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临终时看见地狱,因自己念佛和大家助念,地狱消灭,得到往生,这是我的一个老朋友的弟弟的真实情况。我的这个朋友姓王,江苏有名的中医,也是一位很虔诚的佛教徒。他的弟弟是个阔公子,生活放荡,青年得病,临终时也是地狱相现了,十分恐怖,哀求他哥哥救助。哥哥说:“赶紧念佛。” 并请多人一齐助念。病人自己也念,他在母亲逝世时曾念过佛,这个时候,地狱都看见了,还能说不信?转眼那油锅里就是自己啦!想不想躲开?所以这时念佛那就是真诚了。弟弟念了一阵之后就说:“好了,地狱没有了,佛来接了。” 就走了。这就是二三十年之内的真事。
◎“乃至十念”,你多念当然更好,到临终有十念相继就可以往生。《宝王论》里说:“临终有一念都能往生。” 所以持名往生称为易行之法,其余的修行都是难行之法。唯有净土法门是横出三界,其余是竖出三界。例如,一个虫子长在竹子里头了,要从竹子里头出来,有两个办法:一个办法,在竹子里一节一节地咬,咬来咬去,出去了,这是竖出三界,咬很多节;净土法门是横出三界,横着咬,当然费点劲,竹子皮硬一点,但就在一个地方钉住,咬一个窟窿,就出来了,这是易行道。
◎“一得往生,横截生死”,就横着出了生死。咱们要出生死,顺着出来,得断尽了见惑、思惑。断了见惑,得小乘的初果。现在,说初果就很不容易了,见惑缠缚很深。第一个身见,错认身体是自己,对于身体很爱护,想维持这个身体,想修炼这个身体,都是身见。外道都是在身见里头,要怎么样延年益寿、长生不死,要怎么样保养圣胎,怎么炼丹,怎么通周天,都是你身体里的事,这全是身见。身见不破,见惑中的头一项就没破。第二是边见,要不就是有,要不就是无,要不就是正,要不就是邪,要不就是心,要不就是物,都落在一边。上帝是圣者,凡夫是上帝制造出来的,有圣有凡都落一边。我们佛教,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佛、众生这三者,是没有差别的,佛是最平等的。《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消除了对待,不落边见。尚有邪见,不同于佛的见,就是邪见。执劣为胜,总名见取见。制定的一些戒律、修炼方法,都跟佛教不合的,所要求的果实,也都是错误的,这种执取非理戒禁的见,叫做戒取见。以上有五种见惑,再有贪、嗔、痴、慢、疑五样,都属见惑。要把粗的,欲界的十种见惑都断了,才破见惑,得初果。把细的贪嗔痴慢,色界天、无色界天都断了,思惑才断。见惑、思惑都断了是漏尽(漏就是惑、疑惑),得漏尽通,出生死,到方便有余土,证阿罗汉,这才出生死,这是竖出。你想难不难?咱们这些贪嗔痴,大家自己想一想,敢说断哪?生气不生气?一句不好听的话,马上就分别了,买东西,刚排到我这儿,没有了,很遗憾,这就是贪嗔痴啊。买东西挑好的,正果老法师买东西坏的也要,他说我不要,就会留给别人,这就不是贪心了。但是说一切处贪嗔痴都没有了,很难做到。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就不是这样,是带惑往生,这些惑不需要你破,你只要真生正信,发了正愿,你还念佛,求生净土,就可以往生,往生就是出生死,这个就是最胜方便。
◎但能信愿持名,便生净土证三不退,这是方便。倘若没有这样的方便,众生就找不到一个能做得到的方法而得度脱,那么度生之愿都变成空说。所以“究竟”之果,就在这个“方便”之法上。蕅益大师赞叹持名这个法门是方便中的第一方便,这话很有份量啊!
◎所以,“不依佛力,功行难圆”。你不依靠佛的力量,如《大乘起信论》讲弱鸟缠枝,弱鸟只能在树枝子旁边飞,不能飞远;小孩不能离开母亲。所以我们众生就得依靠佛的力量,不能够乱跑乱飞,鸟乱飞,结果飞不回来了。所以要依靠佛,如婴儿靠母,如弱鸟缠枝,不要乱飞。所靠佛力,就是《大乘起信论》指引的,阿弥陀佛有“胜方便”,上面已讲,胜方便即依靠阿弥陀佛摄护行者,往生极乐,见佛闻法,亲承授记,净诸余习。阿弥陀佛给你授记,你无始劫以来的习气,都给你清净了;你发了大愿,普贤十大愿,大愿之王,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也是大愿王,这两个愿是一样的、同等的,你的愿王就圆满成就了,可以度一切众生成佛。这才是“一门超出妙庄严路”,从这一个门就超出了,就是胜妙的最庄严之路。
◎再有一个问题,就是说十方都有净土,此土也是净土,为什么释尊独劝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呢?这就显示出阿弥陀佛大愿王超胜独异的特点。十方与此界都有净土,但是不容易生。例如考大学,各校的录取标准不同,这个暑假有人考首都医科大学考了四百五十分没考上,可是四百五十分考其它大学就都可以考取了,首都医大要求四百九十分,它的录取分数高。又如《药师经》中说,若人念药师佛名号或《药师经》,药师如来在这些人临终时,派八大菩萨护送往生极乐世界,这也是要求的分数高,往生药师佛国土是不容易的。诸方净土若不是断了见惑思惑生不了,甚至需要在破无明后方能往生。但是阿弥陀佛那里,投考者能有一百五十分就都要,当然交白卷是不行的,一个学生考一百五十分,一般都能达到;而且一旦考进这个学校,便没有降班、没有开除,保证个个是博士,是大科学家,都大成功,保险你成功,这就是说个个成佛啊!所以阿弥陀佛是大愿王,他招收极广,教育极精,凡有来者,必定成功。所以这个学校我们要去。
◎这又有一个比方,咱们考大学,你高中毕业考大学,这是最正宗的,所以,念阿弥陀佛往生极乐,等于高中毕业考大学。修其它,你持咒、修密、参禅、念经,也都可以往生,这是什么呢?这是同等学历,没有高中毕业,你有同等学历,也可以报考,你也能考上。但是一个大学里头,班上问问,多少是高中毕业,多少是同等学历呢?当然是高中毕业生多。所以大家要百分数多,那就是念佛,但是不排除其它。有的人就绝对了,认为你不念佛就往生不了。一般是如此,你如果不上高中,你要具备高中生的同等学历,难啦。你要有智慧,你或者一边工作,一边还自修,还要无师自通,难!但不是不可以。
◎我常说你们修什么都可以呀!我从不劝人放弃他所修的本门,另换一个。但是我常劝:不管你修什么,你要求往生极乐世界,拿你的功德回向往生。如果不愿入弥陀大愿之海,要在这一生中出生死,我就可以说一句很大胆的话:“绝无希望”。
◎你们大家问问,为什么在这个世上你不念释迦牟尼佛,你念阿弥陀佛呢?“我们听师父的话,师父叫我们要念阿弥陀佛呀!” 师父没有说你们要念释迦牟尼佛呀!所以佛不会见怪,说你们为什么不念我而念阿弥陀佛?我们听佛的话,最要紧是依教奉行。
◎下一届的佛就是弥勒了,但他还没有就职,就是这样,只要等一等,这是一生补处。这一生补处,是怎么成为一生补处啊?“皆由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呀。十地菩萨都不离念佛,这一生补处菩萨也由于念佛呀,念的阿弥陀佛呀。所以,我们不能够把念佛看得很浅哪!这一种概念,我们必须把它端正过来!一生补处的菩萨,他之所以成为这个,都是由于念佛呀!底下我们要讲,文殊、普贤都在发愿,要往生净土啊。文殊是大智慧呀,七佛之师呀,他也要发愿往生,还有谁的智慧能超过文殊啊?都在求生净土啊!而且最下的下根也可以去啊!也就是说最严重的病人,得了绝症,病入膏肓,都可以治呀!最高的,像文殊、普贤也不屈才,他们也要去呀!什么法能够这么广泛,这么一切都不屈才,一切都可以救,兼顾这两头?当老师的最怕学生水平不齐。水平不齐,你讲低了,高的不爱听,讲高了,低的听不懂,老师不怕别的,就怕水平不齐。极乐世界,这个水平是最不齐了,都到了极点了嘛!但都能救度啊!所以不可思议啊!
◎以凡夫的生灭心要入诸法实相,唯有以念佛是最容易的。念佛之法即“事持达理持”,也就是说:你就这样去事念,相信有阿弥陀佛,相信有极乐世界,不想别的,就这么念,就是事持、事念,从这个事持便可以达到理持,也就变成了实相念佛!你虽然不懂金刚经,但是在你念的时候,不知不觉中你就合乎了“无住生心”这个无上的道妙,也可说是妙道了!当你念佛的时候,就把阿弥陀佛的所有功德全摄成你自己的功德,即你的凡心成佛心。所谓“密宗”就是把凡夫的“三业”(身、口、意造业叫做三业),使之顿然同于佛的“三密”(身、口、意)。念佛就是这个方法,使你的口业同于佛的“意密”。你“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就庄严了你的“意密”,你的“意业”同于佛的“意密”,这就是密宗的道理——即你的凡心成为佛心。若不是这样的妙行,不能得度!也只有这个方法你才能得度。现代人命浊呀!生命很短暂。尤其是在家的居士,社会上的事、家族中的事我们不能不管,也是我人菩萨道修行的一部分。净土宗的好处就在于不废世法而证佛法。世间法所应该做的事,我们也不要废除,还能证佛法。这句话最妙了:“不废世法而证佛法,不离佛法而行世法。” 没有离开佛法行世间法,你在炒菜时何尝不可以念佛,你在带孙子、拍孙子睡觉的时候何尝不可以念佛,而且对你的孙子有很大的加持,可谓一举两得。如果没有这个就不能得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