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琵琶、铁绰板,今又安在
王自亮
我曾经在多种场合说过,苏东坡、梁启超,是我平生最佩服的两位先贤。所谓“佩服”,一定带有“敬佩”和“服帖”这两层意思,包括他们的人生姿态、才情和人格力量。说起这件事,跟先师吴熊和先生直接有关。我虽非他的“入室弟子”,却深受他的影响,这种影响长远而绵密,声色兼备。
1977年冬天,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参加“文革”之后的首次高考,居然被杭州大学中文系录取了。次年三月,莺飞草长,雨水一天天充沛起来。负笈杭城,犹如刘姥姥初进大观园,我一时完全被镇住了。自认为啃过很多书的我,一下子丧失了很多自信。面对那么多的名师,浩如烟海的汉语典籍,一时竟不知从何着手问学求知。
正是在这个时候,我的面前出现了一位好老师,是终身受用的那种好。正是他,给我们带来了自信和从容,传授给我们所不知的问学路径,还有大气而儒雅的人生态度。这位老师,就是当时教我们古典文学的吴熊和教授。
自然,这四年间,我也很难忘记王驾吾先生讲墨子时的智慧闪光,沈文倬先生讲授古典文献与礼记的绵密周全,郭在贻先生讲授古代汉语时的激情与幽默,蒋礼鸿先生坐在一把旧藤椅上传授音韵学的清雅风度。有的学富五车,有的清新儒雅,有的富于激情。
而吴熊和先生却是个特例。他是那种非常罕见的使人倾倒而又令人服帖的教授,很难用一个词来概括他的全部,他是属于兼具思想、情感、学问和人格力量的教授,甚至很难用专家兼通才来诠释吴先生。
具体地说,他是个将经典与时代、中国传统士大夫精神与当下现实生活,特别是将思想精神、历史意识和物质形态打通,将天地人融合于一的人文学者,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名师。
一走进教室开始听他的课,就被吸引住了。我们几乎是屏息倾听,唯恐漏下一句话。他时常穿一件对襟中式棉袄、留短平头的高大形象,是着实无法抹去的。三十多年过去了,他的语气,他的音调,还在耳际萦绕。
吴先生给我们开的课是《唐宋词通论》,记得他说的第一个案例,就让我们记住了一辈子。
“你们知道苏东坡是什么人吗?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别了不起的人物。他不仅文章诗词写得好,更重要的是,他有绝无仅有的人格魅力,至今影响着我们。先让我背一首他的词《定风波》,你们听:‘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词?蕴含着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和历史观?他是怎样从途中遇雨这件事生发开去,写出自己的精神风骨的?这种情景渲染,如此字字紧扣生活遭遇又飞向自由自在境界的意态,是怎样达到的?”
大学四年来,我们努力在寻找一个范本,就是那种能真正把学问、气度和胸怀打通的范本,其实近在眼前的,就是我们在吴先生身上闻到这种气息,这种确凿的存在。这种理想人格的范本,随着岁月的更替,更添魅力,更加完整了。
我们觉得吴先生身上确有很多妙不可言的东西,让人既敬畏又可亲。在他这儿,才情和学问,为文与做事,缜密顶真和恬淡放松,榫卯一般契合,鱼水一样调和。所有这些,三十多年来一直滋养着我,催促着我,在努力创造精神价值的同时,也做些实际有益的事。
我后来在台州工作,供职于行政公署和报社,有幸的是,那年吴先生和徐朔方、沈善洪诸位先生沿着“唐诗之路”来天台,我参加了接待,再次面聆教诲,师生间又一次达到精神上水乳交融的地步,真是难以忘怀。他寄予了我更大的期待,除了做事为人,还希望我能在“立言”上能有所成。
送他回去的时候,我看见了他头发开始花白,提醒他注意调养,多多保重,他笑着说了一句“鬓未霜,又何妨?”
晚上陈骥兄打电话给我,说吴先生故去了,我心里一沉,抬眼看了看天空,余杭塘河水面与宝蓝色的天空,融为一体,了无纤尘,不禁喃喃自语,“先生,自此之后,我要问一声,‘铜琵琶、铁绰板,今又安在?’”
2012年11月4日,深夜
(作者王自亮,现为浙江工商大学教授,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