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众生是真正利益自己,自己得大自在啊!所以心量要大,量大福大,量小福就小。(净空法师)
◎知道众生同体,我们对众生有一份特别亲切之感,一切众生不是外人,是自己心性所变之物,同体,因为同体,慈悲心就生出来。清净平等是从当体即空生的,大慈悲心是从同体上生的,“则不知不觉,我执自然化去”,能常常这样观照,我执、法执不必刻意去断,自自然然就化掉了,所以这是大而化之。(净空法师)
◎僧曰:“我今告汝,汝当谛听。汝今朝之身乃过去善恶妄念二因合成,非汝法身也。汝之法身,即如来之体,本来空寂。今朝此身皆过去作善作恶所种之因结聚之果所现之身,故此身名为业果报身,一切善恶诸业皆以此身而受报。善恶业之轻重不同,报应于六道轮回之种类亦不同,故有富贵贫贱之不同。作善者,受轻业;作恶者,受重业。轻业距佛果近,重业距佛果远。作善事之上品人报应结果升天堂成仙人,天堂一切乃善果享受。作恶事之下品人,报应结果入地狱成饿鬼,地狱一切乃恶果享受。作善之人种善因故结善果,作恶之人种恶因故结恶果。此二因皆起于善恶二种妄念。菩萨观今朝之身如梦幻泡影、如露、如电,长住如来体性,不随善恶二因所转,故不结二果,脱离轮回。菩萨慈悲众生,无灾、无难、无有业障,发普度众生之心,成就方能普度,故结成就之果。菩萨不断慈悲普度心,为度众生故。”(僧题和尚)
◎我们修学大乘,目标在如何能会相归性。“性”是一,“相”是森罗万象,很多。怎样能将“多”归成“一”?一就是性,心性。“会相归性”,就是在相上见性,只要不着相,相原来就是性。所以,只要一切都不分别、不执著,哪一法不是真性,哪一法不是实相?由此可知,我们在相上见不到性,就是因为着相,执著法相、分别法相,错在此。因此从性上讲,没有生,没有不生,生与不生说不上,所有一切相对待的都说不上,这才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凡是说得出的,都是相对的,离开相对,怎么说法?不但不能说,也不能想,一想,想的对面有个无想,就是相对的法,想与无想都没有,才能见到性,才能见到实相。事上虽然认真努力不疲不倦地做,而心里若无其事,根本就没有想这回事。我们学佛,就学这一点,可是我们学不来,因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总是起心动念,不可能心里若无其事,还认真努力将事都做好,我们很难想象得到。这种境界要慢慢学习,就在日常生活中,穿衣、吃饭、工作、处世、待人、接物,从这些地方学习。天天要穿衣服,天天要吃饭,学不着相,学若无其事,这才是真正的本事,这是清净。若四相具足,我、人、众生、寿者,则心不清净。自己若无其事,这是清净。“但蓦直如法行去”,一直这样做,不要起心动念,不要有妄想执著,就对了。“是人心中初不自以为信成就,初不自以为心清净”。这是真正修行人的心态,真清净。(净空法师)
◎“义在言外”。佛每用一个名词,皆是启发我们的悟性。分别执著的具体显现,就是“成见”,心里有成见,已经有个标准,有个框框在,不合适的,他不接受,这就没有法子。不但听经、看经如此,在生活上、工作上,一切活动里,都要懂得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离心缘相”就决定没有成见,心地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地接受,这才能触动悟门,让人真的开解领悟。一有成见就不行,特别是大乘佛法,最忌讳的就是这一点。闻一知十,举一反三,就得受用。可以从这一面体会那一面,就是不着相,透彻了。(净空法师)
◎佛是教我们断烦恼、开智能,而念念都有“我”,这是烦恼、生死以及一切病痛的根源。如果能将我看淡,日子就过得很幸福,就会很快乐。必须对佛法真正深入的人才能懂得,才同意佛这种说法,肯定佛讲的道理确实没错。(净空法师)
◎我们都把身体当作“我”,我从哪里来的?父母所生的。父母真能生吗?父母如果真的能生,喜欢生多少就可以生多少,那才是能生。为什么有的人结婚一辈子不生小孩?反之,有些人不要小孩,偏偏生一大堆?仔细想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父母并不能生,父母只是缘,另外有因,“因”遇到“缘”就结“果”。(净空法师)
◎相随心转,修清净心转业力,我们身体的病痛是业报,业消了,病也就没有了。病、老、死都是业报,业转过来,人就不老、不病、不死。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我们相信佛的话。拿治病的钱多做一点好事,多做一点功德,非常之好。人心清净了,相就清净,身就清净,不会有病痛。有病是业障,要忏悔业障,业消时,什么病都没有,相貌变庄严,身体体质也改变了。修慈悲心,相貌就好看、就慈悲;修清净心,相貌就清净,身体也清净。这真正懂得养生之道,将来不生病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净空法师)
◎不要想自己,想自己没有好处,人常想自己,就将自己想老、想病、想死了。念念想光大佛法,念念想利益众生,念念想别人,没有自己了,谁老、谁病、谁死?都没有!因为有我,才有生老病死;没有我,生老病死谁去承担?这是《金刚经》上讲的,四相空了,生老病死就没有了,六道轮回也没有了,这是彻底解决的办法。起心动念都想到自己,这是偏见,是执著,不是智慧。(净空法师)
◎要想到人有生当然就有死,不必怕死。死了以后什么都带不去,来的时候没有带一样东西来,死的时候一样都带不去,你真正了解这个道理,真正参透了,你现在这个心就清净了。(净空法师)
◎一切法,包括身体,都是变化的,都是无常的,梦幻泡影。不执著,什么事都没有了。
◎佛所有一切法是破执著。“一切法当体即空”,连自己的身相也是“当体即空,了不可得”,这个观念的好处很多,最起码能不生病。“当体即空”,病在哪里?没有病。另一个好处是年轻,纵然功夫不够,也不容易衰老。忧、悲、老、病、死皆因有“我”这个错误观念,认为外面东西都是实在的,才惹的麻烦。若真能放下,忧、悲、老、病、死皆没了,真有好处。不仅生活在此,生活在尽虚空遍法界皆得自在,无不自在!(净空法师)
◎“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人要是真正了解真相,活得多么自在、多么快乐。没有得失心,今天赚了很多钱,也不会欢喜,是假的,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今天赔了钱,被人骗了一大笔,笑一笑,也是假的,没事。这怎么不开心,怎么不快乐!所以人就不会老。若天天患得患失,忧心忡忡,忧能使人老。没有忧虑,人就不会老。若想得太多,忧虑太多,不但使人老,还会带来许多疾病。心地清净,不但人不老,也不生病,多快乐。得失与我根本不相干,要做到这一点,不是勉强叫你做,事实如此。若说有关系,是自己错解了,不是事实。确实是缘生之法,当体即空,了不可得,这与事实真相就相应,相应就自在,就无障碍,“断妄念而舍生死根本”。(净空法师)
◎“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老、病、死这些东西从哪里来的?都是因为“我”才有的,我老了,我病了,我要死了,因为“我”才有这些东西,才有这一大堆的问题。“我”都没有了,这些东西全都落空了,全都没有了。转变在一念之间,问题在你会不会转,你明不明白这个道理,知道不知道这些事实,搞明白了,搞清楚了,自己就会转了,就大自在了。(净空法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