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生念阿弥陀佛,以阿弥陀佛为本尊,临终往生时一定是阿弥陀佛来接引你。如果不是西方三圣,而是释迦、药师、地藏等佛菩萨来接引你,你千万不能跟去,那些都是妖魔鬼怪和你的冤家债主变现来引你去入恶道的,但是冤债妖鬼不敢变现成你所修的本尊。你遇到是其他佛菩萨来接引你时,不要动心,还是老老实实念阿弥陀佛,一直念到阿弥陀佛来或西方三圣全来,才能跟去。(净空法师)
◎散心是口里有佛,念佛,心里面或有或无这叫散乱。有的时候想佛,有的时候打妄想,想别的东西去了,这叫散心。散乱心是什么?口里有佛,心里头完全打妄想,那是一点效果都没有。这是把念佛的窍门给我们说出来了。信、愿、行都在这一句佛号里头,一句佛号具足这三个条件,这样念佛能往生。(净空法师)
◎“若当生”在这里不作将来讲,因净宗是圆赅八教的大宗,不是小乘,应该作“当下”,即现前讲。就是说念佛法门既可以今生修成往生,也可以当下不动脚步而生到西方,因心即土,土即心,只要你心清净一物不沾,烦恼消尽当下便是西方,不用死后往生。所以净宗大德说要确保能生西方,要现在能生西才行。(元音老人)
◎关于用功的误导: 一、念佛不消一心不乱。佛说念佛须专心致志,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彼佛现前。现在的导师说念佛不要一心不乱,只要散心念佛,即能生西,这真是害人。散心念佛果真能生西,那佛为什么教人念佛须一心不乱呢?大势至菩萨为什么教人念佛要“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呢?这“都摄六根”就是教人摄心在佛不可动一毫妄念呀。“净念相继”更难,这就是禅宗的悟后保任功夫,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现在就不多谈了。憨山大师说得更清楚:“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亦徒然。” 又说,念佛须如推重车上山,不可稍懈。根据佛、菩萨、祖师们的教导,可见现在导师的教导乃是误导,不可听信。 二、不消念佛,只要相信有西方极乐世界,也能生西。这比前说更为害人。净土宗的高妙就在信、愿、行三字。如真深信、切愿生西,为什么不行?且知净宗是寓高深之理于平易践履之中,于真实行处而暗合道妙,如光是口说而不行,能成功吗?切实的行才表示你有深信切愿,不行,所谓愿从何表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今一步不行,如何能到达目的地!?教人者其行——不消念佛,正是毁灭净土宗也,安可信哉? 三、往生西方很难,还是发愿往生边地疑城为好。这种见解更害人。往生西方是佛发愿接引众生旨的,你只要真心向往,愿去彼土,正是与佛的大愿吻合,如磁吸铁,毫无难处。况且极乐世界虽是佛因地修行的果报土,但也不离自性,我等众生的自性与佛无殊,既是自性土我等众生也有份,只要心地清净,往生即是回自己的家,又有什么难处!?那些往生边地疑城的人,上面已述,皆因信不真、愿不切所致,不是佛不准他们往生,派他们坐胎狱里的。我们明白了这点,对往生西方就毫无疑惧而欣然往生了。综上所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实无难处,只要我们真信切愿,忠实履行,无有不能往生的。尤其是下品下生,只要我们真切地认识到这娑婆世界是苦难的世界,一切色相皆是幻影,无有真实,不可得,不可求,从而一切放下,毫无沾染牵挂心中,常教空荡荡的,临终自然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至于要求上品上生,那就要进一步认识,纵是西方宝土也非真实,只不过是渡人的舟筏,一时的妙用,究竟也不可得。《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西方既有种种妙相,可见也是虚妄的了,但相虽虚妄而妙用不无,也不是断灭空,故往生有九品之别,那就看行人修功的深浅、悟道之高下而定了。心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空一如,既不着空,也不着有,妙有如如,即果地佛矣。(元音老人)
◎误解:(一)修来世:西方净土难生,念佛只有修修来世享福,不受贫穷苦难。这个误解在一般念佛人中普遍流传,害得修净土人大失信心,只想来世做人享福而丧失了往生西方成道了生死的慧命,真是冤枉者也。上面说过生西方上品上生是不易,但下品下生没什么困难,只要你真心相信,切愿往生,一心向往往生西方的好处,放下娑婆世界的一切事物、人情,真是万修万人去,没有一个留落下来的。所以我今天特别提出这个问题,劝大家清醒,不要听人瞎说而耽误了自己的前程。(二)怕念多:初心人念佛妄念不可能立刻停息,总是念起念落,纷飞不息。但念佛者往往误会自己根基不好,不堪修道,或者以为念佛反而妄念多不如不念,因而不修断送了自己的慧命,真太可惜。不知念佛时知道自己妄念在动正是好事,因为在不念佛忙乱时,心念乱动一点看不见,现在因为念佛,心比较静了才能看见妄念在动,这犹如从缝隙间照进的阳光中能看见屋内的灰尘一样,又如混水沉淀下来上面的水清时才能看见下面的沙泥一样。所以这是始觉慧光,得空的前兆,是大好的事,不须害怕念多,只要耐心地念下去,妄念就渐渐地由多而少而没有了。(元音老人)
◎修法当中的两条歧路:念佛修道有两条歧路不可不知,一是昏沉入睡,二是落入无记。(一)初心念佛总是妄念纷飞,名为掉举,渐渐功深定下来了又易昏沉入睡。昏沉入睡往往易和入定混淆使人搞不清楚,因为初入定者免不了有些若昏若睡的现象,不知者以为这是入睡了赶快警醒,因而破坏了定境,甚为可惜。现在把定和睡辨别一下,免犯错误。初入定者虽有些若昏若睡,但身体不倒,手印不散,佛号不断,此时应静静地保持不动;睡则身体倒,手印散,佛号断,此时应警觉,睁开双目,高声念佛,驱散睡魔,再慢慢摄心入定。 (二)落入无记。一心念佛,毫无所求的人不易落入无记。有些人念佛,压念不起,求迅速入定,往往易落无记。记谓无记,即沉空滞寂,毫无知觉,这与三昧大有区别。得念佛三昧,虽妄念消融,身心世界化空,但不是毫无知觉,而是了了灵知不昧,不可混为一谈,我们修念佛三昧应该知其所别。(元音老人)
◎世法与佛法不二:用功人还常易犯的毛病就是不知世法也就是佛法,佛法就是世法,而常常厌离工作,期入深山修空或整日坐在座上不动。殊不知这样坐下去,只是枯木禅,不得活用,将来顶多证得罗汉果,弄得不好还易落入无记,成为死水,不能成佛,也不能往生西方。因此我们用功念佛,须知一切世法均是佛法,尽管尽力去做不要执著,就是佛法。淘米烧饭、洗衣浆裳就是念佛,工作写文、设计构思无非念佛,这样做事念佛两不误,既不会引起别人的误解,说佛法是消极离世的,也不会堕入沉空滞寂的死水而落入土、木、金、石的误区死果。(元音老人)
◎追求三昧与不消三昧:念佛人常常有要三昧与不要三昧之争,要者极力追求,因而为致入魔,不要者往往易流入散心念佛,因妄念纷飞而不得生西。因此我们念佛只用一种平常心专一精切念去,不管它是否得三昧,起先虽有些妄念起伏,但久久功深,不求三昧,三昧自然现前。相反,不用功而追求三昧,非但不得三昧还要坠入歧途。(元音老人)
◎关于十念法:净土宗确是异方便,面面俱到地照顾,从此也显见佛和祖师们的用心良苦。对于学佛忙碌的人,无暇念佛修道,特开出十念法,仅在每晨面对佛像焚香、礼拜后念十口气佛,即算修完早课,于是大家都按此法修习,念十口气就算完毕。殊不知此十念法是教忙碌的人无暇用功打坐专念而致,用短时间,以气来摄心,使妄念不生而清净本心的妙法,当心清净下来后,即在行、住、坐、卧中念兹在兹地保持此清净心,而不是十念后,即可任意乱想或胡作非为的。所以在面对佛十念后,还须在四威仪中绵绵不断地念佛,千万不要以为十念即算完事。(元音老人)
◎只要稍事念佛即可生西:因为菩萨的慈悲和修法的简便,往往使人误会生西方只要马马虎虎念几声佛即可以了,不知生西是怎么生法,也不知佛来接引是怎么接法。永明延寿禅师在宗镜录里告诉我们:佛来接引,实无来去,所谓接引,犹如天上的月亮,月亮不动,而千江万水月影一时齐现,你向东走,他向西走,看起来月亮也跟着你向东向西,其实月亮也无向东向西,佛来接应也是这样,只要你心清净,即在你心中现起佛相,心不净,犹如一盆污水不能现月影一样,就不见佛来接,不能生西了。于此可知,能否生西,全靠心地清净,绝不是佛跑到我们跟前来,拉我们生到西方去。所以生西的不是我们这个臭皮囊,而是我们的清净心。因此要能生西必须用佛号把我们的污秽心——贪、嗔、痴洗刷清净了才行,而不是马马虎虎念几声佛即可以的。(元音老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