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何必奔忙-悼黎玉柱院长

在校内看到同学的心情,知道了黎叔离世的消息,不敢相信.遂搜索到了这则讣告: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和外语外事学院院长黎玉柱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中南医院去世,享年51岁。感觉很吃惊。 不禁想起考研时他的帮助,毕业时欣慰的微笑, 祝福的握手,疼爱的抚摸我的头,潸然泪下!!! 黎教授向来身体很好,为城市学院和外语外事学院的建设和走上正规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然而结局却是这样,据说还因为医疗费用从什么地方...

世事茫茫,光阴有限,算来何必奔忙-悼黎玉柱教授

在回家吃饭的路上看到了一则讣告: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和外语外事学院院长黎玉柱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中南医院去世,享年51岁。感觉很吃惊。 我认识他,因为他是领导。他不认识我,因为我是小兵且学科不同。 黎教授向来身体很好,为城市学院和外语外事学院的建设和走上正规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然而结局却是这样,据说还因为医疗费用从什么地方出而产生了纷扰。后来想必还是得到了解决,圆不圆满就不知道了。 ...

黎叔为学校的发展集劳成疾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七年来,学校在院长的一路领导下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七年,在人的生命历程中只是一段记载着岁月的片刻;七年,对于跨愈时空的历史长河而言仅为其中的一瞬;而同样是七年,对于一所新创立的独立学院,七年也可意味着成熟,意味着辉煌。而这七年,也让院长两鬓斑白,集劳成疾,最终被病魔夺去了生命。

黎叔为学校的发展乃至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黎叔为学校的发展乃至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担任城市学院院长七年来呕心沥血,兢兢业业,学校在院长的一路领导下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可惜的是他集劳成疾,刚刚51岁就永远的走了,他还有许许多多未完成的梦想,哀悼之情,无以言表;缅怀之意,实难尽书。

追忆我的母亲

母亲远去了,她还是没有熬过西安寒冷的冬季。先前已知道这一天不会太远,但接到三姐电话让我到医院,什么也不要带,我已猜到母亲可能不好,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淌。后悔晚上不该听弟弟的劝阻回家。打车到了医院,想着母亲可能还在抢救之中。推开病房门,走进病房,看到病床上没有了母亲的踪影,而是从家带到医院物品。我惊呆了,双手捂着嘴巴一句话也说不出,半天才从心底发出痛苦的哭声..据在场的三姐,弟弟,妹妹讲:当时母亲没...

一路走好,健哥

我记得你走的那天是2月9日,农历腊月二十六,你听说大舅要来,心中很兴奋,因为你有几年没有看到自己的大舅了,所以想自己亲自去接他,没有想到竟然会发生这么令人伤心的事情,当我听到你们的噩耗,真的无法控制心中的情绪,一个是很疼我的大舅,一个是从小在一起经常的表哥,天呀,为什么呀,他们都是很老实老实的朴农呀!所有的亲戚朋友都沉闷在伤心难过之中!我们还哄了你母亲许多天,那天是初一我在庙上遇到大姨,她当时还...

莲花生——传说的八种变身

传说莲花生大士为了普度众生,具有八种变相,此又称莲师八变: 莲花金刚上师(Guru Orgyen Dorje Chang)释迦狮子上师(Guru Shakya Sengeyi)莲花王上师(Guru Pema Gyalpo)莲花生上师(Guru Padmasambhava) 爱慧上师(Guru Loden Chokse)日光上师(Guru Nyima Oser)忿怒金刚上师(Guru Do...

莲花生——著作

著述收入甘珠尔及丹珠尔的有8种。宁玛派的密部经典由他主译的很多。后世掘藏派在山岩石窟中发现的经典多数题为他的著作,但只由本派传授,未收入藏文大藏经。

莲花生——佛教中的地位

莲花生大士,原为印度的僧人,与寂护大师同于那烂陀寺学习,以神通闻名。应藏王赤松德赞邀请,前往西藏弘法,并调伏了黑教,使藏民得以改宗正统佛教。他适时的引入部份西藏原有信仰与传统,加入印度佛教之中,是藏传佛教得以建立的大功臣之一。西藏的桑耶寺也与他有关。 在达朗巴灭佛之后,固守传统的宁玛派,尊奉莲花生大师为根本上师,所传授的咒语与伏藏相传都是由他所教授。并认为莲花生大士为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 ...

金城公主生平

金城公主出身名门。文成公主乃唐朝最后以无名宗室之女和亲,金城公主实为和亲公主之真实帝女身份。公主入藏,唐王朝明言,其为雍王李守礼之女。李守礼其父为章怀太子李贤,即唐高宗李治第六子,唐中宗与唐睿宗之兄。《新唐书吐蕃传》记载:唐中宗亲自送金城公主至始平县,帐饮,引群臣及虏使者宴,酒所,帝悲啼嘘欷,为赦始平县,罪死皆免,赐民徭赋一年,改县为金城,乡曰凤池,里曰怆别。再以左卫大将军杨矩持节送往吐蕃。 ...

冤魂-花季少女惨死于甲流感疫苗副作用

我唯一的爱女费晶铭,今年18岁,于2009年11月17日在江苏省文峰中学注射甲流疫苗以后出现副作用反应,在2009年12月7日被检查出急性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而入院,12月8日确诊。住院期间一直处于重症监护状态,医院和家人尽力抢救,三个多月来尽管三系指标很低,在家人昼夜陪护下从未感染过,最终却因为血小板输注无效导致内脏出血而于2010年3月8日不幸去世,孩子在住院期间我们第一时间向疾控中心汇报情...

江苏再度上演“南京儿童医院事件”

我是江苏省盐城市文峰中学高三(2)班费晶铭同学的母亲尤志华,我女儿费晶铭于2009年11月17日注射甲流疫苗后,2009年11月22日,开始出现感冒症状,11月23日开始发热,在学校社区门诊输液、服药治疗,未见好转,继而下肢出现出血点、乏力、咽喉疼痛、咳嗽、口腔血疱,12月6日口腔血疱加重,同时伴左眼眼球出血,于12月7日到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初诊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2月8日,骨穿报告...

注射甲流疫苗后发生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需媒体报道才能调查和认定吗?

我是江苏省盐城市文峰中学高三(2)班学生费晶铭的母亲尤志华,我女儿注射甲流疫苗以后发生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汇报到当地疾控中心,疾控中心称:这是国家行为,我们只是具体操作者,目前并无注射甲流疫苗导致再障的报道,我们不可能去苏州调查。我们也分别向江苏省疾控中心和国家疾控中心邮寄了挂号信,到目前为止并无任何调查和答复,难道真的需要媒体报道才能引起职能部门重视? 2009年11月17日上午10点左右,我...

你干嘛做了逃兵?

孩子!今天是你走了第18天,你的一切依然浮现在妈妈的眼前,你的一言一行,妈妈可是历历在目呀:你说等你病好了,要狠狠的敲妈妈一次,让妈妈给你买新衣服、带同学回来聚会,要求不高,你说就包一点饺子就行(因为家里为你看病已经债台髙筑了,而且妈妈服侍你已经很累了)、回来认顾老师做干爸(因为老师一直很关心你);你还说等你好了一定好好的孝敬妈妈,加倍的还我,孩子你的诺言呢?干嘛做了逃兵?这可不是你的性格呀! ...

参与东京审判的梅汝璈:我不是斗士,我是中国法官。

我不是斗士,我是法官,中国的法官 我不是一个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帝国主义者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的账上。但是,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 梅汝璈 认识民国法学大家梅汝璈 亲身参与东京审判虽是梅汝璈一生的骄傲,但毕竟只是他一生中的一个不长时段的事而已。除了出席东京审判的这几年外,在其四十多年的职业生涯里,梅汝璈先生更是以一位杰出的法学家(特别是法学教授)的身份立身...

梅汝璈——贡献

虽然从1946年5月开庭历时两年半的时间里他享受着丰厚的待遇,但是由于他从报上看到国内饥饿、内战的坏消息,对国民党政府彻底失望。所以当1948年12月国民党政府公布梅汝璈为行政院委员兼司法部长时,他拒绝去南京赴任履新。1949年6月南京、上海相继解放后,他由东京设法抵香港与中共驻港代表清华校友乔冠华取得联系,秘密由港赴京。抵京第三天,便应邀出席了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的成立大会,周恩来在会上介绍:...

梅汝璈——首席审判官

梅先生因为是我国法学界权威,翌年被任命为我国参加远东军事法庭的首席审判官。 然而,中国虽然是同盟国中受侵略最惨的战胜国之一,但审判长由澳大利亚韦伯法官担任,美、中、英、苏、加、法、新、荷、印、菲十国法官的座次问题,开庭前预演时就发生了争议,因为庭长韦伯宣布入场的顺序为美、英、中、苏、加、法、新、荷、印、 菲,把中国法官的座次排在英国之后。梅汝璈立即对这一安排提出强烈抗议:如论个人之座位,...

梅汝璈:任职

据山西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校友、徐特立教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尉迟华回忆,梅汝璈回国后因山西大学与清华有使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会通这一办学宗旨相近的特点,欣然应聘法律系。在执教期间,他不仅强调法治的重要性,而且经常以耻不如人的清华精神谆谆告诫莘莘学子。 抗日战争之始,南开迁往昆明与北大、清华合并成立西南联大,他途经重庆,应当时担任教育部次长的清华校友顾毓琇的邀聘,担任该校的法律系教授。 ...

梅汝璈:著作

梅汝璈的主要著作有:《现代法学》(上海新月书店1932年)以及《最近法律学》、《法律哲学概论》,用英语撰写的著作《中国人民走向宪治》、《中国战时立法》,等等。论文主要有:《训政与约法》(1930年)、《盎格罗萨克逊法制之研究》(1931年)、《陪审制》(1931年)、《中国旧制下之法治》(1932年)、《中国与法治》(1932年)、《现代法学的趋势》(1932年)、《对于刑法修正案初稿之意见》(...

妻是武汉捐遗第一人 六年后张寿龄"妇唱夫随"

妻是武汉捐遗第一人 六年后张寿龄妇唱夫随 2006-02-21 湖北日报 (记者江卉、胡蔓、通讯员范朝阳) 昨日上午10时许,武汉市红十字会将汉阳区教育局离休干部张寿龄的遗体,移交给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2000年,张寿龄的夫人李佩兰曾是武汉市志愿捐献遗体第一人。 无偿捐赠遗体,是张寿龄、李佩兰夫妇的生前遗愿。1996年7月1日,两位老人立下遗嘱:愿在身后将遗体无偿捐献给医学院,为国...
  共13479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