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秦国名将白起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432910330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5年12月27日

白起与秦昭王议兵

发布时间:2015-12-27 10:22:21      发布人: 孝行天下
这一战,秦国有力地打击了韩、魏两国,使秦国东部受到的威胁得到了缓解。白起因此大功被封为国尉。随后,白起渡过黄河,攻取了韩国安邑以东的大片土地。第二年,白起就被封为秦国军队的最高指挥官大良造。
    伊阙之战前,魏冉力排众异,说服宣太后起用白起为将,并愿作保。宣太后十分相信弟弟的眼力,便让秦昭王用白起代向寿为将,结果白起不负厚望,出色地完成了这一战略任务。
    为了进一步解决韩、魏对秦国东部的威胁,秦昭王十五年(公元前292年),大良造白起大举攻魏,夺取了魏国六十一座城池。秦昭王十六年(公元前291年),白起攻取了魏国的垣(今山西垣曲东南)和韩国的宛(今河南南阳)。白起又派左更司马错攻取了魏国的轵(今河南济源东南)和韩国的邓(今河南孟县西)。宛和邓是韩国的两个重要工商业城市,宣太后把宛封给了公子市,把邓封给了公子悝。
    在白起的一系列凌厉攻势后,秦昭王十七年(公元前290年),韩国被迫割让武遂(今山西垣曲东南黄河以北地区)二百里地给秦,魏国也被迫割让河东(今山西东南部)四百里地给秦。
    为了解决义渠和赵国对秦国的西部和北部边境的威胁,白起被昭王调往秦国的西北部边防。由于赵国几代国君的励精图治,此时的赵国国力非常强大,重新崛起的秦国还没有把握战胜赵国。赵国支持的义渠,是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经常以骑兵掳掠秦国边境,给秦国的西部边防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秦昭王决定要给义渠沉重的打击,先砍掉赵国的这条臂膀。
    白起对原有边骑严加简选,采取精骑政策,招募愿意为秦国服务的义渠人,组成了一支胡汉混合的精锐骑兵。在与义渠骑兵的较量中,白起屡屡取胜,抑制了义渠在秦国西部的活动,使得义渠不敢再进入秦境。这支骑兵与北部赵国的骑兵也多次发生摩擦,两国骑兵互有胜负。与秦国骑兵作战的赵国骑兵,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产物,也是一支胡汉混合部队,此前在与秦国骑兵的较量中经常处于上风。
    随着秦国骑兵的强大,秦国与赵国的边境战争不断加剧。秦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白起攻取了赵国的军事重镇光狼城(今山西高平西四十公里)。
    秦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年),齐国即墨大夫田单打死接替乐毅的燕军统帅骑劫,光复齐国城池七十余座,国际形势也随之大变。秦昭王和赵惠文王在渑池相会言好,两个各怀心腹事的超级强国在连横兼并他国土地这个问题上取得了一致的意见。秦国的攻击目标是楚国和魏国,赵国的攻击目标是魏国和齐国。
    渑池相会后,秦、赵两强间暂时停止了战争,秦昭王调白起攻楚。
    攻楚前,白起与秦昭王议兵。秦昭王认为楚国地大,士卒百万,秦军至少也得要四五十万才能完成破楚的任务。但白起认为,楚国虽大,却不必以大军征讨。楚怀王死后,楚国陷入到了国大而无名主的困境。楚怀王的儿子楚顷襄王的才能与他的父亲相比如天壤之别,治国乏术,驭臣无方,楚国政治腐败,臣民游离,对楚顷襄王的怨言很大。楚国多山多水,结构松散,如果是步步为营,即使是百万大军,也不足以分守楚境。反而会因为部队过于分散,而被楚军击败。楚国君臣上下离心,攻击楚王,群臣中能拼命来救的不会很多。由于韩魏已被秦国打服,齐国被乐毅攻破后虽由田单复国,但已大伤元气;赵惠文王把精力全都放在了两败俱伤的齐燕两国,正在俟机消灭他们。既然攻楚无人来救,不如选取精锐,长驱直入,直接拿下楚国的都城郢(今湖北江陵北)。选取精锐,可以使连年征战的秦军大部队得到休息。同时,也可以为秦国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昭王担心这几万之众深入楚地,一旦遭到围击,会有被全歼的危险,但见白起信心十足,便勉强同意了他的建议。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