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大悲寺的前世今生“慈悲心肠”和“雷霆手段”(2)

来源: 发表人: 2023-12-24 浏览量:139

2013年8月20日夜,农历七月十五佛教盂兰盆节前一天,辽宁省海城市大悲寺天王殿前的广场上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三千名彻夜诵经的信众。东北渐凉的秋夜里信众们跪得整整齐齐,期盼着见到61岁的大悲寺住持妙祥。

翌日,盂兰盆节,共计一万余人涌入大悲寺。当天通向大悲寺的公路5公里外便开始堵车,乘坐大客车的信众只能下车步行入寺。“近几年每逢法会都是这样。”大悲寺西堂师父亲融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在少林寺、法门寺等国内著名寺庙因世俗化过重而不断被人诟病的同时,深处山沟中的大悲寺因其清修苦行、“持不捉金钱戒”而被越来越多的追随者视作追随的“净土”。大悲寺每年一次的僧人托钵行脚更是被人拿来与少林寺盛大隆重的法会作对比,“真正的佛教清静地”,这几乎成了大悲寺在信众心中的一致印象。

然而质疑也一直伴随着声名日盛的大悲寺。2013年8月5日,天涯论坛名为《古怪的大悲寺》的网帖再度把大悲寺带上了风口浪尖,网帖中称大悲寺利用清修苦行作外衣压榨居士并疯狂敛财。类似的声音在过去十年间从未停止过。早在2003年,网络上便已有类似的质疑。

“也许在这个越来越进步的世界上,我们古老得让人看不惯了。”亲融和尚说。8月22日在某媒体再一次对大悲寺发出质疑之后,大悲寺官方网站溯源网站上发出了正式回应,声明称敛财与压榨居士均为不实信息。

真实的大悲寺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十年间大悲寺的谤从何来而誉又何来?谤、誉之间,真是因为他们“古老得让人看不惯”吗?在王林、李一这些假“大师”广纳信徒,在一个寺庙方丈开光手机号即拍得天价的当下,解码大悲寺,可解码这个时代不断被商业、利益撩拨的信仰之弦。

“慈悲心肠”

与众不同的大悲寺对信众们产生无与伦比的向心力,在不设功德箱、持不捉金钱戒的前提下,寺庙的供奉“只担心太多,不担心不够”。

大悲寺位于海城市毛祁镇曹家堡村的山沟中,距离海城市区约二十公里,沿途松柏森森,人迹稀少。大悲寺依山傍水而建,寺庙主体建筑位于当地村民称做“刺沟”的山上,山前是已被划入大悲寺内的曹家堡水库,水库中游动着近千条被放生的鱼。寺庙正门挂着“不留金钱”、“本寺持不捉金钱戒”的牌子。

在大悲寺中,的确难以看到“敛财”的痕迹。寺中不设功德箱,也禁止信众投放金钱。功德箱历来是寺庙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陕西法门寺景区甚至给功德箱设立了“考核指标与目标任务”:2013年的目标是800万元。

2013年8月23日下午,南方周末记者进入大悲寺,入寺不需门票,在登记身份证后记者便以居士身份开始与近60名“同修”一同体验大悲寺式的清修苦行。“来这里,就是听话、干活。”负责管理寮房的王海明居士嘱咐南方周末记者。

大悲寺的一天是从凌晨2点开始的,王海明敲着木板走入一间间寝室。“师兄们,起床了!”在大悲寺中,无论是年纪与资历,居士们一律以师兄互相称呼。

半小时的洗漱后,居士们便要前往念佛堂开始坐禅。坐禅从2点30分持续到3点50分。随后,是从4点到5点的早课诵经。

早课结束后,居士们回到寮房,坐在房前的水泥台阶上等待分派工作。因为僧人劳动被称为出坡,负责管理劳动的发心出家居士则被称之为“坡头”。

“坡头”王居士告诉南方周末,大悲寺自2003年便开始扩建并重修大殿,而寺内师父们对工期又无要求,所以大殿修建近10年仍未完工,现在每天都有很多工作等待完成。大悲寺中的劳动种类繁多,从整理库存被服到操作水泥搅拌机、抹灰砌墙大多由居士完成,偶有专业要求高的才会在外雇工——这即是外界所谓居士们的苦工。

大悲寺中多数工作劳动强度较大,但都可以随时休息。干活时,经常会有身穿百衲衣的僧人与居士们一同劳动。

根据大悲寺戒律,寺内僧人不准穿着华丽、颜色鲜艳的衣服,必须身着灰色为主的坏色染衣,且每位僧人只允许拥有两套衣服,破损后需缝补的衣服便为“百衲衣”。“我们不是故意穿破衣服的,是只有两套衣服缝缝补补自然就成了这样。”大悲寺僧人亲空说。

劳动是大悲寺居士们一天中不多的互相交流的时间,谈话内容大多有关师父妙祥。几乎所有的居士对妙祥都有着发自内心的崇拜,见到妙祥所乘坐的汽车,居士们会集体起身鞠躬致礼,如是见到穿着满是补丁的百衲衣的妙祥本人则会磕头跪拜。“师父从山上下来的时候,后背闪烁着五彩光环,把整座山都照亮了。”一位居士对南方周末记者描述盂兰盆法会时的盛况。

除去出坡劳动、不设功德箱,日中一食也是大悲寺的一大特点。包括居士在内的大悲寺僧众,每天只吃一顿饭,午后便不再饮食,包括茶水、饮料、水果等都在禁止之列。

大悲寺下午的劳动结束后,居士们便会和僧人一同参加晚课,并在随后进行诵经。晚上10点,伴着暮鼓的敲起,大悲寺的一天便结束了。

清苦而略显单调的修行生活让许多佛教徒心生敬仰,2007年到2009年,家在江苏的张文清便曾先后三次前往大悲寺挂单居住。大悲寺中几乎没有手机信号,居士们也极少谈及世间俗事,这些都让张文清认为大悲寺和其他寺庙大不相同,“我觉得是真正修行的地方”。更让张文清称赞的是,大悲寺免费提供拜佛所需燃香,超度、请佛、请护身符也均为免费,只需和客堂师父打个招呼便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