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净土篇——般若篇18

来源: 发表人: 2023-06-24 浏览量:329
 ◎真正修行人隐居在城市,除了工作、生活方便之外,自己在家里修行就能成就。家里怎么样?家里头决定不能有电视,决定不能有报纸、杂志,这个东西统统拒绝。家里头供一个佛堂,除了工作之外,回来之后就进佛堂进修。最好连电话都没有,你才真清净。要有紧急事情要联系怎么办?电话可以装,平常怎么样?把电话线拿下来,就不通了。我有事情找人,我就把它插上,我用完之后就拔掉。没有电话,没有信件往来,每天不看报纸,没有电视,心定了,这叫增上缘。所以,无论是什么环境,真正肯修行,没有说是没办法,没有的,都有很好的方法。在城市里面居住跟住深山道场没有两样,一样成就。(净空法师)

  ◎唯求自利的人,不能往生。(弘一法师)

  ◎念佛好像念得挺好,成天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但他的想法、看法、做法与阿弥陀佛不相应,这样,念佛也不能往生。学佛,心要像佛,念要像佛,行也要像佛,这才叫学佛。不是只是口头上念佛了,其它一样都不像,那没有用处。(净空法师)

  ◎念佛人来生得人身的很少,生天的更少,往生的非常稀有,就应了李老师所讲的话,李炳南老居士从前常常跟我们讲:“一万个念佛人,真正会往生的只有一、两个。” 什么原因?古德所说:“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 好像是一个念佛的样子,心不是佛,行为不是佛。所以我常常提醒同修们,本师释迦牟尼佛给我们介绍,西方极乐世界那个地方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我们虽然念佛,是不是上善之人?念佛不是善人,怎么能往生?念佛还要上善。所以我们必须要能体会到佛在经教上告诉我们的,你看看《观无量寿佛经》上,韦提希夫人想往生极乐世界,求释迦牟尼佛教她怎么去。释迦牟尼佛在没有教她方法之前,先教她修“净业三福”。这是什么道理?先教她修善,先把善人这个条件拿到,然后再用这个方法,才能往生。修善有三条,三条只要做到一条,你就能往生。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我们有没有做到?如果这一条没有,念佛肯定不能往生,这一条有,念佛往生生凡圣同居土。第二条“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你要有这两条,这七句你都落实都做到了,你念佛往生生方便有余土。最后一条“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一条也做到了,你念佛生实报庄严土。佛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不具备这三个条件,不要说念佛不能往生,修任何一个法门都不能成就,因为这三条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三世诸佛修的法门不一样,我们就晓得不管修学哪一个法门,这三条是共同科目,像盖房子一样,不管盖多高,盖什么形式,这三条是地基,我们怎么能够疏忽?后面两条我们暂且莫论,前面这一条非做到不可,我们是不是真心孝顺父母?是不是真的尊师重道?佛法是师道,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导师,你心目当中没有老师,极乐世界怎能去得成?所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些道理我们想想就明白了。(净空法师)

  ◎“吃亏是福,占便宜是祸。”,这句话我们听得耳熟,为什么做不到?怕吃亏。我尊敬别人,别人不尊敬我,我爱护别人,别人讨厌我,我帮助别人,别人不帮助我,所以就不肯做,别人怎么对我,我也怎样对人,还是犯这个老毛病。因此,学儒的不守礼了,学佛的不持戒了,认为守礼、持戒处处吃亏、上当,好处便宜都让别人占去,所以虽然喜欢听圣人之道,却不敢奉行,结果就是李炳南老师常说的:“你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该怎么轮回,还是怎么轮回。” 而这个原因就是迷失自性太久,养成不善的习气太深,起心动念都是“我的利益”,没有想到别人的利益,所作所为都趋向损人利己,以为这样才能在世界上生存下去。“我要活,他就决定要死,他不死,我就活不成。” 这是严重的错误观念,对自己有严重的伤害,而无毫分利益。这些事情,古今中外的圣贤都说过,正所谓是“英雄所见,大略相同”,这是真实智慧。圣贤人告诉我们“因果通三世”,一个人在世间,想占别人一点便宜,这是错误的观念,如果认为“我吃了某人的亏”,也是错误的观念。为什么?我这一生占人的便宜,来生要还他,我这一生吃了亏,来生别人要补偿我,因果通三世,不是这一生就完了。所以,祖师大德教学人要有“前后眼”,就是你要能看到过去、未来,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知道因缘果报,就能开悟。古德常讲“吃亏是福”,这是真的,一点不假。吃亏的反面是占便宜,占便宜就是祸,我们果然明了占便宜是祸害,就决定不会有占人家便宜的念头。修行要从自己本身做起,第一要学“能吃亏,肯上当”,虽然吃亏上当,绝不糊涂,那是真实智慧与德行。人一点亏也不肯吃,一点不如意都不能忍,他还会有什么成就。肯依教奉行,放弃自私自利,不怕吃亏,不怕上当,这个人就是将来的圣人。别人不尊敬他,他能尊敬别人,别人不肯帮助他,他能帮助别人,甚至于帮助伤害过他的人,真正学菩萨,自己刻苦耐劳,希望众生得福,真正发心全心全力舍己为人,为一切众生完全义务服务,决定没有丝毫希求报偿的念头,这样的人具备作佛、作菩萨、作大圣人的基本条件。讲到修学,儒、佛都教人从自己本身做起。《坛经》云:“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只见自己过,不见世间过,那是真正修道人。换言之,只见别人过,不见自己过,不是修道人。但你也不要怪他,要反过来常常问自己。世间所有一切人,在修行人心目当中,没有过失,过失在自己。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中说:“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 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没有好坏,好坏在自己的心。我们以善心对待,一切都是善的、美好的;我们以烦恼心对待,一切都不善。凡夫起心动念都是别人不善,自己善,都是别人有毛病,自己一点毛病都没有,这是凡夫修行功夫不能得力的真正原因,功夫得力做不到,修行成果当然更没指望了。在生活方面,越简单越好,越节俭越好,帮助别人要厚道,要丰厚,对待自己一定要节俭,绝不浪费,常存此心就是积功累德。好处让别人去享,苦难自己承受,凡事随缘而不攀缘,随缘学问大,“恒顺众生,随喜功德”里面,有真正的智慧,有高度的善巧方便。(净空法师)

  ◎往生真正的条件,就是“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这就行了。诸位还要明了一个事实,十大愿王里的“随喜功德”,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不要以为他什么事都没有做,也许他修的是上辈往生。自己虽无力做功德,但是有心、有愿,看到别人做这功德,合掌欢喜,恭敬赞叹,等于自己在修功德。念佛的人有能力把阿弥陀佛多生多劫的功德转变成自己的功德,那么别人所修的功德,怎么不能把它转变成自己的功德?问题是你会不会修。佛法修行全在用心,三辈往生实际上都是用心,不善用心的就是下辈,善用心的就变成上辈。不善用心的,看到别人殊胜,他嫉妒、破坏,是把自己的功德破坏殆尽,不可能往生,这要记住。别人功德有没有损坏?丝毫没有损坏。一个人的福德,你有办法障碍它,破坏它,功德没有办法破坏,只有造成自己的罪业。(净空法师)

  ◎念佛不灵了,遇到魔障,佛号念不下去,不知道怎么办。什么原因?还是对于阿弥陀佛没有死心塌地地去信、去愿、去行。如果真的心愿德行跟阿弥陀佛相同,一切诸佛护念你,一切冤亲债主、妖魔鬼怪都尊敬你,都佩服你,都拥护你,怎么会来害你?这个道理我们要多想想,你就会想通。这是叫我们提高警觉。平常、现在的时候,我们精神体力都还不错,一定要知道断恶修善。古人讲得好,常常以责备别人的心来责备自己,以宽恕自己的心去宽恕别人,这样才能成就自己的德行。懂得宽恕别人,知道责备自己,改过自新,修善积德。有福不能享,一享福就迷惑。有福报给别人享,世间苦难的人很多,苦难的事很多,应当尽心尽力去帮助别人,欢喜修布施供养。只希求一桩事情,临终的时候没有病苦,临终的时候神智清楚,念佛往生,只求这一样,这一样最真实,除这一样都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实的,只有这一样是真实法,千万不能错过!(净空法师)

  ◎所以有意无意跟一切有情众生,包括动物,结了多少冤仇!唯一的方法,就是这一生当中真的万缘放下,一心念佛求生净土,亲近弥陀。往昔今生所有一切冤亲债主,等我到西方极乐世界成就之后,我再回头度你们成佛,真正来还愿、来报恩!从今而后,不再有恶念,不再有恶行,也不再有恶的言语,身语意三业纯善、纯净。世间人追求真、善、美、慧,尽善尽美,在西方极乐世界真正落实、真正实现了。(净空法师)

  ◎如何消除无量劫的业障?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对五欲六尘的贪念,业障就消了。怎样创造未来无量光明的前途?尽心尽力为一切众生服务,服务这里面就是布施供养。布施、供养是一桩事情,供养是最极真诚心、恭敬心来修布施,布施就变成供养了,这里面三种布施都具足,所以果报是圆满的。(净空法师)

  ◎布施就是放下,不但名闻利养要放下,五欲六尘要放下,更重要的是放下知见,放下一切错误的想法看法。修行什么?就是修清净心,要在极不清净处修清净心,这是真修行,在百般不能忍耐的地方,修忍辱,这是真修行。不能忍了,离开,讨厌这个地方,这不是修行。所有看不惯的人、事,都能看得惯了,这就是你修行成就了,你的心达到清净平等了。有这种功夫念佛,决定得生净土。只要信愿坚定,心地清净平等,临终一念十念,都决定得生。品位高下,不在念佛多少,而在功夫浅深。心愈清净愈平等,功夫愈高,往生品位就高。佛号念得愈多愈好,念佛的时候就不胡思乱想,所以念佛就是修戒、定、慧。(净空法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