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净土篇——般若篇7

来源: 发表人: 2023-06-24 浏览量:361
◎念佛喻如孩子哭声,父母闻之急来相救,饥即与食,寒即与衣,热即与凉,是父母力,非是子能。念佛之人亦复如是,唯知念佛,佛大慈悲寻声即救,所有罪业佛与灭却,所有病患佛与瘥却,所有诸障佛与拂却,犹如父母养子相似。如来虽说八万四千法门,唯有念佛一门是为他力,余门修道总为自力。念佛法门由乘阿弥陀佛本愿力故,速疾成佛,超过余门百千万倍。(道镜、善道)

  ◎苏医生同修非常难得,前几天帮助一位老太太念佛往生。这位老太太九十岁,孤苦伶仃,她在病危时,念念舍不得她的一栋房子,苏居士劝她放下,一放下,不到十分钟就往生了。所以,对这个世间丝毫贪恋都不行,有丝毫贪恋就不能往生。管他什么人,什么事,不要理会,“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谁拿去都好。若想交待哪个人,这一生就完了,还是放不下,还在打妄想。什么都不要想,要彻底放下,一放下感应就现前。她见到西方三圣,真正不可思议!这位老太太一生没有闻过佛法,临终时才闻到,与第十八愿讲的完全相应——临命终时,一念、十念往生。临终遇善知识开导,她就觉悟、就接受、就念佛,西方三圣立刻现前,证明第十八愿千真万确。(净空法师)

  ◎“心想佛时,心即是佛”,圆教究竟佛也是心想成的。(净空法师)

  ◎母亲念儿女的心,一生从不间断,而儿女念母亲的心则大不然,尤其是今日社会,一定要觉悟。何不以念儿女之情换念阿弥陀佛,聪明人是念念都念阿弥陀佛。(净空法师)

  ◎阿弥陀佛是佛说三藏十二部教典的心要,是佛说三藏十二部教典的实相法印,是佛说三藏十二部教典的归宿。(释成刚法师)

  ◎是知灭罪生善,脱罪出苦,一生决了,不受后有,乃至得成无上菩提,无过念阿弥陀佛,最为第一。(释成刚法师)

  ◎从了脱生死这一大事因缘来说,一念离开了阿弥陀佛,即预示着灾难——六道,三途,乃至无间地狱就要现前,所以我一念也不能离开阿弥陀佛。(释成刚法师)

  ◎我心即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是我心,我心与阿弥陀佛不二,阿弥陀佛与我心一体。是故我当以心持佛,唯佛是念。(释成刚法师)

  ◎千念万念皆是生死苦轮,唯有阿弥陀佛这一念,才是极乐莲邦。(释成刚法师)

  ◎千念万念,皆是浊恶、染污、颠倒、障碍、迷闷之念,皆是六道、三途、地狱、生死、痛苦之念……千念万念,唯有阿弥陀佛这一念,是妙善、清净、通达、心开、意解之念,是为贤、作圣、成佛、解脱、极乐之念。是知千念万念,念哪一念都不行,千念万念,不念阿弥陀佛这一念不行。且人生无常,有今天没明天,生命在呼吸间,弥陀不向此刻念,更向何时念弥陀。呜呼!浊世不可久留,时间不待我也,恐后无日矣!故我当借有限生命,念无量之弥陀,举念即弥陀,说话亦弥陀,做事也弥陀。我即如是念,愿共诸众生,皆如是弥陀。(释成刚法师)

  ◎旷劫舍身命,不如刹那念一句阿弥陀佛。(释成刚法师)

  ◎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毕竟化为尘,一念净心成正觉。(文殊菩萨)

  ◎既如实知五烦恼即五真如佛,即三身与五身,则以信得极者为最上乘,并不论宿世根机浅深大小也。若深信不疑,则自性即佛,念弥陀者,临终观佛在顶,信心不疑,遂忘自身,而契弥陀法身,何况弥陀发愿甚强,无论修证如何,只临终忆念,决定接引。修他方佛必三密具足乃度,此尊(阿弥陀佛)一律平等普引,最为简捷,并不须即身修证有得,乃能往生。但期深信不疑,则安养在此,若稍存疑虑,则须莲花化生,花开见佛云云。(诺那上师)

  ◎“具信善男或善女,谁有信心、胜解及恭敬心,将往生净土。”,“诸众成善逝,净智通胜义,彼等数劫中,虽说极乐赞,而彼赞颂时,纵尽俱胝劫,极乐赞不尽,辩才亦不尽;何人尘数界,粉为细微尘,较彼多世界,满宝作布施,何人已听闻,阿弥陀佛名,极乐胜功德,欢喜而合掌,此福胜前福。故闻佛德后,当喜生诚信,为生极乐刹,猛厉起胜解,何人若能闻,极乐世界名,彼福诸胜刹,不及无法喻,较通达佛语,智者福更多,为得胜义谛,信心为极本,是故闻此已,断除诸怀疑。”,“诸法依缘生,住于意乐上,何者发何愿,即得如是果。”,“佛说诸善法,根本为胜信。” 因此说,生起信心至关重要。生不起信心的障碍有未知、邪知与怀疑三种,为此必须断除这三种障碍。(麦彭仁波切)

  ◎除造五无间罪及舍法罪外,皆可往生,仅闻佛号者,虽有怀疑亦可往生异地边城。(麦彭仁波切)

  ◎如果具足强烈的信心、希求心,不依靠其它,便可圆满一切广大资粮之因,因为凡是听闻极乐世界及阿弥陀佛名号者,往昔必定积累过广大的资粮。……总之,极乐世界的殊胜功德是不可思议的,往生到这里的众生都现见住于菩提树王下的善逝如来,现前圣者之断证功德,均获得不退转果位,全部具足超胜其他菩萨的殊胜功德,通过此种方式在一生中圆满诸道等获得难以思测的功德。所以说,如果以自力修持获得与极乐世界菩萨同等的功德,则需要经过无数大劫,但对于(修净土法)具有信心和希求心的有缘者来说,依靠善逝阿弥陀佛的宿愿与不可思议的智慧力,以及大慈大悲力,如被人牵发般地被接引到极乐世界,并圆满广大功德,犹如贫人长久百般辛苦所寻觅的财富,也无法与突然获得如意宝者的财宝相比。因此依靠众生的善缘与佛陀不可思议的智慧二者因缘和合,极为难修的圣道,也会毫不费力地成就。(麦彭仁波切)

  ◎假设无有任何理证,仅凭自己的感觉而不信往生极乐世界之因,则对净土的功德、佛陀的智慧、圣道的甚深方便一切法,也会产生怀疑,最终此人将退失道心。如佛在经中说:“弥勒,如是我行善逝之事业,汝莫生疑,而当精勤也,于佛陀无障无碍之智慧,勿生疑惑,否则,汝将进入具极其殊胜之珍宝的牢狱中!” 又说:“弥勒,为使此法门不坏失,皆当交付于汝,为使佛法不隐没,汝当精勤也,切莫错乱佛陀教言,否则,将长久遭受损害、不利、不安、痛苦及堕入邪道。” 知道此理后,我们应当说:“这样的道理全是由如来不可思议的智慧力所生。” 并且坚定不移,诚心欢喜,一心希求。(麦彭仁波切)

  ◎具有善缘、欢喜甚深教言的人能了知:一切众生的业力、根机、缘分的差别,通过无量次第成就果位付出的勤作也有大小等不同,诸法之能力不可思议,这是不可否认的,并知晓依靠善逝如来的智慧力,轻松便可获得如此广大的果报,这也应理。凡承认是佛教徒的人都不应对往生极乐世界的道理产生怀疑。所以,往生极乐世界者所获得的广大功德也是由听闻阿弥陀佛名号后生起信心而产生的,并且也是来自于阿弥陀佛的殊胜稀有之愿力。因此说,此法是极为稀有殊胜之法。(麦彭仁波切)

  ◎对此经极为恭敬并具有殊胜缘分的人,如同听话的儿子可从仙人父亲的教诲中获得利益。同样,对善逝教言生起信心,随之如理而行者(随行者)无疑能往生极乐世界。那些随法者依此理证之力对佛语生起诚信并对佛陀不可思议的智慧生起清净定解,此等善缘者犹如明目者依靠阳光可现见色法一般。对所宣说的此极为隐蔽的所量圣教义,毫不怀疑地行持,如此可获得所抉择的无等意义。以一切所知中具有无与伦比的功德者,获得佛果的因即是行持无量菩萨行。想要修学菩萨行并欲救度一切众生摆脱危难具有大悲心的人,善加观察时,了知一切众生因被粗猛业惑所迫、不具殊胜智慧等,而难以通过一切圣道。令他们轻而易举便可圆满一切普贤行愿的殊胜方便,即是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其原因为:依靠佛陀的愿力和智慧力,仅以信心希求心便能往生极乐世界,往生后无勤而获得信力等胜妙功德,不会退转,将圆满一切普贤行。佛彻见此理后在《普贤行愿品》中说:“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所以,修持此法极为容易,并且具有重大意义。(麦彭仁波切)

  ◎我们必须对佛法,佛所说的一切,绝对誓从,全盘降服。否则你也许会任意照你自己的意思解释佛法,杜撰你自己的教义,迟早你所得到的结果是你自己的教义的自我解释。誓从是让你接受纯净的教导,不因自我的影响而减质。誓从保持佛法的清净、纯洁和可行性,使得真实的佛法,最纯洁的佛法,对你产生益处。也许教师是纯洁的,也许佛法也是纯洁的,但假如你没有相当的信服誓从,你把你自己的一部分意见掺入佛法之中,结果还是没有收到纯洁的东西,这就好像用脏杯子喝东西一样。(创巴仁波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