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文:为了“再造铁电”的诺言
2007年,是我国电力体制改革5周年,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成立5周年,同时也是中国华电集团公司辽宁代表处主任王清文兼任华电辽宁铁岭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满5年。
祖籍内蒙古,长期在东北地区工作的王清文既有蒙古人的彪悍,也有东北人的豪放。回首铁电5年的流金岁月,这位被众多光环环绕同时也背着沉重诺言的北方汉子终于可以轻松地说:“我们终于履行了再造一个铁电的诺言。”
“再造一个铁电”是王清文对华电集团许下的承诺,也是2200多名铁电人的奋斗目标。如今,“新铁电、大铁电、和谐铁电”的美好愿景正在逐步实现。当年的亏损大户已变成华电集团的利润大户、电力行业的明星企业。铁电明年即将跨入“200万俱乐部”,实现装机容量翻番。
细节决定管理成败
走进铁岭发电有限公司的厂区,你会发现没有一个办公室白天开灯。公司副总经济师兼总经办主任于壮说,这是王清文2002年上任时定下的规矩。
2001年,铁岭发电有限公司亏损6213万元。王清文上任的第一个任务是扭亏。在巡查工作现场的时候,发现“长明灯”,他一盏盏地关掉;碰到“细流水”,他随手拧紧水门。身教重于言传,铁电职工们逐渐养成了节能习惯。
王清文推崇精细化管理。他常对公司的管理层说:“执行力是精细化管理的关键,细节决定管理的成败。”在他的主持下,公司健全了大修费、材料费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推行项目招投标制、部门预算管理、重要岗位轮岗制,从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降低成本。当年工程费用压降了20%~30%,材料费降低了8%,节约燃料费670万元,当年实现扭亏增盈。
市场化改革谋发展
公司党委书记宋超翼说,王清文给铁电带来的最宝贵贡献是传统发电企业最为缺乏的市场意识和改革精神。
曾在电建企业打拼26年并长期担任东电一公司总经理的王清文,刚到铁电就提出了面向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设想,积极推动多项改革,厘清困扰企业多年的产权关系,彻底解决了企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王清文用一年的时间帮助职工转变观念、确立市场意识,然后又用一年的时间调整产业结构,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对公司机构及产业进行整理、整顿、整合,成立独立的公司,规范关联交易。“走出去”战略终于在第三年见到了成效。更重要的是,通过“走出去”,锻炼了检修队伍,进而使公司人员形成了勤俭节约、降低成本的观念,也为综合产业进一步开拓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6年,华电集团成立四家专业化检修公司,铁电的检修公司是其中之一。辽宁华电检修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凤学说,在王清文的“走出去”战略指导下,该公司今年经营额有望达到1.2亿元。
发展愿景鼓舞人心
公司副总经理刘双宝说,王清文确立的“2008年实现装机容量翻一番”的战略目标,振奋了人心,鼓舞了士气,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王清文任职五年,铁电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市场意识、品牌意识、创新意识不断增强。确定了以铁电为基地,辐射辽宁的发展战略,提出了把公司建设成为辽宁特大型能源基地,2008年实现机组装机容量翻一番,到2015年实现装机规模翻两番,综合实力位居华电十强、电力行业五十强的愿景目标。2006年6月,辽宁华电代表处成立,王清文兼任代表处主任,相继成立锦州筹建处、彰武筹建处,华电在辽宁影响力不断扩大。
王清文个人也得到了华电集团和地方政府的表彰。2006年,王清文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电力行业优秀企业家称号。2007年,他光荣地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
王清文说:“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我感到十分荣幸。这个荣誉不是我个人的,它属于全体员工。我衷心感谢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和辽宁华电铁岭发电有限公司全体员工的辛勤劳动,感谢辽宁省委、省政府和铁岭市委、市政府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信任。同时,我也感受到了肩上责任的重大。我一定充分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在即将召开的大会上忠实履行‘十七大’代表的光荣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