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学佛心路:修学净土人生充满清凉(2)

来源: 发表人: 2023-12-25 浏览量:348
末学第一次去给刚刚往生的人助念,往生者是一位贫穷的女子,学佛多年,常常向别人介绍西方净土,对净土法门很了解,在那个村上属于弘扬净土的能人,但她不懂持戒,因贪图钱财,邪淫破人家庭,感得子宫癌,耗尽不当途径得来的所有积蓄,最终在一间乡村的破房中去世。我们在她往生之后约4个小时到达了她家,随即开始助念,末学看着她那僵硬的尸体,煞白难看的脸,再看看她往日漂亮的照片,心头一震。人就这样死了?色身已经败坏,她再也无法站立、行走、吃饭、哭笑……她已经不是活生生的人了,她走了,留下的是只是一具尸体,尸体!生前向他人弘扬净土,她自己是否真信净土?若深信为何感得如此下场,为何死得如此难看?真是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啊!

末学曾经给一位台湾同胞助念,他在大陆工作,不知什么恶业感召,本打算下午坐飞机回台湾,按惯例叫了一辆熟悉的汽车送他去机场,没想到半路突发离奇车祸,汽车B柱撞毁,插入他的脑部,当场脑浆迸裂死亡。因为是台胞,有身份验证等繁琐程序,直到晚上亡者才被送入医院太平间。佛友得知消息后赶去助念,末学到了之后,看到亡者头上包满纱布血淋淋的,好多的师兄在为其助念。亡者是末学身边一位师兄很好的朋友,那位师兄神色黯淡,一脸悲伤。人走了,能复生吗?《搜神记》里面奇异的死而复生的场景大约不会在他身上重演,魂断异乡,他往生前准备好了吗?
末学曾在一家机械企业任职。有一次,下车间巡查,一位同事突然告诉末学,这个地方,去年某日,一位工人,正在工作,突然,倒下死了;送到医院,早就没了心跳,并且仔细描述了当时亡者的情况,倒下就死了,毫无征兆。哦,无常,确实无常!

自末学学佛之后,身边往生的事例很多很多,有亲友师兄,有大学同学,也有有素不相识的……同时,媒体里面常常报道很多死亡的新闻,有的是开车中突遇横祸;有的是钢铁厂事故,钢水直接倾倒烧死;有的是地震中死亡;有的是病毒传染死亡;有的是死于战祸……什么样的都有,只怕你想不到。死亡仿佛是一个陌生人的电话,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打来,一旦来了,即使你挂断,也无法幸免。我们都以为自己会长命百岁,颐养天年,但这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罢了。无常是娑婆生命的常态,死魔不期而至。我们如不坚固信愿念佛求生西方,则毫无招架之力,唯有领受一死,随业流转而已!

这些记忆中的印迹对末学影响很深,末学不希望自己经历,不希望众生经历,更不希望自己欺骗佛菩萨,做一个念佛人的负面教材。愿了生死,愿度众生。由此,末学在修行上开始多下功夫,对自己比较粗重的烦恼逐一设法对治。

一、对治淫欲心。末学虽然学佛之后一直有修学不净观,但都泛泛而修,并未生起真实效用。现在末学都将资料保存在手机内,淫欲心炽盛时即翻阅查看。或观想尸体腐败种种相状,思惟女子九孔常流不净;或自问,淫欲将我害得这么苦,还要把它当亲人吗?是冤家啊!《楞严经》云:淫心不除,尘不可出。净土法门虽然可以带业往生,但是淫欲心太强,对往生无论如何是障碍!经过这样的修学,末学内心平复了很多,也慢慢有了庖丁解牛的感悟,再漂亮的女子都是屎尿等三十六种不净和合而成,毛、皮、脂肪、肉、经络、骨骼、体液等等,哪一样可爱呢?确实,佛陀早就开示:恶臭不净,无可乐者!此处,亦感恩妻子同修,自婚后就帮助末学不断减少不净行,至2011年除去平时不多的不净行,几乎像师兄一般相处。

二、用智慧观照和仔细思惟世间的苦、空、无常、无我、不净,以及眷属的虚幻性,国土的危脆,并观察自己的生存状态,了知娑婆真的是魔乡。不断增强厌离心和欣求净土的心,把净土作为自己最根本的家,并发愿将一切修学功德悉皆回向求生净土。

三、减少外缘,摒弃杂务,尽量将更多的时间用来修学佛法。坚持早晚课,计数念佛,发愿拜经,更在佛菩萨前燃臂香忏悔业障,发愿求生,以增加往生资粮。
四、敦伦尽分,尽好家庭的义务责任,做好本分事。用平和的心去面对生活中的人事物,尽量慈柔,力求忍耐,语言平和。烦恼来扰,则咬紧牙关,自问是要和娑婆计较,还是要往生西方?自问是要做一个大人,还是要做一个小人?
五、前往祖庭求受菩萨戒。受戒的几天是末学学佛以来最精进的几天,每天都是十点睡,三点半起,念佛、拜愿、忏悔、求佛菩萨加持得戒。末学明白了佛法是要靠求的,是要靠真诚心感的,是要脚踏实地修学的,如此才能克愿得果!

经过一段时间如上的对治和修学,末学自检时,发现自己的信愿增强了,对娑婆世界的留恋减弱了,以前一些透不过的环节都能慢慢透过去了,感觉往生的把握实实在在提高了!

“净土法门横与一切法门浑同,竖与一切法门迥异。”虽然末学要认真对治习气,但此生几十年毕竟不可能走伏断烦恼了生死的通途之路。行门上,末学必定将以信愿念佛作为根本,作为本命元辰,颠沛必于斯,造次必于斯,在念佛上痛下功夫;解门上,必须以《净土五经一论》圣言量及十三代祖师的净土思想为根本参照系,立言唯依圣,得旨在忘情。通过不断地熏习,不断地做钝功夫来了知如来真实义,领受净土正法乳,争取早日建立起真实的金刚信愿,让佛菩萨不再担忧末学,给自己一个真实的交待,也给众生点亮一盏净土之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