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自己忽然间可以念起佛来了,有的以为这就是到了无念而念,念而无念。这不是,这叫作不念自念,这还在前头呢。就是我没有想去念,自己就念起来,这是好现象,但不能这么去结合,就说我就到了“理一心”的境界了,那不是,那远远的不是!你这叫不念自念,念熟了,这也是好的现象。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很难,首先须达到念佛成片。我们要念到成片,少则十几句,多则三十句、五十句,再多你有一串、两串,这个里头心不跑动,自始至终都是南无阿弥陀佛,这就叫成片。自己的水平是什么,自己完全可以知道。
◎达到一点都不散乱做不到,先叫他成片。我不能整个不散乱,但我有几十句能成一片,在这几十句中没有杂念了,这都是真实用功人的情况。那天我碰到一个人,他说他自己要能找两句念得清净的都没有,我说你这是实话。可见不容易,所以应该咬定牙根,脚踏实地,先学成片。
◎你念了半天,你的效果表现在哪里?都等临死再检验,那就晚了。过去是不够,到临死才知道有什么用?落了个灰溜溜,灰溜溜就更坏,连勇猛劲都没了。所以要早知道,要早知道就早日改变这种情况,要把我们的主动性、积极性,早日发挥出来,常看看从念佛之后,到现在为止,自己的过失、习气都如何了,一点没变呢?还是有所减轻了?还有的人甚至是有所发展,添了毛病。所以要注意,这是我们真正的修持,真正要自觉觉他,发了大愿的人就不避讳这个问题,就时时要观照自己。所以,夏老师检点自己一身都是短。自己检点一下,我这一身都是短处,这样谦虚才不会错误估价,这才会精进。贪嗔痴很难对付,不可掉以轻心,不真实用一番功的人不知道。有人在用功过程中贪嗔痴会暴发,这仍是自然现象,不是出轨。有的人淫欲心猛增,脾气越来越别扭,有的越来越糊涂,这都要警惕,不能退缩,要坚持,要祈愿,要勤求佛力加被,一切不要怕,这一句佛号就是咱们数学上的无限大。总之,你真正依靠这句佛号,真正念得清净了,你任何的习气、任何贪嗔痴的毒都可以彻底消除,这个信心必须得有。
◎你,念佛的人,就为十方佛所护持,为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所摄受,同时你真实念佛,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派二十五个菩萨保护你,所以,真是真实信,在念佛的时候,你就受保护,不受魔扰啊。除非你自己内心里头,突然间业力发现,所以,还就怕有时候业力发动。一贯很好,业力它没有发动。他八识心田这个业力要是在某个时候突然间发动——所以,老师有这样一句话,就是“谨防业力发动”——忽然间,信的人他可变成不信了。因为它在你心田里头暗暗地工作,你不知道,它也不告诉你的,它一下发动出来了,是你这个业力发动啊!善根发动就好了,是吧?现在大家正是善根发动,是不是?你看看,你们这儿具体善根发动的样子,全家请佛像、建佛堂、来闻法,这都是善根发动。所以要趁热打铁啊!业力一定有啊!如果说没有业力,那就是他们说的“消业往生”了。不能!业力无穷无尽哪。带业往生,你不等它,不要等它发动,这个时候叫因缘成熟,往生之后消业去,不是在这个世界把业消了,否则就不可能了,难行道了。所以,要承认这个业力是无穷无尽,种种的东西都有,现在,就是要谨防它发动。目前,我们就是要善根发动,再发动,长,再长,一直到成佛!
◎现在我们有很多人,岂但不能同法相应,就是正确领会也极端困难。我们娑婆众生,极多的人没有达到六根清澈,心内有许多垢污。打个比喻,像是拿个杯子去舀甘露,但是你的杯子刚刚装过敌敌畏(一种剧毒杀虫剂)。用这个杯子,你喝甘露,喝了就会把你毒死,你杯子里有毒呀。所以要无垢,也就是先要消除贪嗔痴三毒啊!
◎清净,是身、口、意这三业——这一切都是业呀,不管善业、恶业,都是由身、口、意来造的嘛。这三种业,咱们所造这三种,不管是善是恶,是离开一切恶行,一切烦恼,一切垢污。这恶业当然要离啦,这善业,要知道还是没有离开烦恼啊。比方有人恋爱,牺牲性命要去保护他的爱人,这个是善业呀,但是它还是有垢污,它还是贪恋哪,所以不是清净。你这一切都离开了,离开了恶,离开了烦恼,离开了垢染,这就叫做清净。
◎着相就是众生,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要离四相,首先从我相入手。世间俗人的哲学:“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我相十分牢固,这样的人就不好办了,所以要破四相,首先破我,无我,四相就全瓦解了。所以经中又说:“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可见破四相先从破我起。我们不但不要自私自利,就是我的爱好,我的见解,我的什么什么,只要上面有“我”字,“我的”,都是我相,都应该首先破除。这就是《金刚经》给我们的极宝贵的启示。
◎“打破人我是非关,放下生平闲知见。” 有人我,就有是非,有是非,就有爱憎取舍,种种差别对待,无非妄自分别,于是烦恼万千,无人出得,所以叫做关。画地为牢,自身是始作俑者,诸恶源头只是一个我字,有我就有人,永无出身之路,故称为关。这些是非无可逃避,有人出家,谁知庙里这些是非何曾比庙外少?就说,哎呀,早知道这样咱们还不如不出家了。这个人我是非,不但在家人有,出家人也有。这个关哪,就是你不对我对,己是人非,是是非非,打不破就不能很好地修持。
◎众生就是迷惑。最初的迷惑就是见惑,见惑中头一件就是“身见”。所以有个练气功的人,去见明真长老,明真长老头一句话告诉他:“你要去身见。” 练气功的人都为身啊,修的是身,身体你怎么怎么样,什么脉通了,什么什么周天了,什么什么又头上出了小孩了,都是身啦!
◎不贪计身愿。愿文是:“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 大意是: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若起心动念,去贪求留恋、执著计较自己的色身,我就不成佛。这条愿正是破除身见的良药。身见是见惑的第一位。因为许多修行人是附法外道,名为佛教徒,可是有外道思想,他们有严重的身见,虽也念佛诵经,可是心中还是留恋自己的这个身,考虑这个身,老为这个身作打算,就是吃点什么,练点什么,研究种种的养身之术,如何把这个身体保养好、修炼好,或想肉身在世间多呆一会儿,最好是长生不老,或者修出新的身,成为金仙,这都是贪计自身,执著有一个我的身体,而贪著计较。《会疏》说,于自己的身体妄自执著,所以有爱、有憎、有违、有顺,就有这些分别。《往生论》说:若人老是供养恭敬自身心,障碍菩提心。老想保护这个身,换句话说,就是执我。大乘行人要破我,无我,贪计身心和无我是矛盾的。《金刚经》:“若人通达无我法者,是名菩萨。” 所以先要去人我,然后去法我。极乐世界人民都没有贪计自身的想念。
◎忍辱护念。《金刚经》中忍辱仙人,实是我们之良师,仙人是说法度众,反被诬蔑为调戏妇女,并用刀来节节肢解,可是仙人当时无人我等相,不生嗔恨。故知嗔毒之根在于我相,若无我相,还有谁会生气?所以生气者,只是为了它违反了我,污辱了我,冤屈了我,欺负了我,侵害了我,处处都是因为多了个我。若能无我,则一切烦恼,都除了根,便必然随之消灭了。正因为多了个我,于是处处有障碍。例如有人骂我是“蠢猪”,当他骂完了,这句骂人的话也当时消灭完了,何处还有这两个字的音声?“蠢猪”这句话本身就是肥皂泡(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他已骂完,于是这个肥皂泡已经消灭,可是自己不依不饶,还死抱着这个已灭的肥皂泡不放,大发脾气,真是加倍的愚痴。所以我们应在日常生活中,尽量秉着经中无我无人的开示,来待人接物,应付一切。例如有人骂我,请问骂人的人是谁?挨骂的人是谁?那句骂人的话是什么?实际上一切皆不可得,故云:“万法本闲,唯人自闹。” 何苦来自己要闹个不休,把心歇一歇不好吗?《首楞严经》云:“狂心不歇,歇即菩提。” 我们何尝不想歇心,但是歇不下来,所以要一心念佛,这是最好的歇心之法。古人云:“念佛功纯,妄想自然不起。” 那还有什么脾气可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