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人是菩萨,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向他学习;恶人也是菩萨,也是我们的老师,我们要从反面警觉我们自己。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皆是善知识,那个敬是圆满的。乃至于妖魔鬼怪,我们对他的恭敬心也不能有一分缺减,他是众生,有佛性,早晚成佛,何况世间作恶之人呢?我们修圆满的性德,一切恭敬!这样心才清净。(净空法师)
◎过清净的生活。所谓知足常乐,世人不懂得,最简单的生活是最健康的生活,你心里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烦恼,常生欢喜心,每天生活所需一点点就够了,怎么不快乐。到这个境界,真正做到于人无争,于世无求。真正觉悟的人,必定是跟佛菩萨一样,舍己为人,广利众生,这就是道。(净空法师)
◎“少欲知足”。“欲”是欲望,无论对物质生活的需求,精神生活的,统统要减少,愈少愈好。古德庞居士给我们的教训,那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好事不如无事,这是庞居士留给我们的教训。古德常给我们讲:多事不如少事,少事不如无事。庞居士更深入一层:好事不如无事。这个心才真正清净,我们要做好事,做好事还是无事,这就对了。不是无事,我什么也不要做了,那就当自了汉了,那真的是小乘自了汉了。大乘菩萨是做而无做、无做而做。怎么说无做呢?心里没有事,一事无挂,一念不生,这是无事。怎么说做事呢?为大众服务尽心尽力,精进不懈,不懈怠为大众做事,心清净,手脚很勤快。心地清净,无做,手脚勤快在那里做,做跟无做是同时的,不是离开的。不是做的时候就做,不做的时候就不做,不是的。他做跟不做是一桩事情,不是两桩事情,我们要这样学法。少欲就是不取于相,知足就是不动心。(净空法师)
◎人的起心动念都为自己,为自己的名闻利养,这是迷,于是所作所为都是损人利己。而事实的真相是“损人决不利己”,要想利己,一定要利人,“利他”才是真正的“利己”,这是真理!现在几人懂这个道理?几人知道这个事实真相?还有一点大家疏忽的,是人心的污染绝不亚于自然生态污染。人心的污染是什么?贪嗔痴,佛称它“三毒”。儒家的教学与佛法的教学,总是教人“看破、放下”,将三毒烦恼降低,使它的成长缓慢。智慧高的人,不但防止贪嗔痴三毒的成长,且把三毒消灭,转三毒为三慧,把三毒烦恼转变成高度的智慧,这才真正达到佛法教学的目标。(净空法师)
◎“不为众魔之所得便”,用现在的话说,决定不给这些妖魔鬼怪把柄。“所得便”就是把柄被人家抓住啊!那个妖魔鬼怪就控制你了,你能够了解这个道理,你的心地清净,一尘不染,妖魔鬼怪对你一点儿办法都没有。哪些是妖魔鬼怪的把柄呢?就是名、闻、利、养、果、报,你要有这个念头,就被他抓住了,他就能控制你了。所以你好名、好利、好供养、好果报,就有把柄落在人家手上,就容易被人控制。如果你一无所好,他对你没办法了,对你就无可奈何了。只要你有这些妄想、有这些念头、有这些欲望,你就被魔控制住了。细细地去想,这个里头的意思无限的深广。“少于贪欲,无有嗔恚,亦不愚痴。” 这三句就是成就三善根,三善根是无贪、无嗔、无痴,可见得如果要贪著名、闻、利、养、果、报,三善根就没有了,那你天天增长的是贪、嗔、痴啊!上面是指三善根现前啊!“诸佛世尊之所忆念”,这是得诸佛护念,为什么呢?与诸佛心心相应,所以感得诸佛的护念。“非人守护”,非人是指鬼神,鬼神也保佑你。“无量诸天,加其威德。” 这一句是指天龙八部护法神,护法神保佑你啊!“眷属亲友,无能沮坏。” 你一个人修得好,你一家人也都沾光,你的家人眷属都得到你的利益、都享你的福报啊!“有所言说,人必信受。不为冤家,伺求其便。” 无始劫来跟一切众生结的怨很多,所以菩提道中有许许多多的障碍,是魔障啊!这些冤家债主不会饶过你的,但是你已经不贪著名、闻、利、养、果、报了,这冤家债主对你也无可奈何,也没有办法阻挠你了。“得无所畏,多诸快乐。” 这是我们常讲,法喜充满!“为诸智人,之所称叹”,真正有智慧的人看到你,对你赞叹。“善能说法,众人敬仰。” 你说的话,虽然是诸佛菩萨或者祖师大德所说的,但是你的心真诚、清净、平等、慈悲,借着别人的经本,这个自性往外流露,这叫“善说法”,叫听的人能够感动,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不是所谓“照本宣科”,那一种说法不能令人得利益。佛给我们说出二十条,这是自自然然得到的利益,绝不是有所希求的。可见得无希望心为众生说法,功德利益是无量无边啊!(净空法师)
◎佛在经上教我们远离五欲六尘,我们要真干,远离五欲六尘真的是享受,这不是假的。五欲六尘就是财色名食睡、色声香味触法,我们六根所对的这些境界。怎么个离法呢?在这个境界里决定不起贪嗔痴。财色名食睡,我们需不需要呢?需要,需要里头没有贪心,能得少量也就满足了,知足就常乐,你就会得大自在,你就会开真实的智慧。(净空法师)
◎佛说,决定不可有爱见之心。爱是我喜欢,见是我的主意、见解、想法、做法。如果用这种心态修行,你就有障碍,障碍你自己的真实智慧功德。佛又说,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一不是二。我们有爱见之心,就有分别、执著,分别、执著会障碍心性的无量智慧、德相。若离开爱见,心才能清净。(净空法师)
◎你们天天求智慧,不肯发心为一切众生,智慧从哪里来?怎么会现前?念念都是自私自利,这是大障碍,不但十法界你不能超越,六道都不能超越,不但六道不能超越,欲界都不能超越,你说你生活里头空间多小?你活得多辛苦!你活得多可怜!什么原因?坚固的我执,分别执著。我们生生世世无量劫来受这个害、吃这个亏,自己一定要晓得、一定要明白。放下分别执著,放下自私自利,你前途一片光明,大自在、大福德就现前。那是自性的流露,这里面有大福德、大吉祥、大圆满,只要你一念私心舍掉,你就全部得到了。诸佛菩萨得到,他没有私心,他没有私欲,我们凡夫得不到,就是被私欲障碍住。佛经里面常讲二障、三障,二障是烦恼障、所知障,烦恼障就是欲望,自私自利,所知障就是成见,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看法,所知障,这两种障碍障住你的性德不能现前,你说多可惜!(净空法师)
◎修行一定要修清净心、修平等觉,你就一切自然。有愿无求,愿生西方净土,这是愿,没有求。愿是真心,求是妄心,这里面的差别要懂得,愿是随缘,求是攀缘,愿跟求不一样。随顺自然成就,没有丝毫勉强,你就自在。如果天天求,希望赶快能成功,那不就累死了,苦死了,你这个负担多重。有愿无求是一丝毫负担都没有,众生有福,诸佛善神拥护,它自然就出现;众生没有福报,我们怎么勉强也搞不成功。佛家常说“佛氏门中,有求必应”,那个求是愿,愿是随缘,不是世间人那种求,那个求是攀缘。攀缘纵然成就,麻烦很多,它不是自然成的,它是很勉强成就,后面的后果一定不如意、不理想。我们从自古至今许许多多大德,他们示现度化众生的行谊之中可以看到,没有勉强。(净空法师)
◎所以真正想转过来,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起心动念想一切众生,你就转过来了。我们这个身得自于父母,是业报身,一转过来这就是示现的化身,决定没有生死,决定没有烦恼,决定没有人我是非,这是你真转过来了。真正转过来,他的生活、工作跟平常一样没有改变,心理改变了。以前是为自己,或者为家庭,或者为了团体,现在是为尽虚空、遍法界,与诸佛菩萨的示现没有区别,这就叫超凡入圣,这叫真正了生死、出三界,入佛菩萨的境界。我们学佛要能契入这个境界,才是圆满成就。要讲到用功的方法,实实在在讲就是看破、放下,真看破、真放下就行。(净空法师)
◎“般若无知”,无知是根本智。为什么说它无知?它不起作用,没有起作用。没有起作用,为什么又叫它做根本智?无知就是根本智,无知不是说没有智慧,如果看到经上讲“般若无知”,以为那是完全没有智慧,那你就错了,无知是真有智慧,智慧没有起作用,是这个意思。他对于万事万法性相、理事、因果,没有一样不清楚,没有一样不明了,可是他自己境界是如如不动,我们所谓是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在这个状态之下叫无知。当它起作用的时候,起作用,起什么作用?教化众生,答复众生的疑难,这时候展现出来的是“无所不知”,这叫全知,所以无所不知叫权智,就是佛法里面常讲的善巧方便。善巧方便是属于智慧的应用,应用的时候是无所不知,无所不知可见得就是无知的表现,《般若经》上这两句话,我们要明了,决定不能够误会。所以无知是自受用,无所不知是他受用。(净空法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