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第一要为生死心切,生死心不切,如何敢云念佛一片。若人果为生死心切,念念如救头燃,只恐一失人身,万劫难复,要将这一声佛咬定,定要敌过妄想,一切处,念念现前,不被妄情牵缠遮障。如此下苦功夫,久久成熟,自然相应,如此不求成片,而自然成片矣。于二六时中,单将一句阿弥陀佛,横在胸中,念念不忘,心心不昧,一切世事,都不思想,但只将一句阿弥陀佛,作自己命根,咬定牙关,决不放舍。乃至饮食起居,行住坐卧,此一声佛,时时现前。若遇烦恼境界,心不安时,就将这一声佛,提将起来,即令烦恼当下消灭,以念念烦恼是生死根,今以念佛消灭烦恼,便是佛度生死苦处,若念佛消得烦恼,便可了得生死,更无别法。若念至一心不乱,则临命终时,净土境界现前,自然不被生死拘留,则感阿弥陀佛,放光接引,此必定往生之效验也。(憨山大师)
◎当妄心杂乱之顷,能举起一念,如对慈尊,按定六字洪名,一一出口入耳,则此杂乱,自然随念寂静。自是一念而至十念,乃至念念不移,即教中所谓净念相继者也。念佛之人,须要信心恳切,正因凛然,重念死生轮转之可悲,深厌尘劳纷扰为可痛,举起一声佛名,直下更无异见,直至一心不乱,能所两忘,到家之说,不容再举,捷径之词,何劳挂齿,可谓证修行之神术,超方便之正途。(中峰大师)
◎觉明妙行菩萨告诉我们,叫我们老老实实一天到晚抓住这一句佛号:“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如果众生讲什么,好听不好听,你就一句阿弥陀佛,不管讲什么,你都是一句阿弥陀佛。善护口业,一句阿弥陀佛比什么都好啊。要想讲话,马上提起佛号,一句阿弥陀佛把话头打掉。(净空法师)
◎当妄心杂乱时,能起念念佛,一一出口入耳,自然随念寂静,此息妄要诀,愿即切实行持。而信为入门,愿为前导,亦缺一不可。(毛凌云居士)
◎“心念佛时,心即是佛”。心烦意躁一定要戒除,戒除的办法就是用持念佛号。(智谕法师)
◎当腿痛时,你至诚恳切,一心专注念佛,不感觉腿痛了,专想念佛,不想痛的地方,这叫身受心不受。一旦临命终时也能做到这一步,保证往生。(智谕法师)
◎若在病苦中,在烦恼中,能念这一句佛号,功德更大。因为“难能”,所以“可贵”。(黄念祖居士)
◎专念佛不念病,心中只有佛没有病,病就会好。世间人往往不能放下念病而专心念佛,殊不知念佛念到心清净自然健康快乐。(净空法师)
◎身体有病,吃什么药也没有用,念佛没事就好了,阿弥陀佛是无上医王,是灵丹妙药。不要太惜身,生病时不要去理它,这是一种考验,理了它就被考倒。遇到病痛时,更应体会出人生无常,难免生老病死苦,更应加倍努力修行。(广钦老和尚)
◎你如果“对病痛生苦受想”,那就不得了了,病魔就起劲地折磨你。如果心不住在病痛上,“你痛你就痛好了,没关系,无所谓。” 反而不觉得痛了。但你一起欢喜心:“咦,手不痛了。”这么一想,马上手又痛起来了。所以,痛苦的感觉终归还是大脑接受不接受的问题。只要我们心空无住,有病也会好的,纵然痛也不觉得痛苦。净土宗是这样讲的:“临命终时,身无病苦,心不颠倒,意不散乱”。身无病苦,就是不为病所苦,不一定一点病也不生。能在生病时不想着病,只管念佛,注意力集中在佛号上,感觉不到痛苦,那就是身无病苦,身受心不受。假如你平时很用功,有很深的功力,那就没有什么病不病、痛不痛了。“心能转物即如来”,若真能做到心空无住,病也能转,就像慈明禅师,用手一搬,因中风而歪了的嘴立即就正常了。功夫稍浅点,也能不为病所苦。因此我们要时时刻刻令心空净,假如我们心不空净,临终为病所逼,痛苦难过,心就不安了。我见过很多修净土的人,临命终时,嘱他说:“现在要努力念佛,这是关键时刻,你就要生西方了。关键时刻到了,赶快念佛吧。” 你猜他怎么说?他说:“哎哟!还念什么佛啊!我都快痛死了,难过得要命,念不出来了。” 他就是不念,因为他的心散乱了。我们现在用功念佛,是预备临命终时的一刹那时用的,能够在临命终时心不散乱,还这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绝对有把握了。大家好好用功吧!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元音老人)
◎(古人说:“药是治假病,真病无药医”,这一句话也许您听过。那么有真病怎么办呢?)弘一大师一生专门弘扬律宗,以戒为师,但是他修行完全是以念佛为主。有一次他病得很厉害,大家都劝他要请医生看病,吃药。他就写了两首偈语来教育大家,他自己也正是按这两首偈语做的。偈语很好,希望大家都要按照这个做,疾病来了,到时候就手忙脚乱,念阿弥陀佛不行了,去做“阳普佛”、拜忏等等,这是对念佛法门不了解,信心不够、认识不够造成的。弘一大师两首偈语就是回答当时劝他治病的人。偈曰:“阿弥陀佛,无上医王,舍此不求,是谓痴狂。” 阿弥陀佛是至高无上的医王,舍此不求,就是舍弃不求阿弥陀佛,便叫痴狂。痴是愚痴,愚痴不是没知识文化,而是没有真智慧不相信佛法,不相信宇宙人生的真理。狂是颠狂,颠是颠倒,看到一切事情都颠倒的。第二首偈是:“一句弥陀,阿伽陀药,舍此不服,是谓大错。” 一句阿弥陀佛是万病总持,这个药你都不吃,就是大错特错了,是自己误自己。这两首偈语很好,既是我们学佛人建立专念弥陀名号,就可以一生成就,可以帮助我们坚定信心,也是我们遇到疾病来了,应该按照这个对待疾病,处理问题。佛法就是拿来指导人生指导生活的,你平常念佛,一旦事情来了,你按世间的办法来处理,找大医院找名医,完全错误。我们大家都是学佛的,要坚信弘一大师的开示,并以此互相鼓励提醒,病来了念佛求生净土的信愿决不能动摇,不能一心寄托在药物上,那样就会手忙脚乱,贻误大事。弘一大师说,小病服药,大病不服药,意思是说,能治的病,可以用药物施治,如果是不治之症,可不必用药,这个开示值得我们去体会。人人都要遇到疾病,人人都要过生死关,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净空法师)
◎一个人临命终时,最要紧的是忍受病苦,身心安和,始终不失正念,这样必得往生。假使大家探看病人时,最要紧的是使病人身心安和不失正念,要尽量安慰他、开解他,根据经文,说西方的快乐要他听,不可悲伤哭泣,更不可妄谈世事亲情,使病人生贪恋伤怀的感慨。如果他无力出声念佛,也不可逼他出声,只要告诉他心中默念,要记住西方的方向,记住西方有阿弥陀佛就是了。弘一大师说,也不可勉强病人作吉祥卧,随他右胁也好,左胁也好,总之,不要恼乱他了,能使他安详地求生西方,那样,你真是他的救命恩人。所以身安心安和,正念现前,实是我们往生西方的要诀。有病不影响往生,而且是几乎每个人都必然经过的,不管多么痛苦,只要正念现前,往生是无疑的。要注意,身紧张心不要紧张,身循规蹈矩,心始终要轻松顺适。你的身体很累,心不要叫它累,你的身体很苦,心不要叫它苦。甚而言之,有病痛时,身体很痛,心也不要痛,一切环境不适应的时候,必须身受心不受。临终之人,身上病痛很重,不要惧怕,不要大哭大闹,自乱其心,否则,就要堕落了。你要叫它身受心不受,心要是不受自然安宁,因为安宁了,就不失正念,不失正念,就可解脱了。(智谕法师)
(说明:关于病、药和念佛求往生,以上七段应与“求生西方者……”四段和“临终开示”互相参看)
◎“格物”是断烦恼,“致知”是求智慧,要从断烦恼、求智慧做起。我们的烦恼习气不除,一切都没有指望了。“贪、嗔、痴、慢”四大烦恼,一定要断除,不能随顺。随顺烦恼,不但道业不能成就,世间事也不能成就。希望大家要认真思惟,细心提倡,忏悔改过自新,自度度他,才能成就真实功德。(净空法师)
◎断恶修善,积功累德,最重要是亲近善人,远离邪恶,这是自己修养进德之要。什么是邪恶?电视、报纸、杂志里的内容都是暴力色情、杀盗淫妄,我们要远离它。我已经有四十多年没看电视了,不看报纸,不看杂志,这是真实落实“远邪恶”。(净空法师)
◎我们凡夫业障深厚,从哪里看出来呢?从你的妄想、分别、执著,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的妄想、分别、执著不晓得要比古时候的人重多少倍,再加上我们的生活环境不好,外缘不好,外缘里面最不好的就是电视。你们哪一个不看电视?你天天看电视,你就被电视污染你的清净心,你看报纸、杂志,糟了啊,每一天受这些东西的熏习,你学佛怎么能学得成功?所以大家要认识,这妖魔鬼怪在哪里,电视、广播、杂志、报纸就是妖魔鬼怪,你对于这个东西喜欢得不得了,天天亲近它,你怎么能脱离这魔掌呢?所以诸位要想学佛,要想脱离六道超越生死轮回,真正有决心的话,这些东西要远离,家里面最好不要有电视,最好不要订报纸。我已很多年不看电视了,也不看报纸,人家问我,每天天下太平,没事啊,你说多自在,你们的事情乱七八糟,我没有事。你看我们同住在一个地球、一个社会,我天天没事,天下太平,你们天天多事,都乱哄哄的,这境界就完全不相同了。闲静从哪里来?第一尽量减少应酬,减少外缘,其次决定不看电视报纸,生活要随缘,要懂得闹中求静。(净空法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