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尽甘来喜彩莲(10)——天地变了
苦尽甘来喜彩莲(10)——天地变了
志湘、张平
1949年,“莲剧团”到天津,先后在河北剧院、平安剧院、丹桂、三义谦、乐乐等大大小小戏园子演出,而后又来到塘沽、唐山等地演出。世道太平了,恶霸、地痞、流氓再不敢作威作福。彩莲感到天地变了,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唱,再不担心有人砸园子了,演员被抓被打等等飞来的横祸也绝迹了。世道的变化又何止如此呢?解放后各行各业都发生了地覆天翻的变化,这变化就像春天的风,吹遍了原野,吹开了百花,吹绿了大地。戏曲艺术这朵民族之花在党的阳光雨露的滋润下,重新抽枝展叶,改换了容颜,这变化是那么迅猛。
1949年10月2日文化部戏曲改进局成立。1950年8月,戏曲改进局要筹建新中华评剧实验剧团。喜彩莲被戏曲改进局从大同接回北京。同时,阔别舞台十八年的喜彩春也从天津来到北京,参加党领导的剧团,准备重新登台演出。
彩春、彩莲姐妹久别重逢,千言万语无从说起。彩春拉住三妹的手泪如雨下,她心疼地说:“彩莲,你怎么变成这副模样……”她觉得三妹比自己有出息,戏唱得比自己红,成了蜚声剧坛的评剧“四大名旦”之一。她想象中的三妹是位谈笑风生、光彩照人、春风得意的中年女演员,不料站在她面前的喜彩莲竟是这般的寒伧狼狈。只见彩莲目光滞呆,骨瘦如柴、发如干草、面呈菜色……彩春说不下去,止不住地流泪叹息。
彩莲含泪对彩春说:“大姐,剧团被困在大同。我身体垮了,唱不动戏了。我只想多唱几场,挣够路费就回北京,死也要死在北京。谁想这是挣不出回北京的路费,要不是遇到善心人,我这把骨头就扔在大同了,哪里还会有今天的姐妹重逢啊……”说着说着,彩莲那如枯井的双目中涌出泪水。她只知道遇到了好人,对于共产党,对于新中国她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历史在前进,时代在发展,一桩桩新奇的事就像国庆节的彩旗一般,五颜六色,扑面而来。喜彩莲感到一切全变了。
一天,戏曲改进局党总支书记马少波来看喜彩莲。在喜彩莲的心中,马少波这位共产党干部,是“官”,党总支书记有多大,是几品?她弄不清楚,她只觉得这是个不小的“官”,可又没当“官”的架子。噢,她明白了,共产党不兴叫“官”,是干部。她觉得这位干部年纪虽然不大,却很稳重、精明强干,是个有学问有才气的知识人。彩莲怎么也没想到他会来看她这个落魄的女艺人。少波说话了,他是那么平和,彩莲对这位干部的印象不错。少波说:“喜彩莲同志,现在社会安定,生活也安定了,咱们唱戏是为人民服务,演员不是卖艺,是光荣的职业,再也不会受折磨受侮辱了,你的表演艺术是我们民族的财富,人民需要你,你理应受到尊重……”少波的话像夏日的清风,久旱时节的细雨滋润着彩莲的心田,她感到有一股暖流流遍通身,她觉得心底的话可以在这样的人面前讲。于是情不自禁地说:“只可惜我老了,身体又不好,浑身是病,遇到好时候却又唱不动戏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只有三十四岁。”马少波打断了她的话,彩莲惊讶地点点头,这位同志对她竟是这般了解。“三十四岁不算老,你还能唱十年、二十年……群众喜欢你的戏,《人面桃花》、《梁红玉》、《武松与潘金莲》影响很大,你演的很好嘛!”马少波沉吟了一会儿,又接着说:“你身体不好,有病这是事实。我看这没什么可怕的,有病就去医院治疗,一切费用组织负责,你不用担心。等身体壮实了,再登台唱戏。你一定要有信心,身体会好起来的,你一定能够重返舞台。”马少波的话感染了喜彩莲,她高兴地说:“我真希望能够再唱二十年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