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雍和宫的“打鬼”与宗教有何关系

来源:网络转载 发表人: 2023-12-04 浏览量:1767
 

    “打鬼”是北京民间俗称,在西藏、青海、内蒙古等地旧时则称为“跳布踏”或“跳布扎”,其意为有节奏的舞蹈。每年农历正月末,雍和宫的喇嘛们要在庙内“打鬼”。

    清代的北京,喇嘛庙内的“跳布扎”仪式,系康熙年间由西藏传至北京的黄寺,尔后雍和宫也举行“跳布扎”活动。北京人把“跳布扎”俗称为“打鬼”。皇宫每年也举行“跳布扎”的宗教仪式,其日期则选在腊月中的二十八、二十九两日,活动地点是在宫内的中正殿。

    “跳布扎”的舞蹈形式可分为三种,即“供养舞”、“奠基舞”、“打鬼之舞”。其中“打鬼之舞”最引人注目。“打鬼之舞”与今日藏传佛教寺院“打鬼”活动中最后绕寺之举极为相似。

    20世纪,“打鬼”活动曾经中断了很长时间。当时雍和宫的最后一次“打鬼”,是在1957年。自20世纪80年代,雍和宫正式对外开放后,这项北京地区传统的民俗活动在中断了近30余年后再次恢复。一般参加“打鬼”仪式的喇嘛僧侣甚多,舞蹈作法的喇嘛共有83人,击乐打鼓的乐师有20多人。喇嘛们表示,举行这一宗教法事的目的,除了宗教上的缘由外,还有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祈祷和平,祈祷幸福”的含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