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这个名号含有无量义,也就是虚空法界的一个名号,所以它无所不包。我们要能够明白这个名号的含义,那整部无量寿经,就是这一个名号的注解。如果要想了解无量寿经,那么大方广佛华严经,可以说是无量寿经的注解。再要了解大方广佛华严经,整部大藏经,就是华严经的注解。你这样慢慢去体会,便能知道这个名号功德真正不可思议!所以这一句名号,就是全部的佛教;这一个名号,也就是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法!无法不包。所以念这一句名号,一切都念到了。在清朝乾隆皇帝时,有一位中国佛教史上非常有名气的法师——慈云灌顶法师——他的著作很多。他在‘观无量寿经直指’里面告诉我们:世间人,求消灾、求免难,用经、用咒,或者是用种种忏法,都有效。假如是极重罪障,所有的忏法、经法,都没效,都不起作用时,这一句阿弥陀佛能消、能除。我们才晓得,消灾灭罪,这一句佛号是第一功德啦!很多人不知道,而舍此他求!所以生病了,要去念药师经;有灾难了,去念普门品,不知道这一句阿弥陀佛的功德,是远远超过所有一切经咒。那么释迦牟尼佛为什么不直截了当的告诉我们呢?何必还要说许许多多经咒、忏法呢?实在是因为大家不相信!不能接受!这才把最好的、第一等的货作压轴。这就像我们在台湾逛故宫一样。故宫里面最宝贵的是什么东西?是商周的铜器。但一般人看来,是破铜烂铁,没什么兴趣。再看看明、清的玉器。哎哟!那宝贵得不得了!其实那些玉器怎能跟破铜烂铁(商周铜器)比,那破铜烂铁是真的无价之宝啊!相同的,世人不识货,不认识‘阿弥陀佛’的功德,佛不得已讲一切经,以便引导众生归向极乐。所以善导大师讲的那句话没错。我们真正认识了,也能专修、专弘净宗,实在讲,这是三宝加持,也是这个时代众生的机缘成熟。在最近这五、六年当中,各种不同本子的无量寿经,大概总共印了几百万册,流通到全世界。我在世界各地极力的介绍、推荐,欢喜、接受的人,也是非常非常之多。我看到大家这么用功、认真的去修学,实在是感到非常的安慰,也充满了法喜。所有一切的辛劳统统都忘掉了。所以说依照这个法门修学,推广这个法门,‘广修供养’,我们就圆圆满满的做到了。
诸佛菩萨接引众生的方便(方法手段)是无量无边的,这是大慈悲的展现,最后统统都是引导归到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以密教而言,龙树菩萨开铁塔见到了金刚萨埵上师(始祖),金刚萨埵将密法传给龙树,由龙树传到人间。金刚萨埵也叫金刚手菩萨,是普贤菩萨的化身,就是普贤菩萨。另一位准提菩萨是密宗了不起的大德,他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就是观音菩萨。在我们凡夫分别心里有显、有密,在佛菩萨则是完全圆满、自在、平等、无有分别,懂得这一层才知道八万四千法真的是殊途同归啊!佛为接引各种不同根性的众生,所以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众生想学什么就教什么,最后回到本家,大家都见到阿弥陀佛,才晓得原来统统是一样的。明白了这个事实,对任何宗派、任何法门,我们都要真诚恭敬——因为我们修学的方法虽然不一样,我们要到达之目的地却完全相同!
第四、‘忏悔业障’。业障是所有的人都有。人,起心动念就造业;一定就产生障碍。障什么呢?障了我们的本性。我们真心本性里面,有无量的智慧、无尽的德能;现在智慧、德能、神通都不能起作用。什么原因呢?就是有障碍。障碍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烦恼障,另一类是所知障。这二种障碍,我们没把它消除,反而天天都在造。诸位想想,你什么时候不执著?佛在华严经上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就说一切众生跟佛本来是一样的,没有差别),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这一句话把我们的病根说出来了。这就好像医生一下子就把病人生病的根源诊断出来一样。‘妄想’就是所知障的根;‘执著’是烦恼障的根。因此,佛法的修学没有别的,无量的法门、方法、手段,无非是要把我们妄想、执著打掉,一旦破二障就见佛性。因此‘忏悔业障’在佛法修学里,是关键、是枢纽,所有一切修学法,都是忏悔业障的。但是业障真的不容易断啊!有业障,修行是决定不能成就啊!在无量无边的法门里,只有净土法门最殊特,即使我们带了极重罪业的业障,乃至造五逆罪业,要堕阿鼻地狱,业障还没有忏除,只要真正发愿改过自新,念这一句‘阿弥陀佛’佛号,求生净土,业障就消除掉了,马上就能够成佛,就能够做主。所以慈云大师说:这一句阿弥陀佛,能消一切经咒消不了的业障。这话不是随便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可以在大经上得到证明!
在过去几年,有人提出来带业不能往生,要消业才能往生。这话在佛教界引起了很大的震撼!无论是台湾或是美国念佛的人心都慌了。一九八四年我到达洛杉矶,周宣德老居士在飞机场接我,一见面第一句话就问:‘法师啊,现在有人讲“带业不能往生,要消业才能往生”。我们这一生念佛,不就白念了!不能往生,这不就完了!这怎么办啦?’
我听了笑一笑,然后告诉他:‘老居士啊!带业不能往生,不去也罢!’
他听了很迷惑:‘那!那!那是怎么啦!’
我说:‘如果带业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只有阿弥陀佛孤家寡人一个,你去干什么!’
他说:‘为什么呢?’
我说:‘你老人家想一想,西方世界有没有说四土、三辈、九品。’
他说:‘这个有,这个经上有的。’
我说:‘假如不带业,这四土、三辈、九品从那里来的。’
他这一听,就明白了。四土、三辈、九品就是带业多少而分的嘛!带得多,品位就低一点;带得少,品位就高一点。我说:‘你再想想,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他们是等觉菩萨,经上告诉我们,等觉菩萨还有一品无明没有破,那是不是业?’他听了就笑起来了。那是业啊!等觉菩萨也是带业去的。要不带业,就只有阿弥陀佛一个人不带业,除阿弥陀佛之外,没有一个不带业的。我说:‘谁说带业不能往生呀?’他这才恍然大悟,这才笑了起来——极乐世界统统是带业往生的。
佛法讲的是圆满,不与人结怨。所以我后头补充说一句话:‘说消业也没有错。为什么呢?希望现前多消一点,少带一点,到西方极乐世界品位高一点,这也是好事情。’我到纽约一下飞机,沈家桢老居士来接我,也问我这个问题。可见确实是有很多人不了解事实的真相,而受了影响,在了解之后,就知道:‘带业’一点没错,‘消业’也是一句好话,这是忏悔业障。念这一句阿弥陀佛是真正忏悔啊。但是,念的时候:心,要跟阿弥陀佛的心相应;愿,要与阿弥陀佛的愿相应;解行,也要跟阿弥陀佛的解行相应。如何做到相应呢?我们念无量寿经,要能圆圆满满地把无量寿经的道理、教训,认真努力的做到,这就相应了。这才是真正的念佛人。念佛人绝对不是有口无心——口里念佛,心里打妄想,那一点用处都没有!一定要做到念这一句佛号时,我心跟佛心一样;愿,跟佛愿一样;把四十八愿变成自己的本愿,这才是真正念佛,才能消除一切罪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