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经能不能达到这个不可思议?念经能。但是阿弥陀佛这个咒语是元音,这几个字它一个字可以分成很多字,分分分分分,它那个字里面自然就可以散发出一个经。就像种子一样,一个种子种下去可以发芽,发啊发就发出很多的各种各样的果,像小麦一样,这些果子就等于经,经的根就是这个种子。所以阿弥陀佛就有这么甚深的意义。还有,如果把经文缩起来,一个缩一个,一个缩一个,可以缩到一个阿弥陀佛佛号里面去。它一放开了,放放放,无限地放开,它的道理、意义讲出来就是一部经。这是声明法门,藏语里就有这个声明,它属于梵文,梵文的字就是这样的。有很多大德,敲一下,他能从这个声音里听出今天所有的事情,这个声音能告诉很多。因为我们的烦恼太粗了,我们听到的就那么一点点,细腻智慧的人来听那简直就是一个经文。这个道理从逻辑方面、从各方面都可以体会,你看科学家们用小小的一个什么仪器,就可以分辨出很多;同样,佛早就这样了。我们学声明法门就是这个道理,阿弥陀佛,为什么成为阿弥陀佛?是什么样的字构成这个阿弥陀佛?光是什么?无量到底是什么?这些一解释起来,不就成了经文吗?它浓缩起来不就是无量光佛吗?无量光佛这四个字是汉语,汉语没有这样分开的功效,没有声明这方面的东西。但声明这个法门它有,阿弥陀佛是元音,所以它能够分解,也能够浓缩。就像计算机似的,按一个键它就有很多很多的功能。这个佛号不能讲功能,它是这样的,念一个阿弥陀佛就包括了所有的这些经论。
人类可以通过仪器而看到部分的细微光,我们也可以体会那种彻底究竟脱离人类观念的光,也可以说完全脱离我们五根而存在的光。真正的光是什么?阿弥陀佛,也就是无限的光明。那种无限的光明脱离了我们的这种认识,因为它脱离了烦恼,没有了烦恼。我们的这些光没有我们就不存在了,比如我们对灯光很敏感,但有些生命认为这是黑暗。有的动物是这样的,它看不见,它没有接触外界的那个根。但是佛的光不需要依靠我们而存在,它脱离了概念、脱离了烦恼、脱离了分别,它不需要眼睛、意识再加上外境三者结合才能呈现,它不需要这个繁琐的过程,它是一种自现自明的、一体无二的光明。这种无二的光明我们体会不到到底是什么样子,但是我们知道它是没有烦恼的。
所以,我们心如光明一样透明,再加上念这样无量的佛号,那真是福报啊!我们说没有智慧,这就是智慧,我们怎么会没有智慧呢?我们知道有阿弥陀佛,这就是智慧,其它不需要什么。不懂得什么都无所谓,但你不能不懂得有阿弥陀佛。你知道了阿弥陀佛,你能说你没有智慧吗?你能说你没有福报吗?所以我们在这种状态下念佛,这才是真正的人生的最无上啊!除了这个以外,还有什么呢?释迦牟尼佛是国王,都出家了,我们想想他就明白了。我们知道有个阿弥陀佛,我们念诵阿弥陀佛,就已经足矣了。所以,太多的事情,太多的什么智慧,这些我们去研究和学习当然好,一切都是需要的,但是我们的目标是了生死,我们不是讲我们是净土宗、是念佛法门吗?既然是这样,我们就专注一门。
问:念佛号的时候,大声念、小声念、金刚念所得的效果怎么样?
答:那要看你的心态。如果你心里很烦恼,大声念也没有用;你心里清净,小声念、默念也都可以,全靠这个心态。你这个心清净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大声、小声和默念随你的意愿。这时候你分别大声念小声念,就破坏你的心了,我们要知道这也是分别啊。我刚才讲了,我们要知道这一切一切的前提是空啊。如果没有这个前提,你说阿弥陀佛需要你念阿弥陀佛吗?阿弥陀佛不需要你念阿弥陀佛的,是不是?念阿弥陀佛,这是一个方便法门。当然了这个法门来源于阿弥陀佛,它里面藏有方便、藏有智慧,所以不可思议。在此前提下你不要过分执著声音的大小,你说我太累我不想念了或我想默念,或者我今天很高兴我要大声地念,这都不对。在与阿弥陀佛相应的清净心状态下,你想大声念你就大声念,你想默念你就默念,不用太执著。比如你们这些人在一起可以大声念,但是你到公共场所也大声念就不对了,为了方便就要默念。是这样的。
……我们不是懂得一切法以心造吗?那你不要忘了,净土法门、密宗、禅宗都是以心造,跟心是有密切关系的。这些法门,根本就没办法区分它们,净土法门里面难道说没有明心见性吗?不可能啊,我们今天讲的就是明心见性的道理。脱离禅宗净土法门不存在了,但是脱离了净土宗禅宗也不存在了,还有一个如果脱离了净土宗密宗根本就不成立。这些跟我们的心都是一体的分不开的。所以我们要懂得,法门方面我们有所分别,但是这些法门都建立于一样的道理、一样的真理基础之上,这是哪个教派都一样的,如果不一样就不是佛法了……一切万物的真理是什么?一切都不是真实存在的,是空无自性的。这是最关键的,是我们佛教徒不能没有的最根本的智慧。如果像佛法以外别的宗教那样,他们认为那里有个什么实在的东西、我这么去做是实实在在的,那就叫做执著,他没有脱离烦恼和执著的范围,因为他把这一切万物看成实有了。对于我们佛教徒来讲,那就大错特错了。显宗看是这样,密宗看也是这样,佛教所有的教派看都是这样。我们不能执著,我们要知道佛教所有修法的前提在于空无自性的真理。
我们内心深处有一个我执,无论干什么,我们都有一个“我”的概念,你说话、做事情的时候它都存在。你要知道声音啊等等如此一切都是因缘和合、空无自性的,但它们也有真实性的存在(这一点我们一定要知道),这就是空无自性。就像对“我”这么执著的那个心一样,我们对一切万物都空无自性的思想有一个很深刻的概念,多好啊!这样我们就不会过分地执著了,就有可能脱离执著的这个圈子了,所以这也是念佛的基础和前提。如果不是这样,你执著于你的当下,你的当下是佛的净土吗?不是;你的当下就是阿弥陀佛吗?不是。你的当下不是究竟的,如果当下是好的、不变的、永恒的、真实的,那还成佛干什么?所以你念佛的当下这种状态它其实是空无自性的,念佛只是一个方法、一个修法而已,但是因果而言它是善的,是得到西方净土的唯一的法门,要这样认识。
居士:……我们这个小道场念佛真是难得,难得大家护念,难得法王来此开示,真是慈悲加持,我们用语言无法表达对法王的感激之情。阿弥陀佛!
法王:佛号不在情感上面,不用讲这些。
问:我家里两个屋,这屋孩子看电视,那屋也看电视,如果我把他们撵出去一个他就不愿意。怎么办呢?我就小点声念佛,还是念。
答:没事儿,你念你自己的,你就在里面修忍辱。他们在这里面修精进(看电视),你在里面修忍辱。真的没事的。
问:生活中难免存在烦恼和争执,如果我们学佛的这些弟子在有些事情上考虑家庭或自己的利益,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人身权利,这样属不属于执著?属不属于不尊重佛法?影响不影响修行?
答:肯定是执著,这毫无疑问的,然后当然是烦恼,分别就不用讲了,这就是分别。那该怎么办?谦让,这就是我们学佛人的本质,慈悲心是最根本的。你要知道你的这个心态是什么心?如果确信它是烦恼分别、贪嗔痴慢,你就要想到无私来源于佛教。但你无私不会什么都没有了,在这个人世间没有这样的。(居士)……比如你被冤枉了,别人骂你或者打你,这种情况下可能就控制不住要讲一些道理维护自己的权利或者利益,这算不算是执著呢?(法王)这方面有些道理也可以讲的,但……(另一居士插言)佛说以善报恶。(居士)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忍辱负重,我好像还做不到,我是修得还不到吗?(法王)其实这个问题你自己考虑得很清楚了。希望你能做得到,但你说你好像做不到,问题就在这里,慢慢修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