想去见她,但担心此时的冰莹已不是龙潭塾馆里的凤宝姐姐了,她瞧得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夫吗?我父亲和一些同学步行前往,一到光明山,就发现有些异样,人们熙熙攘攘,坪里挤满了人,经打听才知道,是冰莹在演说,因为听的人多,只能远远地站...

胡适浮沉六十年

      作者: 田志凌   5月24日,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一楼阳光大厅。胡适人文讲座第一讲在此召开。演讲者是哈佛大学东方学系主任,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   当北大前任校长许智宏出现在讲台时,台下坐得满满的学生发出一阵短暂的骚动。   北大人并未忘记这位名满天下,争议颇多的老校长胡适,瘦高、头发微白的许智宏,开口说话带着浓厚的南方口音。胡适人文讲座的开幕仪式就在许智宏的致辞中...

胡适谈选课:性之所近,力之所能

  今天既是台大代联会邀请,那么,我想谈谈大学生的生活,把我个人的或者几位朋友的经验,贡献给大家,也许可作各位同学的借镜,给各位一点启示的作用。   记得四十八年前,我考取了官费出洋,我的哥哥特地从东北赶到上海为我送行,临行时对我说,我们的家早已破败中落了,你出国要学些有用之学,帮助复兴家业,重振门楣。他要我学开矿或造铁路,因为这是比较容易找到工作的,千万不要学些没用的文学、哲学之类没饭吃的东西...

曾公亮:《石林燕语》

尚书省文字下六司诸路例皆言勘会,曾鲁公为相,始改勘当,以其父名会避之也。   曾鲁公公亮,自嘉祐秉政,至熙宁尚在政府,年高而精力不衰,故台谏无非之者。唯李复尝以为不可,作诗云:老凤池边蹲不去,饿乌台上噤无声。东轩笔录 清波杂志:曾鲁公善饮,每醉则命撤俎拭案,语客曰:请桌子吃一服感应丸。复各举一大白方散。靖按此曾鲁公乃南宋曾怀。

孙殿英投靠军阀

早年,孙殿英投靠盘踞于安徽省亳州城的姜桂题部下。后来,他率部流窜到豫西巩县、宝丰、鲁山一带,投奔庙道会会首李凤朝门下,两年后自己成为庙道会会首。 1922年,他拉着一批道徒投入河南陆军第一混成团团长兼豫西镇守使丁香玲部,从副官升任机关枪连连长。挂名当了营长之后,他独立山头,成为土匪头子,搜罗教匪,扩充队伍,自称旅长,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时,驻豫西直军开赴前线,利用这个机会,孙殿英独立出来...

陈洁如其人

陈洁如(19051971),原籍苏州,自幼居住上海,当过艺妓,家境贫寒;经过蒋介石坚持不懈的追求,二人结合,也曾有过一段很美好的生活;但蒋为了政治需求,同宋美龄结合,诱骗陈洁如远赴美国留学五年;二人离婚后常有书信往来,一度曾旧情复燃;陈洁如终生未育,只有一养女瑶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上海市卢湾区政协委员,1961年经周恩来批准移居香港,1971年1月21日离世;2002年秋,陈瑶光将母亲的...

俞珊的粉丝徐志摩

俞珊塑造的莎乐美和卡门的艺术形象,深得中国观众的喜爱。在她当年的追星族中,竟然有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诗人徐志摩。   徐志摩当时就在南国艺术学院任教,和陆小曼住在上海四明村临街的一幢楼裏,房子共有三层,宽敞明亮,其中三楼是徐志摩的书房,厚厚的地毯、精致的椅垫、墙上钉著些斑斓的蝴蝶标本和一幅俞珊《莎乐美》的剧照。而在剧照旁挂著的,竟然是俞珊的一件舞衣。这就说明,徐志摩拜倒在俞珊的石榴裙下,不仅到...

李沆诗词

伏睹禁林新成盛事辄思歌咏不避荒芜上李学士   禁庭多士列华簪,严乐辉光冠古今。   御笔腾骧题玉署,宸章照耀咏辞林。   虚堂挂后传千载,翠琰刊成直万金。   振复文明知对作,尊崇儒术见天心。   增修一院烟霞丽,曲宴群英雨露深。   自我昌朝为盛事,鳌山清峻重难寻。   贡院销宿闻吕员外使高丽赠徐骑省圣化今无外,征途莫惮赊。   扬帆箕子国,驻节管宁家。   去伴千年鹤,归逢...

“中国佛教最杰出的高僧”释虚云

    1911年(清宣统三年)以后,先后在云南做法事,在福建鼓山寺和广东南华寺任住持,重葺寺院,整理大批宋、明、清藏经。1942年(民国31年)11月,应国民政府土席林森所派屈映光、张子廉两居士邀请,赴重庆慈云、华岩两寺土持息灾法会,超度抗日死难军民,1944年应广东省军政长官余汉谋等礼邀,前往乳源县云门山重修云门寺,经向国内外筹募资金,历数年完成。   1949年(民国38年)夏,从香港...

虚云和尚的磨难

释虚云(1840-1959),中国禅宗第17代祖。1951年镇反,广东省乳源县民兵围云门山大觉寺寺院,疑有逃亡地主和藏有大量金银财宝。112岁的老和尚被拘禁,遭四次毒打,绝其饮食,大小便不许外出。虚云和尚呕心沥血所撰著作毁失殆尽。生平自述:坐阅五帝四朝,不觉沧桑几度;受尽九磨十难,了知世事无常。

冬至祭拜父母亲

这是冬至后的第二天了。下午,来这里的人明显少了。陵园里到处是黄黄白白盛开的菊花,还有随风空转着的风车和向日葵;隐隐的音乐在空中飘荡回旋,更添了几分凄清和哀伤。 再过几天就是元旦了,新的一年转眼就要到来,本以为会像从前的光景一样,波澜不惊地,站在岁月的门槛上,迎来送往,但没想到的是,2003这一年,因为父亲的离去,让我如此记忆难忘。 父母亲的墓地。只隔了一日,昨天的鲜...

听的艺术

班会课老师问冬冬:长大想要做什么呀? 冬冬天真的回答:我要当飞行员,我要开飞机! 老师接着问:如果有一天, 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燃料没有了,你会怎么办? 冬冬想了想:我会告诉坐在飞机上 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降落伞跳出去。 班上的同学笑得东倒西歪。没想到, 笑声却把冬冬弄哭了。于是老师问他: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冬冬的答案出人意料: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 ...

赏月

  共13478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