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佛如来,最近我们讲这二部经要细心去体会,阿弥陀佛大布施,所以他福报那么大成就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成就自己不受用,供养十方世界喜欢念佛修学的人供给他们,这是阿弥陀佛的大布施。《华严经》上毗卢遮那佛大布施,建立华藏世界,接引十方一切大乘的学人,提供他们享受,自己没有享受,佛做了一个最好的榜样给我们看。如果我们从布施得丰盛的果报,自己要去享受的话,贪心就起来,又马上就迷了。所以佛教我们舍得,你所得到的赶快舍,舍了之后它又来,来了之后赶快舍,像水一样它是活的、流动的,决定不可以把它止在那个地方。你明白这个道理,了解这个事实,你敢舍,你知道愈舍愈多,源源不断而来,这是谚语里面常讲你命里有的你决定有,命里没有的求也求不到,保也保不住,我们在最近都看到。有许多用尽心机发了大财,积蓄亿万的财富,一个经济风暴来了之后倒闭了,好多跳楼、自杀,命里没有的保不住。如果这些人都有李木源的智慧,把他的财富做社会慈善事业,不得了!他怎么会失败?
因此学佛的同修,尤其是在家的同修,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你既然学佛,学佛就要建立一个正确的观念,我为社会服务、为一切众生服务,不管是哪一个行业都是为社会、为众生,你以服务的态度去做,你会做得非常兴旺,你会做出殊胜的成就;你的事业愈做愈发达,愈发达愈要帮助别人,愈要帮助社会。自己生活节俭好,决定健康长寿,不可以享福;如果自己富裕,天天进补,这一补把你身体全部都补坏掉,健康的身体不需要补,一补身上一定有毛病,愈补是毛病愈多,到最后不可救药。我们细细观察古圣先贤他们给我们做的榜样,就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去学习。佛法里面讲,世出世间最殊胜的利益、最大的利益、无与伦比的利益就是布施,所以佛把它列在菩萨行里面第一条,菩萨行有六个原则、六波罗蜜,布施排在第一,在本经也特别提出来教导我们。在一切大乘经中,诸位稍稍留意你就会发现,世尊讲布施讲得最多,他有他的道理在,请看经文: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承佛威神,从座而起,胡跪合掌。】
“尔时”,是前面地藏菩萨跟我们说明,念佛的功德利益,说完之后这个时候。懂得念佛,还要懂得念法。这段经文里面,我们要特别重视“承佛威神”这四个字,这是菩萨教我们后学要谦虚,要学谦敬。虽然自己入了这个境界,也不敢说自己有能力能为大众讲经说法,说承佛威力的加持我才能做到,不得佛力加持我还做不到,有谦敬的意思在,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
(请看经文,《地藏经科注》卷下第一面,‘较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承佛威神,从座而起,胡跪合掌。’)
六道凡夫烦恼习气深重,佛给我们讲根本烦恼有六种:贪、嗔、痴、慢,下面还有疑、恶见;慢是傲慢,傲慢的习气一切众生统统都具足,哪个人不傲慢?有我,我总比别人强一点,这就是傲慢心,诸位学过法相唯识,你就晓得末那识,四大烦恼常相随,我慢。纵然贫贱到极处,做了乞丐,乞丐在社会上是贫贱到极,贫没有财富,贱没有地位,他还很傲慢,看到富贵人从他面前过还哼一声!‘有什么了不起,不过有几个臭铜钱而已’,你看!还是傲慢;这个烦恼不能不断,如果不断对我们修学有大障碍。我们在经文上看到,地藏菩萨是何等人物,等觉菩萨是他自愿保持的,如果要讲成佛他早就成佛,我们在序品里面看到,他的学生多少人都已经成佛,老师现在还在当菩萨。当菩萨就做菩萨本分之事,对佛还这么谦虚,还说他承佛的威神加持,这是我们一定要学习的。自己再有成就、再有智慧、再有能力,都不可以骄慢,要从内心里面流露出谦虚恭敬,你才能断烦恼。如果你在这上不留意,认为我有些长处别人所没有的,现在世间人讲值得骄傲,那就坏了。值得骄傲说得不好听,‘值得堕落,值得入三途’,不就这个意思吗?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事实真相。像这些经文处处都能看到,每一次读到都要提高自己的觉悟。下面我们看地藏菩萨的请法:
【白佛言,世尊。我观业道众生,较量布施,有轻有重。有一生受福,有十生受福,有百生千生受大福利者,是事云何。唯愿世尊,为我说之。】
这个事情地藏菩萨哪有不知道的?这一问一答是说给我们听的,让我们觉悟。“业道众生”就是指六道众生,六道众生里面特别是指人、天二道,人、天二道当中又特别专指人道,这个法会是在人间开的,是为人间讲,这个法会是在忉利天宫,欲界天。“较量布施”,‘较量’是比较、衡量;比较、衡量布施,“有轻有重”。下面就举出例子来说。“有一生受福”,这是轻的,“十生受福”,这比较重,“有百生千生受大福利者”,这个布施就很重,这是什么原因?请佛为我们说明。布施通常讲三类︰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财是讲财物,财物里面又分为内财跟外财;外财是身外之物,都是属于外财,身外之物;内财是讲我们的身体。譬如我们用智慧、我们用劳力、我们用技能,为社会大众服务,这叫内财布施。内财布施的功德又胜于外财。今天在此地道场,发心做义工的人很多,这些做义工的都是属于内财布施。
在居士林诸位每天都看到,他们的福报很大很大。有许多老居士,在餐厅里面帮助洗菜、捡菜、洗碗、洗碟子,他们做得那么认真、那么负责任,给你做得干干净净来供养大众,内财布施。他这一生好像虽然生活得很辛苦,来生的福报不得了,他这种福报绝对不是一生受福。尤其是到这个地方来吃饭的这些人,到居士林吃饭的人太多了,假如这些吃饭的人将来真有几个往生去作佛,你想想看他福报多大?他供养佛。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以一钵饭供养一尊辟支佛,得九十一劫不受贫穷的果报,他要是在这里供养,这里面有几个人真正往生不退作佛,他得的福报超过供养辟支佛;对于这些事理通达明白的人看得出来,一般人看不出来。念佛堂里面,特别是夜晚念佛,你们每个星期三十六小时念佛,这些义工也是不眠不休、精神饱满在那里照顾大众,晚上提供你们点心、饮料,照顾得很周到,这个修福修大了!内财、外财都供养,自己来做义工、来服务,内财的布施,他又带来很多吃的这些东西,提供大家晚上受用,外财布施,内、外都布施,这是修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