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文偃(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农历四月十日,是云门文偃禅师圆寂纪念日。
云门文偃(881~966),晚唐五代高僧,中国禅宗五家之一云门宗之开山祖师。俗家姓张,世居苏州。天性聪敏,诵经无须再阅。初参睦州陈尊宿,次参雪峰义存禅师,钻研经年,始受宗仰,雪峰禅师密付心印。其后历叩诸方,益究玄要,令名日盛。复参韶州灵树如敏座下,如敏推为首座。贞明四年如敏示寂,广主刘王请文偃禅师住持灵树寺。同光元年,建光泰禅院于云门山,海众云集,法化四播;刘王多次迎至内廷,叩问宗要,文偃禅师酬答如流,王赐紫袍以及“匡真禅师”之号。乾和七年四月十日,上表辞王,垂诫徒众,端坐示寂,享年八十六,僧腊六十六。弟子遵其遗嘱,安遗体于方丈。北宋乾德四年,迎灵躯于内廷,供养月余,太祖追谥曰“大慈云匡真弘明禅师”。
文偃禅师于灵树、云门二寺大力弘扬禅法,机锋险峻,门风殊绝,世称“云门文偃”。于化导学人时,惯以一字说破禅旨,故禅林有“云门一字关”之美称。此外,文偃禅师还常以“顾、鉴、咦”三字启发禅者,故又有“云门三字禅”之说。其法语、偈颂、诗歌等由门人守坚编录为《云门匡真禅师广录》三卷、《语录》一卷,留存于世。嗣法弟子众多,有实性、圆明、明教、道谦、智寂等八十八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