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地藏经讲义第三十五卷-2

来源: 发表人: 2023-06-21 浏览量:259
这个地方一丝毫夸张都没有,句句说的是实话,我们读了、听了不相信,是因为你自己不会念,你念的不相应。果然相应,你看到这个经文你就会相信,你不会怀疑了。这是在无量法门里面,这个法门特别殊胜,为什么?这个法门是个圆满的法门,一称佛,无量无边的功德都在其中,一分缺陷都没有;学其他的法门功德固然很大,里面还是有缺陷,不能包括这么完整,一称佛这是圆圆满满的包括了。在我们讲堂里面,同修们应当都有相当深刻的认识,名号的意义略说是《无量寿经》,广说就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没有一句超过名号范围之外,不仅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如果我们把它引伸推广,可以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所说无量无边的法藏,也没有一句离开阿弥陀佛,然后才知道阿弥陀佛这个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我们一面念一面要求解,如果只念不求解,也很好、也很难得,我们境界提升就很缓慢;如果你念又能解,对于提升自己的境界非常快速。提升自己的境界就是经上讲的品位,《华严经》上讲菩萨的位次,你从十信提升到十住,从十住提升到十行,从十行提升到十回向,要彻底明了你才能提升得起来。

  提升品位,给诸位说也提升我们的生活,所以佛法的利益绝对不是说只是来生,现在,现前就得利益,提升我们生活的水平。这个生活是精神生活,精神生活提升了,再跟诸位说,物质生活也提升。物质生活,问问你是不是得到更丰足?这话说得没错,丰足不是量上的丰足。你在此地工作,每个月赚三千块钱还是赚三千块钱,不是说一学佛我马上可以赚六千块钱,不是这个意思,你还是赚这么多。那丰足在哪里?我刚才讲质的丰足,换句话说,过去三千块钱跟现在三千块钱价值不一样,你受用不一样,这个道理晓得的人就很少。我们再举一个最浅显的例子,我们吃饭还是这几道菜,你的境界没有提升,你这几道菜吃得味道很平常,境界提升了,你看到这几道菜,菜放光,菜色是七宝,你尝在口里是妙味,别人尝不到的,不一样,质变了。为什么会变?境随心转。我跟大家讲是真的,这几道菜放光,你品尝的时候妙味,跟你没有提升那个时候绝对不相同,所以你吃下去得身体的养分也不一样,你的精神饱满、容光焕发,这要境界提升才行。我们同样摆几道菜,我们有凡夫、有菩萨、有佛,大家在一块吃,个人入口味不一样,你别以为他吃的跟我们一样,错了!每一个人感觉的味道都不相同,凡夫是业力,佛菩萨不是业力,我们必须要辨别清楚。

  然后才知道佛法的殊胜、佛法的微妙、佛法的真实,不仅仅是我常常讲,你的容貌可以改变、体质可以改变,山河大地、生活起居统统都改变了,这个改变是心在改变,希望大家细细体会这个意思,唯有这个法是真实法。经上讲一真法界,西方讲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多大?也是尽虚空、遍法界。我们凡夫看到我们的环境,一片大地泥土、沙石,我们凡夫眼睛看的,西方极乐世界人要到我们这里来看,这个世界也是琉璃七宝,他到任何地方他所看的都是琉璃七宝,为什么?境随他心转。我们凡夫,假设的话凡夫也有可能到极乐世界去观光,我们到极乐世界也看到这个地跟我们地球一样,也是泥土、沙石,什么道理?我们的心变现出来的,他的心变现跟我们心不一样。释迦牟尼佛当年在我们这个世间,他居住的是净土,经上也曾经说过,释迦牟尼佛以他的神力,变现出他自受用的境界给大家看,跟极乐世界、华藏世界没有两样,凡夫见不到。

  这个道理如果用现在科学家的说法,就是时空维次不相同,我们今天住三度空间,科学家确确实实证明有四度空间、五度空间,乃至到十一度空间,这被证实的;还没有发现、没有证实的,那还不知道多少。而佛菩萨的能力把这些时空全部突破,全部突破所有一切空间他都见到了,他见到他自受用的,也见到一切众生受用的,他有这个能力。他用什么方法突破?现在科学家都在研究这个问题,真正能突破,人自在了,可以回到过去,也可以回到未来,理上科学家已经是肯定,知道‘过去、现在、未来同时存在’,这个理他是明了。同时存在,我们怎样回到过去?怎样趋向将来?做不到,这个原因是他不知道空间是怎么形成的,他没有在这上面去研究。佛法里面讲不同时空的形成,就是不同法界,我们佛空讲法界不讲时空,十法界是略说,细说是无量法界。为什么说无量法界?每一个人的法界都不一样,我们同样看一个人、同样看一朵花、同样看一桩事情,有人看得欢喜,有人看得讨厌,那就是法界不同。喜欢,每一个人喜欢程度又不一样,法界还是不同,真正找到二个人对一桩事情看法完全相同的,找不到,没有这个事情。

  佛讲什么时候二个人看法完全相同?成佛,佛佛道同。等觉菩萨,二位等觉菩萨看一桩事情还是不同,他的觉没有圆满,他的心没有达到纯净。等觉菩萨虽然都有一分生相无明没破,他们每个人的看法都不能完全相同,我们说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几相同,不能达到百分之百。由此可知。法界的形成,时空维次的形成,佛讲的有道理,妄想、分别、执著,从这个地方生的。如何能突破?把妄想、分别、执著断掉就突破,无量无边不同的法界你统统可以见到。所以佛教给我们没有别的,破妄想、分别、执著而已,妄想、分别、执著破了之后,那个境界就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我们今天提升,不断向这个境界提升,这是我们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经上常讲‘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破了执著就是正觉,再破分别就是正等正觉,再破妄想就是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梵语就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提升自己境界唯一的方法,称念要相应,称念不相应是决定不能提升,只能在阿赖耶识里面种下佛的种子,将来有用处,现在没有用处,现在不能得福,也不能灭罪。诸位把这些理事透彻了,佛经上讲的句句话都是真实的,一点都没过分。卷中到这里就圆满了,我们看底下‘下卷’:

  【较量布施功德缘品。】

  往年香港大屿山圣一法师,在八○年间他到九华山,应仁德老法师的邀请在九华讲《地藏经》。他一面写《讲记》,一面来讲经,回到香港之后,他把那边的状况告诉我,把《讲记》拿来给我看,我给他写了一篇序文。他讲这三品前面是佛宝,“较量布施功德”这一品是法宝,这个看法非常正确,将这部经最后归结到三宝,很难得,古人注解没有提到这个事情,所以我对于圣一法师这个说法非常赞同,结归到三宝。法宝里面,实在讲就是讲修行的方法,修行的方法大乘佛法总纲领,就是教我们布施、结缘,用这种方法就能成无上道。前面我们曾经说过,佛法修学提升自己境界,最重要的是要破除妄想、分别、执著,而布施就是最好的方法。布施是舍,把执著舍掉、把分别舍掉、把妄想舍掉,不仅是理念如此,事实上也要这样作法,你要不在事实上真正去做,空洞的谈理不行,没有办法提升自己的境界,实在讲也没有办法真正把烦恼断掉,一定要在事上真正去下功夫。佛给我们讲了二个字:‘舍得’,这二个字你要有很深的认识,为什么?因为愈舍愈多,这是因果的定律。

  这一次经济的风暴、经济的衰退,诸位看得非常明显,几乎每一个人都受到影响,我们仔细去观察,‘居士林’没受影响,不但没有影响,居士林的收入还增加。照一般说信徒们每一个人经济都非常困难,布施供养相对当然减少,这一定道理,为什么居士林的收入不减少反而增加,道理在哪里?布施。居士林布施多,大布施!在这样困难之下,它的布施是有增无减,所以它的收入也就有增无减。证明佛讲的话没错,财愈施愈多,你不怕布施,愈施愈多,我们从居士林最近一年来证明。你不施就没有,一般道场收入减少,为什么?看到经济萧条,我们要节省开支,要少布施,少布施你的收入也就少,果报就少了。居士林的李木源有智慧,收入少也要大布施,他不怕把居士林布施得干干净净,他不怕,居士林的收入源源不断而来。证明佛所讲的‘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你不布施怎么行?你怎么能得到?但是布施后面有果报,果报来了又怕你起贪心,这个事情麻烦,所以佛教给我们‘舍得’。舍得深一层的意思,你得到那个东西赶快舍,不要留;如果你施,得来的那个你再不肯舍的话,那又坏了,你又迷、又堕落了;永远去施,愈施愈多,施多得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