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很重要,世出世间法都在一个“缘”字,能够认识缘,一切法就不会有障碍,这是佛法常讲的“观机”。能够真正把“缘”字参透,世出世间法自然得到大自在。今天遇到一切不如意的人、事、物,都是自己过去世造的业果,所以要心平气和,逆来顺受。知道逆缘可怕,自己就要更警惕,不要再造恶业。如果不能忍受逆缘,起怨恨心,造的业就更深了,所以“忍让”很重要,什么都要能忍,什么都要能让。随缘消业,绝对不可以怨天尤人,否则冤冤相报,只有愈来愈惨烈。存心要仁厚,别人对我不好,自己还是保持清净、快乐,如果怨恨在心,将来一定有苦报。慈悲要有理性,觉而不迷,不是感情用事;清净心是随缘不攀缘,凡事顺其自然。心地清净,不管环境再复杂,也能看得清楚明白,心不清净,想看也会看错。所以清净心能生智慧,这是自性的本能,我们现在失去本能,是因为妄念很多、心散乱,如果心清净,有定力,六根能力自然就恢复。日常生活待人处世,能够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是“权智”,自己保持清净心,一尘不染,这是“实智”。我们不要以佛法的标准,去衡量所有的人,处处看不顺眼,这是大错特错,所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法”,离开世间法,就没有佛法可言。这些我们应该认真去学习。人生在世,不要跟人结冤仇,也不必刻意结善缘,佛教我们“广结法缘”。善缘好过头会变成恶缘,只有广结法缘,才是身心清净没有染著。儒家说“君子之交淡如水”,佛家讲“广结法缘”,都是提醒我们随时随地都要保持平等心,不要跟任何人好过头。(净空法师)
◎佛所讲法教我们利益众生,当然与自己的利益要相违背,我们在心理上要克服,现在人讲牺牲奉献,牺牲自己的利益,成全大众的利益,这是佛教导没有觉悟的众生。已经觉悟的人不需要再教导,他自己所思所作所为自然相应,与佛菩萨所说的相应。中国谚语常讲(这都是智慧的言语),“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这是化余怨的方法,是从自己本身做起,在自己日常生活当中做起,处事待人接物姿态要低,惹起麻烦的时候,都是贡高我慢,所谓是不能忍让。你只要能忍、能让,什么都化解了,再大的怨恨都化解,化解之后再见面,朋友了。对人,知道任何一个人都不是这一生,生生世世,不定在哪一世有缘又碰到一起,碰到一起,机缘也是不容易。我们晓得,人死了之后,轮回有六道,到底到哪一道去,各人造的业不一样,人道的寿命不长,其它任何一道,寿命都比人道长,要是走了不同的道,你想想看,什么时候又搞到一道聚会?非常难得。过去世的极大的冤家,我们这一生碰到也要珍惜,好不容易遇到,何必要两个作对,彼此两方面都痛苦?为什么不和解?我们互助合作,我们双方都快乐!所以你总要想通,我们现在一般人讲的,最怕的是钻牛角尖想不开,那就苦了,自己苦,也叫别人辛苦,这又何必!(净空法师)
◎佛教我们要舍争论,于人无争,于世无求,身心清净,这样过去生中的冤亲债主,对你也无可奈何。为什么?虽然过去生中有这些业因,这一生中没有缘,他也不会来报复。过去的冤家债主借理由啊,他才有报复的机会。这个理由就是缘,要把缘控制住,没有恶缘虽有恶因,也不受报。也就是说不给冤家债主抓到把柄。(净空法师)
◎所谓“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一切障碍都来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人与人之间,人与万物之间,都是因缘果报。缘里面有善缘、恶缘,所以当我们遇到恶缘现前时,晓得恶的果报是过去有恶缘,别人对我不高兴,有忤逆之事,一笑了之,知道这笔帐消了。假如我们嗔恚心再发起来呢?那好了,这笔帐又要加上了,不但消不了,麻烦还在后头。为什么不让它消掉?欠财的还钱,欠命的要偿命,冤冤相报,没完没了。只有真正觉悟的人,这心很清净,很平淡,善缘来了,也没欢喜心,恶缘来了,也没有嗔恨心,永远保持心地的清净和光明。心清净,对这事情的前因后果,就会看得清清楚楚,所以不能有嗔恚,不能有嫉妒。(净空法师)
◎缘起性空,一切法是因缘所变现出来的,缘无自性。因为他知道一切法无我,他就不执著了嘛,自自然然就能离相离念,那这个功德就大了,因为离相离念就能见性。(净空法师)
◎真正用功,功夫得力,就是将一切妄想分别执著去除,一切时一切处,对人对事对物,都保持清净心、平等心,这是真正会用功。对外面事情,一切随缘,学佛菩萨一样,里面一定要修清净心,修平等心,清净平等就是真心。知道万法皆如,了不可得,这是我们要放下的原因。我们明白事实真相,就是觉悟,就是看破。不将它放在心上,就放下了,我们随缘度日,生活就很幸福自在,没有忧虑牵挂。生活在世间,顺境也好、逆境也好,命中注定的,丝毫不能勉强。纵然遇到逆境,也很自在,因为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我自己造的,当然自己要受,不是别人造给我受的,而是自己造的自己受,顺境就顺受,逆境也顺受,就自在了。不怨天、不尤人,所以心安理得。心为什么安?理明白,事实真相清楚了,所以心永远是清净的,安就是清净平等的意思。这种功夫用深了,就会达到“不生法相”。观行,这是真正用功。诸位千万不要发生误会,用功是一天拜多少拜佛、念多少部经、念多少佛号,那是形式上的用功,不见得是真功夫。真功夫是在一切境缘之中修清净心,将一切妄想分别执著去除,这是真用功,是真实功夫。功夫用到相当的程度,一般人讲功夫到家,功夫纯熟,妄念就不生,起心动念,妄想执著不生了,于一切境界都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无为法是真的,有为法是假的,假里显示真的,离开假的也没有真的,有真才有假,在真假里做到不二,佛法修学的目的就达到了。永远向不二目标走,就对了,大乘经论教我们,不但是听经学教,日常生活都不离此原则。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这个原理要用在生活上,我们的心才清净,真是一尘不染。(净空法师)
◎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了相,人家来问:“法师,这个东西是什么?” 你一句话不说,像木头人一样,那不行。“这是张纸片”,不就又分别执著了?对,在分别里显示不分别。如何显示?你称它为纸片,我随顺你的说法,自己心里干干净净,确实没有执著,不会说这是一张纸片,这是什么颜色,确实没有,我这里是无为,与你们沟通时是有为。有为是执著,随执著而执著,随你的分别而分别,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我们相处皆大欢喜。众生迷,佛菩萨悟,迷悟可以处得很融洽,这就是在有为里显示出无为,决定没有计较、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在生活中做,在生活中改变我们的观念,没有改变生活方式,一切都照常,只改变观念。什么观念?往昔错误的观念,分别、计较、执著、贪嗔痴慢、是非人我,烦恼得不得了,现在念头改变,万法皆空,若无其事,做得更有精神,做得更好。整个佛法就在生活之中,任何一桩事都显示出究竟圆满的佛法。所有一切境界,包括自己的身体都是从心想生。你的身体健康不健康,问自己如何想法,时常想着身上有病,这人怎会健康?佛法的道理,从心想生!天天想病的人,当然会生病,愈想愈多。如何可令自己不生病?想佛,想菩萨。哪尊佛菩萨生病?想上半年一年,一身的毛病都没有,体质改变了,不要看医生,也不要吃药,将自己的观念改过来,问题就解决了,这是根本上的改变体质。最究竟圆满的,身也不想,这最高明。没有身了,知道这个身是刹那生灭的相续相,当体即空,了不可得,还有什么毛病?凡是缘起的,都没有自性,这种性是指体,都没有自体,体决定是空寂的。(净空法师)
◎真正修行功夫得力是一念回心,把轮回心转过来变成菩提心,叫真修行。平常我们造的轮回业,转过头来变成菩萨业。换句话说,我们在没学佛之前,过的是六道轮回生活,学佛之后,过的是诸佛菩萨的生活,那就对了。诸佛菩萨在境界里面有没有欢喜?诸佛菩萨在一切境界里面有没有懊恼?没有,决定没有。可是我们在经典上看到,诸佛菩萨示现的相,他也有欢喜、也有烦恼,那是什么?那是教化众生的手段,不是真的,正如永嘉所讲“分别亦非意”,他是表演,舞台上表演,演给舞台下面人看的,不是自己真的喜欢、真的烦恼,不是的。种种表演帮助众生觉悟,心里面确确实实一尘不染,确确实实外不着相,内不动心。念念示现这个身在世间为谁?为一切众生,决不是为我,决不是为我这个身,这是菩萨的思想、菩萨的行为,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所以我们要学佛,断尽一切烦恼,断尽一切习气,你得从这里去干。尽心尽力布施,褔报是究竟圆满的。(净空法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