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贾大山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843694341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23年03月13日

  共2页,到第 页 
  • 回望贾大山

    刘瘦云   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讲过这样一句名言:一个伟大人物的价值,就在于即使他离开了这个世界,人们依然在享用他所创造的财富。贾大山先生就是一个这样的人物。他离开这个世界已经十年了,我们依然在享用他所创造的精神财富。   回望大山,他的巨大人格魅力和他一篇篇精致的小说作品,依然散发出绵绵不绝的恒久魅力,为人们所敬仰,所迷恋,所喜爱。   初见大山先生,是在1987年的秋
    发布人: 孝行天下 阅读(597)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4-01-13 23:51:43
  • 阳光地带贾大山好人好儿子

    王志敏   大山离开这个世界十年了。先生在世时,人缘极好,人望极高。离去后,声望愈隆。关于他,人们毫不吝啬赞誉之辞。诸多赞誉,核心还是一个意思:好人。好儿子   百善孝为先,大山也是这样。在弟兄排行中,他是老九。上面有八个姐姐。在这样的背景下,他的降临怎能不让父母心花怒放呢。   孩提时代,他的聪慧总是让父母脸上堆满了笑容。长大了,他的懂事没有辜负父母予他的宠爱有加。   
    发布人: 孝行天下 阅读(499)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4-01-13 23:51:10
  • 读《门铃》,忆贾大山

    徐玲    周末赋闲在家,想读几篇美文。从书橱里找到了《贾大山小说集》,读了其中的一篇《门铃》,感悟颇深。小说篇幅很短,没有曲折的情节,内容也不复杂。小说里的人物只有两个,老夏和老伴。说的是老夏当局长时和不当局长后,家中门铃的变化。   短短的一篇小说,不过两千多字,语言朴实,像拉家常似的,却把人情世故,世态炎凉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中的苦辣酸甜,耐人回味。门铃响与不响是人情世故的一个缩影
    发布人: 孝行天下 阅读(777)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4-01-13 23:49:56
  • 纪念贾大山先生

    王增月:我们纪念贾大山先生,就是通过学习他,为文、为人的精神,逐步成为我们后代人的楷模。多年来,大山先生将自己对人性的感悟潜心创作成一篇篇精美的文学作品,并对周围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我认为大山先生的精神,至少能达到这样一个点———热爱生活,忠于创作,少是非、多友情。   栗 牌:我对大山先生的印象总共有四点。一是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使他有着他人无法企及的丰富
    发布人: 孝行天下 阅读(846)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4-01-13 23:48:25
  • 习近平到正定后,第一个登门拜访的对象就是贾大山

    2014年1月12日,石家庄市作协副主席康志刚在其新浪博客上贴发了习近平同志的《忆大山》,反映了近平同志上世纪80年代在河北正定期间与已故作家贾大山的深厚友谊,及调任福建担任更高职务直至贾大山去世,与其十余年间历久弥坚的交往,饱含真情,十分感人。 [3] 贾大山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他去世以后,在他的家乡正定,在他曾默默耕耘了二十多个春秋的当代文坛,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昔日的同事、朋友和所有认识
    发布人: 孝行天下 阅读(387)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4-01-13 23:47:29
  • 贾大山优秀作家

    当然,大山最看中的还是自己的作家身份,他恪守中道,不赶潮流,作品总是很传统的样子。但就这一点也不影响他笔下功夫的内蕴和纸上风景的精彩。他立身周正,不媚低俗,作品总是很端直的样子,但这一点也不影响他作品的幽默与风趣。路子上,他没有选择喜剧,也没有选择悲剧,大体上是循了正剧的路子。这在他的《梦庄记事》、《古城人物》以及后来的禅意小说之中都体现了出来。 他的为人与作品,大概就是真、善、美。他将世事
    发布人: 孝行天下 阅读(474)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4-01-13 23:46:25
  • 贾大山清廉从官

    大山不想做官,却实实在在地做了官,做了县里的文化局长、省政协常委和省作协副主席。他做官,也给人们留下了两个深刻的印象。首先是清廉。他欣赏清官文化,也身体力行地这样去实践。他在文化局任局长九年,局里竟没有一笔吃喝账。他跑来和经手的上千万元的文物修缮工程费,竟没有一分钱不合理的搭车开支。他多次出差,却没有报销过一分钱的差旅补助。还有就是做事。他干工作条分缕析,纲举目张。钟楼、凌霄塔、华塔、大悲阁等大型
    发布人: 孝行天下 阅读(348)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4-01-13 23:45:38
  • 贾大山严管儿子

    对两个儿子,他管束甚严,不过两个孩子从小长到大,他没捅过他们一指头。最厉害的体罚是让他们站窗台,一边高高地站着,一边反思自己的错误。对于他们的成长,他很关注思想教育,一定要让孩子走正道,千万不可出了辙。他给他们记点,做一件好事记一个红点,做一件错事记一个黑点。为了多几个红点,两个孩子自我约束意识极强,长大后都出落得规规矩矩。 在作家圈子里,大山是一个小核心。这不只因为他的善良,也还因为他的智
    发布人: 孝行天下 阅读(749)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4-01-13 23:45:00
  • 百善孝为先,贾大山也是这样

    百善孝为先,大山也是这样。在弟兄排行中,他是老九。先于他来到这个世界的,都是姐姐。孩提时代,他的聪慧总是让父母脸上堆满了笑容。长大了,他懂事,更叫父母宠爱有加。高中毕业后,大山没有走进大学之门,他的人生被做了另一种安排。他想着,成人了,不能再 嚼吃 父母,于是一介书生便以苦力的身份进了乡间的灰窑。为了生计,诸如草台班子的演出、小剧团的编剧之类,他不嫌不拒,乐在其中。尽管生活艰难而清苦,可一点儿也没
    发布人: 孝行天下 阅读(387)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4-01-13 23:44:09
  • 贾大山一生为人刚直,一身正气,襟怀坦荡,淡泊名利

    贾大山一生为人刚直,一身正气,襟怀坦荡,淡泊名利。在文学创作上,严谨认真,一丝不苟,语言诙谐幽默,叙事生动形象,篇幅短小精练,内容寓意深刻。被文坛誉为短篇小说的 高手 。他的作品有着鲜明的精短取向,一直追求着在短篇领域里作出精致。在创作中,他不赶潮流,一直坚持着源于生活的本真追求。他的作品植根于河北平原小城、乡村的底层,生动地描摹出世情百态、社会万象。他的小说很有蕴涵,越是细读,越能读出小城、乡村
    发布人: 孝行天下 阅读(397)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4-01-13 23:42:45
  • 贾大山自幼聪慧

    贾大山自幼聪慧,上中学时就有文学小品在校刊、《建设日报》、《河北日报》上发表。1964年知识青年下乡期间,他有机会深入生活,了解民情,亲身体验了农村生活。在农村他说快板、编节目、出板报、写文章,受到广大农民群众和村干部的赞扬。这一段经历为以后的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1971年到文化馆任创作员,开始了戏曲小说的创作。他的作品经常在省级以上文艺刊物上发表。小说《取经》和散文《花市》先后被收人中学语
    发布人: 孝行天下 阅读(464)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4-01-13 23:42:13
  • 贾大山,1943年出生于河北正定古城一个普通市民家庭

    贾大山,1943年出生于河北正定古城一个普通市民家庭。1964年中学毕业后,作为下乡知识青年到西慈亭村插队务农。1971年开始发表作品,后调任正定县文化馆馆员,曾任职正定县文化局局长、正定县政协副主席,河北省政协常委、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作为著名作家,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全国文学界,一度与贾平凹齐名:说起写短篇小说的二贾,一是贾平凹,再就是贾大山。其作品《取经》,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并与另一篇
    发布人: 孝行天下 阅读(628)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4-01-13 23:41:44
  • 习近平1998年追忆作家贾大山

    贾大山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他去世以后,在他的家乡正定,在他曾默默耕耘了二十多个春秋的当代文坛,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昔日的同事、朋友和所有认识他、了解他的善良的人们,无不在深切地怀念他,许多文学界的老朋友和他家乡的至交,怀着沉痛的心情,写下了一篇篇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的纪念文章。一个虽然著名但并不算高产的作家,在身后能引起不同阶层人士如此强烈的反响,在文坛、在社会上能够得到如此丰厚的纪念文字,可见贾大山
    发布人: 孝行天下 阅读(352)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4-01-13 23:40:54
  共2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