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明了,自己靠自己,靠任何人都靠不住。万缘放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积功累德,希望临命终时有这种福报,站着走,坐着走,不须要人照顾。只要我们放下万缘真干,决不见世间过,见世间之过,都是自己的过,世间人没过失,世间法没过失,通通是我们自己的过失呀!我们要认真忏悔,才能消除业障,才有把握于临终时,不要靠别人帮助,自在往生。什么都放下,只想着这一桩事情,这才是真正报父母之恩,报师长之恩,报佛恩呀!(净空法师)
◎修净土法门,只有一个愿望,求生净土,我非去不可,有这样坚定心,我们依照佛的教诲身心世界通通放下,一尘不染,只有一个愿望——求生净土,那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威神,现在就加持到你身上去了,你就得到了。假如对这个世界还有留恋,名闻利养还放不下,果报念头还放不下,阿弥陀佛的愿力就加不上了。你要想现前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依教修行就得到了,一发心就得到了,实在不可思议。(净空法师)
◎学佛者无用庄严形迹,只贵真实修行。在家居士,不必定要缁衣道巾;带发之人,自可常服念佛,不必定要敲鱼击鼓;好静之人,自可寂默念佛,不必定要成群做会;怕事之人,自可闭门念佛,不必定要入寺听经;识字之人,自可依教念佛;千里烧香,不如安坐家堂念佛;供奉邪师,不如孝顺父母念佛;广交魔友,不如独身清净念佛;寄库来生,不如现在作福念佛;许愿保禳,不如悔过自新念佛;习学外道文书,不如一字不识念佛;无知妄谈禅理,不如老实持戒念佛;希求妖鬼灵通,不如正信因果念佛。以要言之,端心灭恶,如是念佛,号曰善人;摄心除散,如是念佛,号曰贤人;悟心断惑,如是念佛,号曰圣人。(莲池大师)
◎真正念佛发愿求生的人,现前就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这种利益,功德的殊胜,是任何一个法门都不能比的,直接得佛加持,不但阿弥陀佛加持,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都加持你,非常明显。我们采取这个法门,的确效果很显著,如果诸位要是专心念佛,如理如法,依照经典所讲的理论方法,你认真地去修学,要多久才能感觉到有效用?给诸位说,三个月,不长,三个月你就感受到自己功夫得力了,所谓“得力”,就是你感到烦恼轻了,妄想少了,你会发现自己智慧增长。这是怎么发现的?从前看人、看事都迷迷糊糊的,都不甚清楚;现在看人、看事很清楚、明白,这就是你的智慧增长了。你有能力辨别真假,有能力辨别邪正,有能力辨别是非,都不要思考,一接触就明了,这是智慧增长了。所以你要真正会念佛,念得很如法,三个月到半年,一定得这个效果。如果你要是念个半年,或者是十年、八年,愈念头脑愈迷惑,愈念愈愚痴,愈念烦恼愈多,实在讲,不怪经典,不怪佛菩萨,只怪你自己错用了心。(净空法师)
◎我们修净土怎么观呢?离心意识,就是离妄想分别执著,就是观。如果你真的是修学大乘的、真的是修学弥陀法门的,就在自己生活当中,就在处事待人接物里面去修清净心,修平等心。用什么方法修呢?用这一句名号。当我们的心不清净的时候,什么不清净呢?贪嗔痴起来了,迷惑颠倒起来了,妄想起来了,赶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那这个阿弥陀佛就把妄想打掉了,把贪嗔痴这个念头也打掉了。阿弥陀佛的名号是清洁剂,把我们心里的污染马上就化解了,这叫做用功,而不是每一天念十万声佛号,贪嗔痴照起,那个没有用处,那个十万声佛号叫白念了,古人讲的,喊破喉咙也枉然,那个没有用处的。佛号最管用的时候,就是能把妄想、能把烦恼给化解掉。古人常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个觉,就是佛号立刻就提起来,就能把烦恼化解,这叫做用功,用长久了,功夫就得力了。功夫得力是个什么样子呢?妄想少了,烦恼轻了,心地清净了,看事看人比从前明白了,比以前聪明了,有了智慧了,这就是好现象,这就是功夫得力了。心地一天比一天清净,烦恼一年比一年减少,你自己会感觉得很快乐、很幸福,这是功夫得力的现象。假如我们学佛学了很久,这个得不到,烦恼还是多,妄想还是多,那么换句话说,你的修行出了毛病,那就是不如法,你一定是方法错误、理论错误,所以你虽然很用功地修学,你没有成绩,得不到效果。这就是要认真去检讨、去反省、去改正,一定要收到很好的效果。譬如说,从前我看人不平等,看事也常常不平,这是烦恼,这错误啊,现在呢,现在看了都很满意了,都平等了,不像从前那么计较了,这就是有进步。也许有人问,从前我很精明,现在我是不是糊涂了?我现在连是非、青红皂白都不分了,都糊涂了吗?那就真糊涂了。功夫得力不是这个样子,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心地平等,一切善恶是非,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这个心是平静的,这才叫功夫。这个里头要辨别清楚,不能把糊涂当作智慧,那就错了,不能把糊涂当作功夫得力,这个要不得。(净空法师)
◎老实念佛,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念佛成佛,天经地义。成佛,这才是把我们提升到究竟圆满的境界。真正提高,最重要的条件——老实,老实就是决定遵守经典的教训。经上教我们深信切愿,一心,《无量寿经》上讲的“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这就成了。《弥陀经》上讲的一心不乱,那是讲功夫,叫你一向专念,那是讲方法,这个里面并没有矛盾。所以经论合起来看,它的理论、方法、境界,我们都清楚,依照这个方法修学,决定成就。(净空法师)
◎佛法的修学最重要是解门,解了之后,行功夫才得力。我们知道有很多人很努力认真修行,为什么一生功夫都不得力,到老死的时候,糊里糊涂地死去?我们看得太多,听得更多,应当要有警觉。也有一些一生从来没有听过经,不认识字,什么都不会,他学会一句阿弥陀佛,他念到最后也能站着往生、坐着往生,这是怎么一回事情?告诉你,那种人有真智慧,他信心清净,《金刚经》上说得好,“信心清净,则生实相”。从前李老师常讲这种人是愚人,愚不可及,他那种愚笨,我们比不上他。为什么?他头脑里清净,没有胡思乱想,他一切万缘真放下,他无需要再念经,无需要再学东西,一句佛号他就能成无上道,谁能比得上他!世法、佛法都讲求上根上智与下愚不移,这两种人最好度,一个是上上根人,一个是下下根人。上上根人有智慧,心清净,一说就通达、就明了,下下根人虽然愚痴,他没有妄想,人老实,教他什么,他一句话做到底,这两种人只要遇到佛法,决定成就。最难的是当中这一截,所谓半吊子,上不上,下不下,自以为聪明,自以为是,自己给自己做障碍,就犯下了大错。诸佛菩萨教化众生,就是以这部分为对象,这部分是最难教,《地藏经》上讲“刚强难化”。世尊对上上根跟下愚之人,讲经说法几个小时就解决了,哪里要讲四十九年?四十九年苦口婆心是度我们这些人,中等根性是最麻烦的事情,很不容易得度,自以为聪明,自以为有智慧,哪里晓得真是迷惑,迷惑就造业了。(净空法师)
◎有人问,到底是念“阿(音窝)弥陀佛”,还是“阿(音阿(ā))弥陀佛”?“阿(音阿(ā))弥陀佛”是梵音。佛教传到中国之后,中国幅员广大,方言很多,念“阿(音窝)弥陀佛”的人,坐着往生、站着往生的人很多,所以,我们不必执著音,要着重清净心。音念得再对,不一定能往生,因为往生的条件是“心净则土净”。《阿弥陀经》讲往生的条件是“深信、切愿、持名”,持名念念不忘阿弥陀佛。所以,念“阿(ā)”可以往生,念“阿(音窝)”也可以往生。倓虚老法师是营口人,他念“阿(音窝)弥(音逆)陀佛”,他坐着往生,这就是说明心真诚,心真有佛。(净空法师)
◎第一要于一切时中(注意,要于一切时中,不是不如意事时如此,欢乐之时又如彼),厌恶娑婆生死烦恼之苦,欣慕极乐菩提之乐,力求往生。次要发愿遵照佛祖所传净土法门,勇猛精修,净除习染,使身心轻泰,现生极乐。次要立志成无上觉,圆满菩提,供养诸佛。次发广大心普度众生,众生界不空,誓不成佛。次要随有所做,若善若恶,善者回向求生,恶则忏悔求生,更无二志。又云:念佛之心,欲得一心不乱(但不可作意求,求则反远矣)是谓净愿;不生西方誓不休息,是为常愿;成无上觉,广度众生,是谓大愿。……如是发心,方名真信切愿。(元音老人)
◎深妙禅偈:有大福德始念佛,发菩提心修十善,佛说无上深妙禅,浅人当作浅法看。四仪庄严三净业,坚守重戒勿少犯,打破人我是非关,放下生平闲知见。谈玄说妙不相干,三字真传老实念,只此即是长夜灯,苦海慈航斩魔剑。要拔多劫生死根,直拼此身作呆汉,五宗八教一句收,切莫念外觅方便。过缓过急同是病,强想一心心愈乱,志坚如钢气如绵,不间不杂自成片。因心果佛互感应,根身器界潜转换,烦恼未伏念不一,习气不除佛不现。千万句如一句时,何愁不见弥陀面,此事非易亦非难,三昧全凭信行愿。(夏莲居居士)
◎不念过去,不念未来,专念现前一句。不求一心,不断妄想,只要字句分明。百战百胜不如一忍,万言万当不如一默。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多说一句废一句,多念一句是一句。(夏莲居居士)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夏莲居居士)
◎老实念:但只老实念,不必问如何。莫管同与异,休论自与他。只贵愿力强,那怕妄想多。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境缘无好丑,佛号一扫过。句句念能真,决定出娑婆。(夏莲居居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