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宗教名词:何为“无相布施”?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 发表人: 2023-12-04 浏览量:2151
 

  无相布施,就是布施时没有能布施的我,受布施的人,所布施的物,当然布施后更不存求报的念头,这种三轮体空无相而施的功德,才是最大功德。

  社会在发展,人也在一天天改变,在佛教里,施人以恩德称之为布施。但人类,无论是谁都喜欢记住自己为别人做过的好事,而且经常把它拿出来炫耀,因而,认为自己曾施恩于人的人会指望从受惠人那里得到些回报,而一旦得不到回报又会产生引为憾事的心理。

  阳光普照,使谷物成熟,使果木结果,它自己并不认为向人类施予了什么。甘霖湿润干涸的大地,使河水川流不息,使大海永不干枯,但甘霖也不会认为向人类施于了什么。世上万物中,惟有人会有自己曾施恩于人的念头。

  施惠于人而不以为是施惠,这种善行的施行在佛教中称为“不住相布施”。这是一种真正了无痕迹的布施。佛教的核心就在于这种无相布施。《金刚经》是佛祖教侮中的宝中宝,记录佛祖与弟子须菩提之间的诘问。其中的关于无相布施的暗谕,是对真谛的阐释。

  现实中的社会,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处处充满了陷阱和危机,充满了利害关系,能否看清现象的本质成了一个人生的重要课程,吃亏的总是好人(好与坏怎么去划分,每个人也许都有一个自己的定义),得利的总是另一部分人,认为你该去做的虽不求的回报,但千万别被人所利用了。我一直相信,即便是小善,那也有它的价值;恶也是一样的,即使是小恶,也一定会为之付出代价。

  《金刚经》云:‘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因为菩萨度众生要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才是真度。度众生要发广大心,要发无对待心,要发最上乘心,要发无颠倒心。只有在无我的精神之下方可发大心来度众。根据《金刚经》所云,无我度众生才能与般若相应,才能证入般若的空性。

  禅宗有一个公案,有一人问惟宽禅师:

  “道在何处?”

  师曰:“只在目前。”

  又问:“我何不见?”

  “汝有我故,所以不见!”

  “我有我故,所以不见,和尚还见否?”

  “有我有汝,辗转更是不见!”

  “无我无汝还见否?”

  “无我无汝,阿谁求见?”

  我们说无我,并非说没有我这个人。无我是思想上和智慧上的一种境界,摆脱有形的对待关系的束缚,把自己安住在无人我无对待的上面,使自己与虚空和宇宙同等,心佛众生原无差别,一切众生是我心中的众生,一切诸佛是我心中的诸佛,一切万物皆在我心中,除心之外,哪里还有众生呢?能如此想,虽度众生,而无有一个众生可度,如此超越的思想,那就是般若性空的实践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