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贾大山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843694341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23年03月13日

  共2页,到第 页 
  • 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

    农历癸巳年末,河北作家康志刚在其博客上贴发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于1998年发表的一篇悼念文章《忆大山》,记述了一段尘封的往事,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文章经《光明日报》等多家报刊转载后,引起国人强烈关注。腊月二十三,我赶到正定,拜访了几位当事人。旧事重温,感慨良多 1982年3月,习近平到正定县任职后,登门拜访的第一个人就是贾大山。 但是,两人的初次见面并不顺利。 关于这次见面的地
    发布人: jackson 阅读(576)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4-04-20 20:52:07
  • 肖杰与贾大山的《取经》

    —— 编刊往事之一 文/朱保住 1975 年的夏天,《河北文艺》的编辑肖杰收到了正定县文化馆贾大山的一篇来稿,题目叫《炉火》,内容是写贫下中农和阶级敌人做斗争的。写得有点儿好人好事的味道。但文笔不错,看得出作者也很有思想。于是,他决定去见一见作者,给稿子提些修改的意见。 这时正是八月,大热的天。正定离石家庄 30 华里。肖杰骑了辆自行车,一个来小时就到了县
    发布人: 孝行天下 阅读(1438)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4-01-14 00:16:20
  • 正定这块热土哺育了大山

    大山生长在古城正定这块热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正定这座声名显赫的北方重镇和历史文化名城哺育、滋养了他。正定文物古迹众多, 九楼四塔八大寺 为这座古城增添了绚丽色彩和古朴、凝重。   大山的家坐落在开元寺塔下。自幼生活在县城市井文化氛围中的大山,下过乡当过农民,当过文化馆创作员,当过干部,整天在基层群众中摸爬滚打。他熟悉乡下农民,熟悉城里百姓,他深深扎根于基层之中,有了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积累
    发布人: 孝行天下 阅读(799)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4-01-14 00:14:18
  • 大山与小梅是“贼为媒”呀

    大山为人真诚,率直,相处久了,他会把你当兄弟,无话不谈。大山很会讲故事,有一次跟我讲起他的罗曼史,绘声绘色,简直是一出小戏。   1964年,在 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 的号令下,大山与县城一批知识青年 下放 到本县东权城公社西慈亭大队劳动。当时公社给他们分配了口粮,开始是集体户,吃伙饭。后来小青年们闹矛盾,把口粮分了,自己做饭。这年秋天,生产队种麦子,那时候,牲口很少,都是人拉耧播种
    发布人: 孝行天下 阅读(658)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4-01-14 00:13:30
  • 大山的作品不会被遗忘

    1997年底,一个寒风刺骨的日子,我与《石家庄日报》几位文友去正定看望重病中的大山。大山住在县商业局的宿舍楼,县委宣传部田中须部长领着我们轻轻敲开了门。   此时大山已是癌症晚期,他蜷缩在床上,脸庞消瘦,苍老了许多。见到我们,他露出少见的笑容,眼睛忽然明亮起来,拉着我的手,轻轻说就是肚子里隐隐地疼,憋闷得慌。他似乎不愿多说病情,说起了一件令他感动的事:当年夏天,他在县医院住院时,有一天,几个陌
    发布人: 孝行天下 阅读(688)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4-01-14 00:12:28
  • 大山埋头写作,不喜欢出头露面

    去北戴河开作品研讨会   著名画家韩羽为贾大山画了一幅画。画的是贾大山的背影:他坐在一张四条腿的桌子后面正埋头写作,头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式帽子,身穿四个兜的旧中山装,一副农村干部打扮。韩羽在画上题词曰:贾大山自甘寂寞埋头写作,不喜出头露面,只画背影意在颂彼之长 这幅画十分传神地勾画出了大山的脾气性格和道德风尚。   大山埋头写作,不喜欢出头露面,有几次大山的作品在省外获奖,颁奖仪式他都
    发布人: 孝行天下 阅读(629)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4-01-14 00:11:57
  • 1963年,大山落榜了

    1963年9月,我与大山作为社会青年,在家乡正定中学参加了高考。那时正定中学的考场是几排青砖平房教室,教室前有几个水泥板制成的乒乓球台子。考场的预备铃响过之后,考生们排成整齐的队伍,准备入场,老师们有的端着水,有的拿着药片,谆谆嘱咐着 注意事项 。而我们这伙社会青年,由于互不相识,则零零散散,或坐或站,搭讪着,闲聊着。一个中等身材、面色红润的小伙子,操着正定口音说: 看人家,那是正规的&lsquo
    发布人: 孝行天下 阅读(471)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4-01-14 00:11:00
  •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英年早逝的贾大山是河北文坛著名作家,他的作品与人品将会长久地留在人们心中。大山没有死,他仍然活在我们心中,那一篇篇发自肺腑的怀念文章就是最好的说明。   在众多怀念贾大山的文章中,习近平写于1998年的《忆大山》(原载《当代人》杂志)格外引人注目,格外令人难忘,格外令人感动。我曾反复地想,《忆大山》这篇文章为什么如此地触动了我?它的诱人的魅力来自何处?是它的文笔?是作者非同一般的地位?可能与这
    发布人: 孝行天下 阅读(485)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4-01-14 00:06:17
  • 故人一别几时见春草还从旧处生

    发表在1998年第7期《当代人》上的《忆大山》,是习近平同志在河北省当代著名作家贾大山逝世一年后撰写的一篇人物回忆录。这篇三千余字的文章,其字里行间无不充盈、饱含着作者对故人浓郁的相识情感和深挚的相知情义,就如一盏酽酽的茶汤,浓浓的、沉沉的却又在不知不觉间徜徉心田、浸润心脾。   贾大山是土生土长的河北省正定县人。他在文学创作的园地里辛勤耕耘了几十年,虽算不上多产却精品连连。1977年,贾大
    发布人: 孝行天下 阅读(542) 评论(1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4-01-14 00:05:13
  • 从《忆大山》看习近平同志真诚的品格、博大的胸怀以及以德为本的行政之道

    习近平同志的《忆大山》发表于1998年,是为怀念之前一年去世的正定著名作家贾大山而写的一篇散文。这篇散文语言简洁、生动,行文朴素、自然,感情真挚、丰盈,有 但见性情,不睹文字 之致,亦有 不顾辞采而风流自然 之美,更有引人深思、发人深省之用。 散文的优美之处在于动人,《忆大山》深深地打动了我。究其原因,当然首先因为字里行间所洋溢着的深厚情感。在近平同志素朴的表述中,他与贾大山先生之间超越年龄、职务
    发布人: 孝行天下 阅读(442)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4-01-14 00:01:38
  • 贾大山踩着习近平的肩膀翻过墙

    当时的贾大山在县文化馆任副馆长,习近平负责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工作。在县委常委会上,习近平提议贾大山当文化局局长。由于贾大山不是党员,最后县里还特意给文化局开了绿灯,不设党组。据贾永辉介绍,习近平几乎每星期都会去他家一次,和父亲贾大山谈文化谈工作。 这期间,有一件往事被反复重提。据习近平在正定县时的同事王幼辉的回忆: 大山生前跟我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近平到大山家里聊天,返回机关时已是深夜,
    发布人: 孝行天下 阅读(513)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4-01-13 23:59:33
  • 贾大山:“来了个嘴上没毛的管我们”

    习近平在北京时已经知道贾大山,1982年3月,30岁的习近平成为正定县副书记。来到正定私下接触的第一个人就是贾大山。 两人初次见面的开场并不顺利,贾大山的儿子贾永辉曾描述当时的场景:习近平到正定任职的当晚,就让县委办公室的人带着他去找贾大山,到家里没找到,又去其工作的地方县文化馆找。当时贾大山正与人聊天,习近平一句话也不说,就坐在椅子边上等着。 接下来贾大山的反应让习近平印象深刻。20
    发布人: 孝行天下 阅读(590)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4-01-13 23:57:25
  • 习近平夫妇和贾大山合影

    1991年,习近平夫妇和贾大山合影 贾大山其人 贾大山是河北正定人,曾创作小说《取经》,在1978年获全国首届短篇小说奖,还创作有《花市》《梦庄纪事》等,作品曾被选入全国中学语文课本。在80年代颇有名气。 他创作于70年代的《取经》等作品,主要以政治视角写基层干部;80年代 梦庄纪事 系列则不再直接写政治,而是写生活于特定的政治环境下普通农民的人性及人情;90年代之后的作品意在发
    发布人: 孝行天下 阅读(473)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4-01-13 23:55:20
  • 难忘恩师贾大山

    康志刚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大山老师已经离开我们十周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时时闪现在我的脑海里。我忘不了,在我文学创作的道路上,他对我精心的栽培和热情的呵护。记得1992年,《河北文学》举办一个征文,我写了小说《枯井》,拿给大山老师,请他指点。他看后认为选材不错,但个别细节写得还不到位。为了让我把这篇小说改得更好,他帮我出主意,怎样通过精彩的细节和传神的对话,把主题挖掘得更深刻,人物塑造
    发布人: 孝行天下 阅读(592)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4-01-13 23:53:03
  • 对一座大山的怀念

    袁学骏    贾大山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曾任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正定县政协副主席。他的短篇小说《取经》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获得首届全国优秀小说奖,《花市》被收入中学语文课本,小戏屡屡获奖,曾被称为小戏获奖专业户。他以精美的作品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以高尚的人品赢得了正定县和全国文学界领导和朋友们的赞扬。1997年2月,大山因病去世,年仅54岁。著名作家铁凝、徐光耀、尧山壁和韩石山等人都
    发布人: 孝行天下 阅读(642)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4-01-13 23:52:17
  共2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