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人是上帝所拣选的民族,三千多年前从为奴的埃及地被上帝的仆人摩西领回迦南地。几千年犹太文化的传承、百余年的“犹太复国运动”和半个世纪的现代化建设,为以色列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无穷的源泉和动力.在各种活跃的文化中,深受圣经文化影响的犹太文化是以色列立国的基石,也是这个古老民族汲取精神力量的根本。
作为《圣经》中著名的一个地方,圣经中以色列人的约定地——伽南曾被描写成一个“奶和蜜流动的地方”。
三千年前的蜂窝印证圣经
考古学家近期在以色列北部地区进行考古挖掘时,发现了距今大约三千年左右的蜂窝。据说这些蜂窝保存完好,甚至连蜂蜡都清晰可见。在挖掘现场的专家表示,这可能是目前已发现的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蜂窝。
考古人员在以色列莱霍夫(Rehov)地区进行考古挖掘时,在一堆废墟中发现了大约30个蜂窝。这些蜂窝都被整齐有序地排列在一个大蜂箱中,蜂箱由稻草和粘土烧制而成。蜂箱的一头有一个洞可供蜜蜂进出,另一头的洞口加了一个盖子,养蜂人可以通过洞口照料这些蜂窝。经专业人员初步推断,这些蜂窝是公元前大约9世纪遗留下来的。

在以色列发现的最古老蜂箱
蜂蜜被视作丰饶的象征。圣经中曾反复提到以色列是一个流着“牛奶和蜂蜜”的地方,但是并没有详细记载人们的养蜂情况。像这样保存完好、年代久远的蜂窝被发现,恰好可以证明早在三千年前,以色列地区就有高度发达的养蜂业。
参与此次考古任务负责人、以色列希伯来大学考古学家马萨教授认为,这充分说明在古代以色列地区的蜂蜜制造业已经十分先进。根据已发掘的蜂窝数量、排列方式和蜂箱规模,可以推测当时莱霍夫地区大约有两千户居民,而且养蜂业已经处于一个较高水平,成为经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以色列人出埃及到迦南旅程
以色列海法大学一位研究古代地中海国家的专家认为,这一发现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古代养蜂业。他说:“在很多古代艺术品和文字记载中,我们都可以发现对养蜂活动的记载和描述,但是可以真正观察和研究祖先们的养蜂状况,这还是第一次。”
蜂蜜·智慧·圣经
以色列有句老话:“人不能只靠面包活着。”这句话出自《圣经》,以色列人以此激励自己,养成了求知好学的习惯。在他们看来,文学、诗歌、音乐、艺术对人类如同水和粮食一样重要。读书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平均每个以色列人每年要买10—15本新书,而他们的阅读量更是大大超过了这个数字。
犹太人家庭还有一个世代相传的传统,那就是书橱要放在床头。要是放在床尾,就会被认为是对书的不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8年的一次调查表明,在以犹太人为主要人口的以色列,14岁以上的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在人均拥有图书和出版社以及每年人均读书的比例上,以色列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为世界之最。
这种爱读书的风气渐渐从成年人身上传到了下一代。有的以色列人刚开始教孩子读书时,会在旁边放一罐蜂蜜,每读一句书,就让孩子舔一口蜜,意思是让他们明白读书是一件甜美和快乐的事。
在以色列,图书价格相对较低,一般一本小说售价几十新谢克尔(1新谢克尔约合1.90元人民币)。漫步在特拉维夫商业街头,人们常常看到大大小小、风格各异的书店。店里除了满满当当的书架,有时还会特意在一侧摆了几张咖啡桌。稍作浏览,书店九成以上的书都是希伯来文的,外国文学作品通常也有希伯来文译本。以色列人认为,四千年犹太文化的传承、百余年的“犹太复国运动”和半个世纪的现代化建设,为以色列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无穷的源泉和动力。来自七十多个国家的移民文化,更为希伯来文学增添了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