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告别仪式
父亲故世后,这告别仪式如何举行。
除了传统的花圈、花篮、悼词、答词外,我有二个新的算不上独创,也可以算是创新了的安排。
一是我收集、整理了父亲一生的个人照片近50张,从他年轻时大约18~20岁左右,一直到他故世93岁的各个时期的典型照片,其中80%是以前的纸质老照片,我把它们翻拍成电子版,做成了一个在电脑上放映的PPT,照片旁边配上了文字说明,还添加了背景音乐《思念曲》,以表达我们对父亲的永远思念。PPT标题是《父亲生平照片》,准备在告别仪式上播放。
到了殡仪馆,我发现在告别大厅前方的左右二个角上方,高高地悬挂着二个很大的电视屏幕,由工作台上的电脑控制着,这播放条件倒是不错的。可是办丧事的客户可能很少有要求播放视频或PPT的,所以这服务员对我播放PPT的要求似乎很意外,一下子愣了几秒钟,好像不会操作怎么播放。
在我的指导操作下,工作台上的电脑屏幕以及那二只悬挂在大厅上方的电视屏幕上,立即显示出了父亲的生动形象。在PPT中,我把照片设置成是自动切换的,每3秒钟切换一张照片,并且是连续循环播放的。有不少照片是我新拍的,甚至是我唯一持有的。大家纷纷围拢了过来,观看着父亲的人生照片,有的还轻轻议论着。
能够让参加告别仪式的单位领导以及众多亲戚朋友观赏到父亲一生的众多照片,我感到很欣慰。服务员似乎也很满意,朝我微笑了一下。
告别仪式的第二个创新是,我要求:在默哀和告别时,不奏哀乐,奏《思念曲》,以表达我们对父亲的思念之情。服务员似乎又是一个意外,她可能也是从没碰到过这种情况。又是在我的指导下,告别仪式开始后,大厅里响起了清晰、庄重、满怀着我们对父亲的思念之情的《思念曲》,我很满意。
我对告别仪式作这样的变动,指导思想是:我们要表达的不是对父亲故世的悲哀之情,而是要表达对父亲生平的思念、想念、纪念之情。我们不是哀悼“死”,而是要思念“生”。思念如何继承和发扬父亲生前的那一种工作精神、乐于助人和热心社会工作的精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