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在烈火中永生,平民英雄罗腊英
作者:平凡人不平凡的人生小故事 来源:品味吧 Feel-bar 点击数: 338
数百人雨中祈福
4月11日晚7时许,浦江东山公园,数百名自发从各地赶来的群众,在位于戏台前的罗腊英遗像周围点起蜡烛圈,为其哀悼祈福。
这一夜浦江为她哭泣
11日晚6时30分,当记者赶到东山公园时,只见公园的四周已被整排的车辆包围。步行至戏台前,往日的热闹氛围此刻已荡然无存,哀伤和思念写在每一位前来悼念的市民脸上。
悼念者中有的是罗腊英的老乡;有的是火灾中因她提醒而顺利逃生的住户;更多的还是和她素不相识的市民,有头发花白的老人,也有被爸爸妈妈抱在手上的孩子。这一刻,他们共同的心愿便是祝罗腊英一路走好。
当晚7时,围绕在罗腊英遗像前的心形蜡烛被全部点亮,随后众人纷纷上前为她献花。在大家默哀的时候,空中突然飘起了毛毛细雨,此时有许多人再也抑制不住感伤,发出了抽泣声。
被救住户泣不成声,愿在天堂里没有火灾
“浦江人民会永远记住她,愿她一路走好。”这样的声音在人群中不断响起。而这当中感受最深、也最为难过的,还是那些在大火中被罗腊英救下的住户。
在接受采访时,被救住户肖康荣早已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他近乎颤抖地说:“希望她一路走好,愿在天堂里没有火灾。”
浦江企业主愿意和两个孩子结对
9日,仙华街道组织干部捐款了13600元,昨天得知她去世的消息,浦江文明办主任方汶带着总工会和当地两家企业的5万元爱心款赶到了杭州。
“我们已经准备把罗腊英列入今年‘感动浦江年度人物’候选名单中,”方汶说,未来他们也会长期关注她的家人。得知罗腊英的遭遇后,浦江一家企业的负责人郝才兵主动表示,愿意和她的两个女儿结对,帮助两个孩子成长。
从小到大,她的勤劳善良有口皆碑
“她为人不错。”在罗腊英的打工地,尽管刚来一个多月,但大多数认识罗腊英的人都对她给予很高评价。
感触最深的还是邻居及同事肖康荣一家。肖康荣的妻子李九香说,罗腊英平时闲不住,经常帮她烧饭、洗衣服。“有一次她拿了小孩的脏衣服去洗,我实在不好意思,叫她别洗了,小孩衣服太脏。她说,没事,我也有小孩。”
和罗腊英一起打工的老乡李发娣说起罗腊英时,泣不成声,“她一直在老家务农,从来没有打过工,这次是为了多挣点钱给孩子上学,盖个新房子,才来到浙江。”李发娣说,打工一个多月,罗腊英还没正式领到工资。“在店里,罗腊英话不多,但干活最利落,分内的活儿做完了,就帮别人干活。她每天都会帮忙打扫公共楼道,有时还会帮大家烧饭。”
在罗腊英的家乡青阳县杜村乡上峰村,说起罗腊英,村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这孩子,勤劳孝顺心眼好,又能做,没得说!”
为了多挣钱,罗腊英夫妻俩这些年总是起早贪黑没日没夜的劳作。前几年,丈夫购买了一台收割机,夫妻俩在农忙时给乡亲们收割稻谷,农闲时就靠打零工挣钱。罗北村民组的罗正香请过罗腊英帮忙收割稻谷,谈起对罗腊英的印象,罗正香连连夸赞,“这女的特别勤快,做事是把好手,一个人抵得上好几个人。‘双抢’的时候,她插秧、割稻一天能弄一亩多。请她割稻,不光把稻子割好,还主动帮人家把稻秆扎好,别人下工了,她还在田头忙活。”
农闲和下雨时,别的农家妇女喜欢聚在一起打打牌聊聊天,但在大姐罗桂英的印象中,妹妹罗腊英很少跟别人一起玩。田地里的农活干完了,她就帮村里的衣架厂做工。“厂里做工的人当中,就数妹妹每次做得多。有时一个下雨天,她呆在家里能挣六十多块钱。”罗桂英嫁在本村,因此和妹妹相处很多,妹妹出事后,罗桂英始终不相信这是事实,“妹妹还这么小,人也这么好,怎么能撇下老娘和两个女儿啊!”
邻居包春兰老人回忆起罗腊英不禁泪眼模糊。去年8月,包春兰的小女儿在青阳县人民医院剖腹产生小孩,当时女婿正在驾校学驾驶,自己年纪大了又怕照顾不了,闲聊中罗腊英得知后就主动说,“婶婶,您年纪大了,剖腹产生小孩照顾起来很麻烦,我刚好家里现在也没事,就让我去照顾吧!”在那一个星期里,罗腊英总是每天很早从家乘车赶到县医院,晚上很晚才回来。“夏天正是热的时候,腊英每隔一段时间就用热水给我女儿擦身子,剖腹产后女儿不能动弹,腊英就经常给她按摩,扶着她大小便。吃饭也是一勺一勺的吹冷了喂到嘴里。就是亲姊妹也做不到这么细心哪!
总有一种平凡让我们泪流满面!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平凡人的不平凡!
——平凡人不平凡的人生小故事_平凡人真实生活小故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