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王实甫的诗词作品

王实甫所作杂剧中名目可考的有13种。今存有:《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吕蒙正风雪破窑记》 《四大王歌舞丽春堂》《韩采云丝竹芙蓉亭》《苏小卿月夜贩茶船》,还有少量散曲流传:有小令1首,套曲3种(其中有一残套),散见于《中原音韵》、《雍熙乐府》、《北宫词纪》和《九宫大成》等书中。 山坡羊春睡 云松螺髻,香温鸳被, 掩香闺一觉伤春睡。 柳花飞,小琼姬, 一片声雪下呈祥瑞。 把团圆梦儿生唤起。 ...

我国资深建筑专家——赵深

赵 深,字渊如,1898年8月15日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县一个教师家庭。家境本不富裕,再加上幼年丧父,更为艰难,家庭生活依靠父辈世交资助,后靠两位兄长工作维持,所以他从小读书刻苦认真。1911年,考入清华学堂,在8年学习期间,享受公费待遇。当时清华学堂选拔品学兼优的青年入学读好预备课后,派赴美国留学。在赵深之前,清华学生赴美留学学建筑的已有庄俊、吕彦直、关颂声、巫振英、张见圻、林澍民、朱彬等人;在其后...

卢绍武 猛如威虎丧敌胆

★英雄部队一营长 1933年夏天,在第四次反围剿取得胜利后,红三军团在江西乐安县大湖坪进行整编。根据中央军委的通令,中央苏区的部队一律实行三三制编制。红军部队原有的建制很乱,大小不一。军团下设军,没有师,团下无营,只辖4个连,人数也参差不齐。经过整编后,红三军团下辖3个师,师辖3个团,团辖3个营,营辖3个连。同时,在百色起义后北上到达苏区的红七军的番号被取消了,其原辖的两个小团大部分被...

白朴剧作

在元代杂剧的创作中,白朴更具有重要的地位。历来评论元代杂剧,都称他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为元杂剧四大家。据元人钟嗣成《录鬼簿》著录,白朴写过15种剧本,这15种是:《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唐明皇游月宫》、《韩翠颦御水流红叶》、《薛琼夕月夜银筝怨》、《汉高祖斩白蛇》、《苏小小月夜钱塘梦》、《祝英台死嫁梁山伯》、《楚庄王夜宴绝缨会》、《崔护谒浆》、《高祖归庄》、《鸳鸯间墙头马...

关剧名目

《录鬼簿》著录关汉卿杂剧名目共62种(今人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著录关剧存目共67种),今存18种,其中几种是否关作,人们尚有不同意见。现将诸本简介如下: 1、《感天动地窦娥冤》:四折一楔子。此剧第四折写窦天章任两淮提刑肃政廉访使之职。据《元史百官志》与《南村辍耕录》记载,至元二十八年(1291)改按察司为肃政廉访司。知此剧当作于至元二十八年之后,是关汉卿晚年的作品。此剧现存版本,主要有明代...

袁牧之作品

演出影片   1934:桃李劫(兼编剧)   1935:风云儿女、都市风光   1936:生死同心   1938:八百壮士   编导故事片   1935:都市风光   1936:马路天使

米芾的艺术生平

米芾自幼爱好读诗书,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加上天资聪慧,六岁时能背诗百首,八岁学书法,十岁摹写碑刻,小获声誉。十八岁时,宋神宗继位,因不忘米芾母亲阎氏的乳褓旧情,恩赐米芾为秘书省校字郎,负责当时校对,订正讹误。从此开始走上仕途,自到1107年卒于任。米芾一生官阶不高,这与他不善官场逢迎,又为人清高有关。米芾是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不善官场逢迎。使他赢得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玩石赏砚钻研书画艺术,对书画...

纪念延安时期新闻事业的杰出领导人余光生

2008年是我在延安解放日报社工作时期的老领导余光生逝世30周年,回想起我在延安度过的岁月,那些故人与往事均历历在目。 (一) 1941年延安《解放日报》创刊。《解放日报》是党中央创办的第一份大型日刊机关报。余光生先后担任解放日报社的副总编辑、总编辑,1946年3月起任解放日报社与新华社代理社长,是延安时期两社任职时间最长的领导人。 在延安,新华社与解放日报社是一个编辑委员会,报社总...

文天祥的作品一览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扬子江》 几日随风北海游, 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 《南剑州督第六十四》 剑外春天远,江阁邻石面。 幕府盛才贤,意气今谁见。 《吊惠利夫人》 百万貔貅扫犬羊,家山万里受封疆。 男儿若不平强寇,...

龙哥,我想念你!

您在天国还好吗?我们永远忘不了您!

林景熙的文学成就

林景熙是雄踞我国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二千年历史中成就最高的诗人。在宋元易代之际的遗民诗人中,林景熙与谢翱齐名,并称翘楚。林景熙的诗歌创作大不同于其同乡前辈四灵派诗人。面对鼎革之际,山河破碎、民生艰危的局面,诗人并没有啸傲山林、寄情田园,而是时刻关注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 宋朝末年,民族斗争剧烈,阶级矛盾深化,人民灾难重重。林景熙作为一个深感亡国之痛的爱国志...

上党虎将石志本

1945年10月22日,上党战役胜利结束后,太行太岳军区部分领导同志进驻山西长治市后的合影。已知照片中的人员:前排左5为太行军区支队司令员石志本,前排左6为太行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韩卫民(1945年8月上任),前排右3为中共太行区第四地委书记兼太行军区第四军分区政委于一川。注:1941年9月至1945年11月,太行军区第四军分区辖潞城、平顺、壶关、黎城等县和长治市。 :1k`AG $Dv...

谢舫得的作品

谢枋得为文推尊欧、苏,认为欧苏起遐方僻壤,以古道自任,发为词华,经天纬地,天下学士皆知所宗。他对宋末文风颇表不满,指出七十年来,文体卑陋极矣(《与杨石溪书》),于是以振兴斯文自任。他的散文格调高奇,很有气势。《上丞相刘忠斋书》写得慷慨愤激,义正词严;《送史县尹朝京序》。则有见解有感情,于唐宋赠序文中,颇具特色。还有《宋辛稼轩先生墓记》记辛弃疾垂殁之语,以为其精忠大义,不在张忠献、岳武穆下,高度评...

一封将军写的信(张雷平)

舒三和的艺术成就

长沙弹词演员。湖南长沙人,出身于手工业者家庭。1918年从长沙弹词名艺人鞠树林学艺,主要学唱《秦雪梅教子》、《马金龙访华容》等短篇。1927年开始在固定书场坐棚,演唱《天宝图》、《瓦车蓬》、《粉妆楼》等中篇故事。先后担任渔鼓、弹词艺人的行会组织永定八仙会和长沙市渔鼓弹词业职业工会的值年、总管。抗日战争时期,组织曲艺艺人成立长沙市杂剧抗敌宣传队,担任副总队长,演唱《孙方政救国》等新词,宣传抗战救亡...

严羽《满江红》

日近觚棱,秋渐满、蓬莱双阙。 正钱塘江上,潮头如雪。 把酒送君天上去,琼琚玉佩鹓鸿列。 丈夫儿、富贵等浮云,看名节。 天下事,吾能说;今老矣,空凝绝。 对西风慷慨,唾壶歌缺。 不洒世间儿女泪,难堪亲友中年别。 问相思、他日镜中看,萧萧发。

历史背景(戴复古)

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石屏樵隐,于南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出生在天台道黄岩县南塘屏山(明宪宗成化五年分黄岩南三乡设立太平县,即今之温岭市新河塘下)的一个穷书生之家。 他的父亲戴敏才,自号东皋子,是一位以诗自适,不肯作举子业,终穷而不悔(楼钥《戴式之诗集,序》)的硬骨头诗人,一生写了不少诗,但留下来的很少。曾写过相当有名的《赋小园》诗,又有名句:人行踯躅江边路为编《诗人玉眉》的魏庆之所赏...

开国少将——杨弃

杨弃(1918~1975)别名泳周。陕西省汉阴县人。1934年进入安康中学,在进步教师的影响下,阅读了鲁迅的《呐喊》、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和邹韬奋主编的《生活周刊》,增强了民族责任感,提高了爱国意识。   七七事变爆发后,杨义愤填膺,立志报效祖国,准备去汉口报考航校,到西安得知平汉铁路吃紧,未能去成。回校后,他一边读书,一边关心抗日形势,加入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投入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193...

游国恩著作书目:

《楚辞概论》商务印书馆 1934   《先秦文学》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4   《读骚论微初集》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7   《屈原》胜利出版公司 1946,三联书店 1953   《楚辞论文集》上海古籍文学出版 1957   《陆游诗选》(宋)陆游著,游国恩、李易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   《中国文学史大纲》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   《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

叶盛兰艺术特点

  叶盛兰对程门本派的剧目、表演、武打、工架和念、做诸方面的继承全面,并在多年的舞台实践中有重大的突破和发展,不仅青出于蓝,而且把程派小生艺术推向又一个新的高峰,其中最大的成绩在于唱工。唱法上,他远取德(珺如)、朱(素云),近摹姜(妙香)、金(仲仁),多方吸收了各家唱腔、唱法的精华,而使自己的唱腔华丽秀劲,并研创了反西皮唱腔。叶盛兰在50年代以后,念白不须着意摹仿而酷似程继先,语气音色,皆可乱真,...
  共13478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