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爱,永相随 社会各界送别著名教育家霍懋征侧记

2010年02月19日 21:22:25 来源:新华网新华网北京2月19日电 题:爱,永相随社会各界深情送别著名教育家霍懋征侧记 新华社记者 周婷玉 早春的寒风,吹来一阵阵悲痛;低回的哀乐,寄托着无尽哀思。 2月19日上午,数百人手持白色菊花,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东礼堂前排成长队,为一位老人送别。这位老人就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首批特级教师、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原副校长霍懋征。 ...

教育部要求向霍懋征学习

教育部关于教育系统向霍懋征同志学习的通知 教人[2010]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6所师范大学: 霍懋征同志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全国首批特级教师,是爱的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是我国高学历人才从事小学教育的先行者。从教60多年来,她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霍懋征在政协第八届常委会16次会议上霍懋...

霍懋征的岁月

1921年9月18日生于山东省济南市。 194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理系。是年,自愿赴北师大第二附属小学(今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任教。 其间借调中央教育部、丁字胡同小学工作。 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任数学教师、语文教师、班主任、副校长至1985年。 1956年被评为全国首批特级教师。 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被评为中国现代百名教育家之一。 多次荣获北京市模范教师,北京市...

霍懋征辞世

2010年2月11日零时35分,当代著名教育家、我国首批特级教师、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原副校长、曾被周恩来总理称为国宝的霍懋征老师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88岁。 2010年2月19日社会各界人士怀着悲痛的心情来到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向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首批特级教师、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原副校长霍懋征同志的遗体告别。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前往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送别。中共中央政治...

霍懋征相关著作

小学语文教学经验谈 霍懋征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5.8 霍懋征语文教学经验选编 高惠莹 潘自由 梁慧颜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3-03-01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一代名师霍懋征爱的教育艺术 梁星乔 中国大百科 2003-09-01 真善美的丰碑---霍懋征语言教学思想论 权伟太,蒋旭东编 中华书局 2002-11-30 斯霞 霍懋征 袁瑢语文教育思想与实践 崔峦//陈先云 人民教...

霍懋征至理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被周总理称为国宝教师2001年9月15日,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全国小学语言教学研究会,北京世纪和平文化教育交流中心等单位在北京实验二小召开了霍懋征教育思想研讨会,除各级领导外,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名语文专家、教师参加了研讨。 与会同志一致认为霍懋征60年来躬耕于小学教育园地,孜孜不倦、始志不谕,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60年来始终热爱...

霍懋征:国宝教师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从五十年代起,霍懋征在语文、数学教学中创立了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讲读法,以讲为主,以读为辅,善于抓住教学规律的重点、难点部分,从学生实际、教材实际出发逐步进行引导,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凡是听过霍懋征讲课的领导和同志武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有的教育界的老前辈在称誉霍老师的教学时说:懋征的教学真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文革以后,霍懋征被任命为副校长,但她根据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郑魁山出版授徒

迄今为止,在公开刊物上已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针灸专著14部,电化教学录像带、幻灯片6部并多次获奖。几次应邀赴日本、新加坡、美国、墨西哥等国进行讲座和医疗指导。并已有瑞典、挪威、荷兰、英国、日本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向他拜师学艺。被确定为全国500位名老中医师带徒指导老师之一,兼任中国针灸学会理事、针法灸法分会顾问、甘肃针灸学会名誉会长、甘肃郑氏针法研究会会长、日本后藤学院和英国东方医学院客座教授、中...

郑魁山成就荣誉

1988年他获得甘肃省园丁奖; 1989年获全国优秀教师奖; 199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近年来,他被多次应邀到日本、美国、墨西哥、新加坡等国讲学医疗,倍受欢迎,被誉为西北针王,享誉国内外。 2004年他被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甘肃名中医称号。 1992年创办甘肃中医学院第一个硕士学位点,为甘肃的教育事业和我院的针灸学科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郑魁山教授学验俱丰。结合他数十年的临床...

留给最爱的说话

我知道我会一天比一天难过。只是不知道会像现在这般难过。 我知道总有一天会面对分离。只是不曾想过你会去一个比永远还远的地方。 这个城市。给了我太多的不可思议。 还记得仿佛就是在昨天。 有了和你的那次邂逅。那是一次落寞灵魂与快乐的邂逅。 还记得仿佛就是在昨天。 你温暖的对我说。你会守护我。直到我幸福。 还记得仿佛就是在昨天。 我依偎在你怀里。那一刻。我对自己说:你是全...

奶奶,不想让你走

奶奶: 不想让你走, 如果这个世界不再嘈杂; 不想让你走, 如果你不再受病魔的折磨; 不想让你走, 如果我能多多珍惜曾和你相聚的时光。 树欲静而风不止当年在您身边撒娇任性的孙女们早已长大成人,或成家立业、或举家搬迁、或外地求学, 谁注意到你斑驳的白发已成满头银发? 谁发觉过你曾经利落的腿脚已步履蹒跚? 我们曾经那么自私的只愿留恋在您从不改变的关爱和叮咛中。。。 而今我...

爸爸永远活在我心里

爸爸,今天在这里,我想说出一直想对您说却没有说出的话。爸爸我敬仰您、爱您。今生我有缘做您的儿媳,我感到骄傲和自豪。您无畏却从不张扬,您无私却从不表达。您把对党、对祖国、对亲人、对战友、对一切您身边人的爱,用您特有的方式来表达。您的人格魅力让活着的人用心去缅怀您。 爸爸,我还想告诉您,在我的心灵深处,永远活着两个父亲,您们的音容笑貌将会伴随着我的一生。我们会继续教育您的孙子做一个像您一样的军人...

告别仪式上的挽联摘录

灵堂正面背景墙上悬挂着一副挽联(县民政局、老干部局撰写的): 上联:转战南北功勋卓著 下联:鹤然离去英名永存 灵台前摆放着鲜花扎成的花坛(妈妈送给爸爸的)上书一副挽联: 上联:老首长一路走好! 下联:革命伴侣袁芝群 敬挽 在告别厅门厅左侧摆放着东明、玉枝、晓梅、树仁、杨平、永新、寅生、陈红、若飞敬献的鲜花花园,挽联上写着东明创作的一副挽联: 上联:缅前辈无怨无悔无私无欲献...

社交名人周启邦出殡 妻儿泪别高官富商送行(图)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3月10日08:24 灵车布置华丽,贯彻周启邦的品味。(图片来源:香港星岛日报) 中新网3月10日电 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留下只有思念,一串串永远缠在梅艳芳名曲《似水流年》的歌声送别下,香港一代慈善家、社交名人兼著名律师周启邦魂归故土。 太太周谭月清、儿子周国丰与太太黄泳霖在9日举行的出殡仪式上眼泛泪光泣别至亲,瞻仰遗容后,周谭月清坚强面对丧夫之...

香港名流周启邦病逝 出身名门与妻打扮出位

2010年02月10日 08: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2月10日电 综合香港媒体报道,常与夫人一起活跃在香港社交界的名人周启邦,与肠癌病魔搏斗年多,于上周五刚荣升爷爷,与孙儿相见后,9日下午终在养和医院病逝,终年75岁。其儿子周国丰说,父亲最大心愿得偿,安详、无牵无挂地撒手尘寰。 相信不少人脑海中都有周启邦及妻子谭月清身穿精心设计的抢眼情侣装恩爱地出席大小舞会的片段:粉红色情侣装,...

石森章太郎社会影响

他的漫画杰作已出版768种,现在正整理全集发行中。他的故乡宫城县石卷市,正在进行《漫画爱的世界。石之森万画馆》的工程。这儿是一个岛,是一个《以漫画家与大自然共生的灵感和活力,结合了孩子们的梦想之岛,并且成为市民的文化设施中心。》这儿将蒐藏石之森章太郎20万张原画,展示给大众欣赏。并且日本宫城县的登米郡中田町亦盖了一座《石之森章太郎故乡纪念馆》。这儿有他出道前的足迹检证主题馆,还有大师为该馆绘作的...

石森章太郎主要作品

《排球女将》 《机器人刑警》 《芭蕉》 《家畜人亚布》 《变身隐身人阿风》 《龙之路》 《009之一》 《怪人同盟》 《漫画家入门》 《鬼脸天使》 《兄弟战车》 《二级天使》 《机器人009》 《假面骑士》(港译:《蒙面超人》) 《漫画日本经济入门》 《漫画日本历史》 《hotel》 《并并》 《阿俊》 《千眼先生》 ...

石森章太郎生平经历

1989年,他认为在漫画中,并不是只有有趣或很奇怪这样的表现形式,应该具有更为多数的表现方式的可能性存在着,于是,提出了以漫画的新的称呼万画(マンガ)的万画宣言。 以后,便把自己的职业称之为万画家,而非漫画家。 在他死后的2007年末,覆盖了500卷770部作品的个人全集《石ノ森章太郎万画大全集》,由角川书店出版发行,作为个人作者,以最多的漫画的出版纪录,被认定并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

影响最深远的西方君主

影响最深远的西方君主  人类历史上曾涌现过无数杰出的帝王,如亚历山大大帝,查理曼,拿破仑,成吉思汗,秦始皇等等但他们或许破坏有余,君士坦丁大帝凯旋门建设不足,或许建立的帝国持续时间太短,或许他们功业的影响只局限于少数国家地区,而不能像君士坦丁这样有着长久而遍及世界的影响。欧麦尔一世和阿育王对伊斯兰教和佛教有着与君士坦丁对基督教相类似的影响,但伊斯兰教和佛教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毕竟不能与基督教相比...

信仰之谜

信仰之谜   君士坦丁从何时开始信仰基督教还是个谜,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早年并不信基督。也许是他长年征战所见的血流四野的疆场,逐渐使他产生了罪愆观念,并从精神上投向当时看来充满仁爱思想的基督教会的怀抱,也许是他母亲和妻子对他产生的潜移默化,因为她们都是虔诚的教徒。而流行最广的说法,则是本文开头出现的奇异情景,君士坦丁在十字架的启示下赢得了米尔维亚桥战役的胜利,并从此眅依了基督教。 天主教得宠 ...
  共13479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