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利他”是人类高尚道德情操

一个人感动一座城,一座城感动全社会。这是社会各界对孟祥斌英雄效应的深情告白。英雄舍己利他的壮举,诠释了人性的无私和军人的无畏,更引发了人们对人性的感悟和道德的思考。对神圣、光荣、骄傲、庄严、崇高的崇尚和敬畏,是中华传统文化亘古不变的核心价值。我们这个时代呼唤孟祥斌这样大爱成仁、大义至善的英雄。学习孟祥斌,既是一次人性和道德的升华,也是一次中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我们要建设道德的春天

孟祥斌的精神可以集中到一点,就是他热爱人民,有情、有义。我觉得,孟祥斌英雄效应告诉我们:好人就会有好报。报是一种道德传承,我们说的报不是迷信、宗教,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报的方式方法会有不同,有当时的现报,也有以后的报;有物质的报,也有精神的报;有对当事人的报,也可以对其他人的报。好人之所以有好报,归根到底是他的精神、他的事迹能够感召更多的人,能够传承下去,这就是道义的力量之所在。总之,我们正处...

与人民群众共振互动

孟祥斌在群众危难之际不惜英勇献身,源于他对人民群众的真心爱戴和无限赤诚。这启示我们:军队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不懈地培育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铸牢官兵践行宗旨、服务人民的思想道德基础。尽管孟祥斌遇到女青年落水这件事情是偶然的,但他所作出的舍己救人行动却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主导的结果,是他长期以来在我军性质宗旨教育下所形成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境界和价值取向的必然显现。军队政治工作只...

孟祥斌精神凸显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

孟祥斌的一跳和56年前罗盛教的一跳有何异同?我认为,两人作出的都是危及自己生命的选择,表明两人的思想境界是相同的,两人的一跳都在悲剧中显现崇高。 不同之处在于,一个处在一元价值观的时代,处在英雄主义氛围之中,另一个处在多元价值观的时代,是一个呼唤英雄而又弱化英雄主义的社会环境,后者往往更难抉择。在当时的环境下,孟祥斌这一跳比其他类似情况更加感动人。孟祥斌事迹折射着我军以牺牲为最高表现形式的当...

孟祥斌英雄行为的道德价值

孟祥斌具有很高的道德价值,他确实让人感动。孟祥斌获得2007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这个称号,他的道德价值是显而易见的。由于生活经历和工作特点,阳光的东西看了不少,报道的也不少,但阴暗的东西、丑恶的东西也接触了不少,我曾怀疑自己还有没有被感动的能力?但看了孟祥斌的片子,我情不自禁泪流满面。使我感动的,一个是孟祥斌的英雄行为和道德力量,还有一个就是我发现自己还能如此感动,我还有感动能力。这是我的第一个感...

英雄效应让我们充满信心

作为孟祥斌生前所在部队的一名军人,我有一种特殊的心情。孟祥斌感动中国,全国人民又感动了我们部队。通过孟祥斌英雄效应,我有三个充满信心。第一,对新一代青年充满信心。孟祥斌的英雄壮举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孤立的,他代表了时代青年的主流,在孟祥斌身上体现了理想、责任、爱心,也体现了牺牲和奉献的精神。孟祥斌的勇敢一跳,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自然迸发。第二,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前景充满信心。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人们看到了...

一代高僧

一代高僧,万人敬仰。

黄乃一同志逝世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  原民航总局政治部主任、副部级离休干部黄乃一同志(部长级医疗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11月2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黄乃一去世后,胡锦涛、温家宝、习近平、李克强、李源潮、张德江、曾庆红等以不同方式对黄乃一家属表示慰问。 黄乃一(曾用名黄小平),1916年10月出生,重庆江津人。重庆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肄业。1933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1934年12月...

苗族祖先蚩尤在中国历史上的功绩与地位

一、蚩尤是中华民族的三个伟大始祖之一 由于原始社会阶段,没有文字记载,所以自春秋战国以来以致如今,中国的历史典籍,都只是根据历史传说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父系氏族公社阶段的黄帝时期。然而,在黄帝时,中华民族就有三个著名的伟大始祖,即黄帝、炎帝、蚩尤。但是,在我国历来的官方正统史中,一直把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始君,后来炎帝也逐渐被确认。所以,这里我们着重谈谈蚩尤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始...

黄帝战蚩尤

数千年前,中国黄河、长江流域一带住着许多氏族和部落。其中黄帝是黄河流域最有名的一个部落首领 。另一个有名的部落首领叫炎帝。黄帝和炎帝是兄弟。在长江流域有一个九黎族,他们的首领名叫蚩尤,十分强悍。 蚩尤有八十一个兄弟,他们个个兽身人面,铜头铁臂猛无比。他们擅长制造刀、弓弩等各种各样的兵器。蚩尤常常带领他强大的部落,侵略骚扰别的部落。 有一次,蚩尤侵占了炎帝的地方,炎帝起兵抵抗,但他不是蚩尤...

蚩尤与炎帝、黄帝的关系

蚩尤与炎帝有族裔的关系。《路史蚩尤传》说: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 炎帝与蚩尤均由神农氏族发展而来,同属农耕部落联盟。炎帝部落为神农氏族之直系后裔,仰成于其先祖神农氏发明耒耜功绩之余烈,得以居逐耕部落联盟之首,而称炎帝。炎帝与神农氏既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故《史记封禅书》例举封禅大典时,将神农氏与炎帝分列先后。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关于神农氏与炎帝的记叙非常贴近,但未予指明其间的关系。《...

蚩尤是农耕部落的名称

蚩尤见之正史,载于《史记五帝本纪》黄帝纪。因其有与黄帝争战失败的经历而闻名。 历代史家为作之作注。裴骃撰《史记集解》引应劭曰:蚩尤,古天子;又转达引《汉书音义》臣瓒引《孔子三朝记》云:蚩尤,庶人之贪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说法。 之后,司马贞撰《史记索隐》,对天子与庶人两说提出质疑。先引太史公原文诸侯相侵伐,蚩尤最为暴,析其意,蚩尤非为天子,又引《管子地数篇》所言蚩尤受庐山之金而作五兵,说明...

诺尔曼·白求恩的故事

1938年初,加拿大著名的胸外科专家白求恩大夫到中国来了。他不仅带来了大批药品、显微镜、X光镜和一套手术器械,最可贵的是,他带来了高超的医疗技术,惊人的组织能力和对中国革命战争事业的无限的热忱。 他到达晋察冀边区后方医院后,第一周内就检查了520个伤病员。第二周白求恩大夫就开始施行手术。四个星期的连续工作,使147个伤病员很快又带着健康的身体回到前线。 从此,哪里有伤员,白求恩大夫就...

诺尔曼·白求恩遗嘱全文

亲爱的聂(荣臻)司令员: 今天我感觉身体非常不好,也许我要和你们永别了!请你给加拿大总书记蒂姆布克写一封信,地址是加拿大多伦多城威灵顿街十号。同时,抄送国际援华委员会和加拿大民主联盟会。告诉他们,我在这里十分快乐,我惟一的希望就是能够多做贡献。也要写信给美国总书记白劳德,并寄上一把缴获的战刀。这些信可以用中文写成,寄到那边去翻译。随信把我的照片、日记、文件寄过去,由蒂姆?布克处置。所有这些东...

火箭技术理论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

1857年9 月17日,齐奥尔科夫斯基出生于俄罗斯梁赞省的伊热夫斯基村(靠近莫斯科),取名康斯坦丁。他们家境贫寒,虽然齐奥尔科夫斯基自小热爱读书,但他的父亲没有能力送他到更好的学校学习。他受到的唯一正规教育是在伊耶夫斯科的乡村学校里获得的。不幸的是,他在十岁的时候,由于患了严重的猩红热病而使听觉几乎完全丧失。从那时起,齐奥尔科夫斯基几乎同外界隔断了联系。生理障碍把他同人们疏远了,但却促使他发...

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

火箭技术的发展历程 也许任何一个伟大的人物,早期遭受的各种磨难都是他成为伟大人物的必备条件。康斯坦丁由于耳聋与外界断绝了联系,却从此走上了独立思考、善于幻想的道路。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他通过各种方式对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检验。有一次,他自己做了一个量角器,没有出屋就测量出了与远处的火警望台的距离是284米。然后,他又步行进行校验,结果完全正确,这使他对科学的信心倍增,他开始了解到理论知识对...

梶原一骑漫画

チャンピオン太(絵:吉田竜夫) 空手バカ一代(絵:つのだじろう?影丸穣也)(台湾中文译名:极真派空手道) タイガーマスク(絵:辻なおき) タイガーマスク二世(絵:宫田淳一) 巨人の星(絵:川崎のぼる) 赤き血のイレブン (絵:园田光庆) 朝日の恋人(絵:かざま锐二) 爱と诚(絵:ながやす巧) おとこ道(絵:矢口高雄) 侍ジャイアンツ(絵:井上コオ)(台湾中文译...

白晓燕命案影响

政治 时任民进党中评会主委谢长廷曾经表示,为鼓励陈进兴投案,他愿意组成律师团为陈进兴与其家属辩护,替他们争取权益。而在陈进兴挟持南非武官时,谢应歹徒要求,三度进入现场谈判,而由于电视台不间断的现场转播,使谢长廷从宋七力事件后跌落至谷底的声誉再度起死回生。日后他担任张素真的辩护律师,并使张素贞得以交保。一般认为,由于在绑架案中的表现,使谢长廷累积了日后得以参选高雄市长的政治资本。但白冰冰也...

白晓燕命案大事记

1997年4月14日,就读林口乡醒吾中学二年级的白晓燕,离家上学后即不见踪影。晚上白冰冰接到歹徒电话,要白冰冰到龟山乡长庚高尔夫球场大门口守卫室旁墓园,结果白冰冰除了在该地发现女儿的物品外,还有找到歹徒要求五百万美元赎金的绑架勒赎纸条,女儿的半裸照片,和女儿的一截小指头。警方接获报案后,随即成立专案小组,准备在付赎款时缉捕歹徒。 1997年4月15日~19日间,歹徒多次来电,不过因为歹徒...

白晓燕命案

白晓燕命案(简称白案)为台湾有史以来最重大刑案之一,由于被害者为知名艺人之女,加上陈进兴等三名加害人不仅作案手法残酷且又于逃亡途中犯下多件刑案,导致台湾社会为之震撼。另外,该案发生期间,台湾新闻媒体大篇幅的报导,亦被普遍认为侵害受害者家属隐私,将歹徒英雄化。因此,此时期媒体的报导行为亦成为尔后台湾新闻媒体伦理标准的负面教材。 该案件不但为当年度影响台湾最大的单一事件,也是1990年代甚至国府...
  共13478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