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心性就是真心本性

来源: 发表人: 2023-06-26 浏览量:1011

◎“观照须观吾人之心性”,须是必须,“所谓消归自性”,这样才得受用。心性是什么呢?“真心”,心性就是真心本性,要观这个,你才会受用。为什么呢?这是根源,好像我们看一棵树,要看树根,再大的树都是从根长出来的。你将问题的根找到了,整个问题都解决了,你若枝枝叶叶上去观照,麻烦可大了,时间就太长,费的功夫太多,很难收到效果,所以无论是禅宗,是教下,修行都是教你从心性上观照。从心性上观照也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可是目的是一样的,譬如我们念佛求清净心,清净心就是心性,用这句阿弥陀佛将清净心念出来,就见性了,所以念佛就是观照。目标要正确,《金刚经》任何一句经文,都可以拿来观照自己的心性。刚才讲这个方法,依旧可以用心意识常常思惟,譬如经上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就观照这一句,当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时,眼见色,耳闻声,一动心,动了贪爱的心,立刻提起“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来观照,不贪爱了,动了嗔恚心,“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也不嗔恚了。时时刻刻将心拉平,这是功夫,保持你的清净平等,不要被外面境界所动,因为晓得一切相是虚妄的,就不必计较,不用分别,心自然就平静下来。像这些句子,随便拈一句来观照,你就用这个功夫,这是功夫,是用功,这才是修行,思想行为错了,将它修正过来,是“修行”。我们成天打妄想,这是过失,用这个方法将妄想去掉,使心恢复到平静,这样修行就是“消归自性”,也就是说真消归自性,我们才得到真实的受用,也就是说得到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这心起作用,就得受用了。(净空法师)

  ◎“观一切法,如梦如幻是也。常作此观,执情自遣。此是破一切凡情之总观、要观,万不可须臾离者”。“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金刚经》的中心。“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每天都应该多念几遍这首偈,知道一切法真的是梦、幻、泡、影、露、电。人生的真相是“梦幻泡影”,时常这样想,我们的妄想、分别、执著自然就淡薄了。(净空法师)

  ◎佛所说的法,字字句句都是圆融、圆满的。讲事,其中含有很深的理,理若不透彻,经怎能令人相信;说理,理中有事,理中若没有事,理就落空了,就变成谈玄说妙,无济于事。理中有事,事中有理,才能看出味道。说性,性里有修,性修不二,理事一如。明白道理事实,再回头落实在日常生活中,就真正得到自在圆满。所谓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这是离相,妄想分别执著皆舍弃,剩下一片清净心,清净自性就现前,在穿衣吃饭、处世待人接物之间,时时刻刻,在在处处,自性都现前。我们的自性为什么不现前?在生活上,任何环境,点点滴滴都执著,用的是分别、妄想、执著。合自己的意思,生欢喜心,欢喜也是烦恼,因为动心了,不如意的,生嗔恚心,看到别人比自己好,生嫉妒心,这就是障,将清净自性障住了。障不是从外面来的,而是从自己无量劫来的烦恼习气生出的。“在缠法身”,我们虽有法身,但不能现前,因为烦恼习气障碍自性,所以清净自性不能现前。(净空法师)

  ◎我们欠的命债、钱债,生生世世不知与多少人结冤仇。存好心做好事,哪能一帆风顺?释迦牟尼佛也无法做得一帆风顺。这就是说明,无量劫来自己的冤亲债主不晓得有多少。如何消业障?凡是人家来找麻烦的,都合掌“阿弥陀佛”,因为这一笔就勾销了。如果心里不服气,还有怨恨心,不但没消掉,又加上一点利息,这事很麻烦。所以,学佛要有智慧,要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我们时时消业障,不再造业障就好。有一位同修说他很烦恼,他念《无量寿经》,念了不少遍,可是日子不好过,人家还骂他、侮辱他。他为什么那么难过?着了名字相,每一句骂他的话,都听进去了,都放在心上,好难过。如果真正懂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他骂他的,骂几个钟点,骂累了,我一句也没听进去,不就什么事都没有?功夫不得力,经、佛都是白念了,真正功夫得力,没有这种现象。着相,就苦恼!心里一切执著、忧虑、牵挂,都放下,都没有,心缘相就离了,这事必须离相自证,别人帮不上忙。诸佛如来大慈大悲,也无法帮忙,一定要自己离、自己证,佛只能教我们方法,将理论讲清楚,要自己去做,佛能加持、保佑、帮忙我们的,就是这些。自己的生活,从早到晚,穿衣吃饭、工作应酬、迎宾接客,念念都与无实无虚相应,不住相,认真做,就是诸佛菩萨的生活,所过的日子完全是金刚般若智慧,这就是全性起修。诸佛如来不是不保佑我们,问题是自己肯不肯接受佛力的加持。果然信心不逆,三心齐发,一切诸佛如来都保佑,自己就接受到了,如果做不到,怎么求佛菩萨加持保佑,也是枉然。(净空法师)

  ◎世出世间法,都在一个“缘”字,缘分不具足,什么事都不能成就。(净空法师)

  ◎“相”是假的,缘聚相就生,缘散相就灭。缘聚则现相,缘散了,相就消失。一切相没有生灭,只是因缘聚散而已,这是事实真相。般若经常说的“诸法实相”,一切法的真实相,乃是缘聚缘散而已,没有真实。“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诸佛菩萨在一切事相里面,能够自在地受用,他没有执著,所以他只有快乐,没有烦恼。连自己身体都得不到,何况身外之物呢?这是真实的。外面这个身体是四大五蕴,缘聚现相,这要懂得缘聚现相,缘散相灭。人有没有生死?人没有生死。没有生死很快乐,因为人都贪生怕死,所以世尊说这个道理。缘聚缘散,聚散无常,如果“见诸相非相”,你见性了,见性就叫见如来。把金比喻做性,器比喻做相,着相的人不见性。假定叫你拿一百两黄金来,你说:没有,我有项链、手镯,就是没有黄金。这就是着相了嘛!着了相就忘了性。相是性之相,性是相之性,相千变万化,它的性不变。怎么成佛呢?离一切相就成佛了,就是此地讲的不住、无住。(净空法师)

  ◎缘该了的,譬如你遇到讨债的,要还他。我们现前借人家的钱,当然到时要还他。有些债是前世的、过去生的,我们不知道,钱无缘无故被人拿走,或者被人骗去,或者在某种环境之下被人家抢取了,我们拿不回来,都有缘故。即使小偷将你的财物偷去,也是缘。为何他不偷隔壁的而偷你的?你要晓得,隔壁那个人前世不欠他债,所以不会去偷他的,而来偷我的。不学佛不知道,学了佛才晓得,这笔帐了了,他偷去算了,不必报案,帐到这里就结了,这样好。要真正懂得,不懂不行!总而言之,不是我欠他的,就是他欠我的。我没有欠他,他偷去了,他来生欠我的,我也一笔勾销,我不要了,来生我到极乐世界作佛。这是说明“缘应了者,得机便了”,“不与纠缠”。一纠缠就没完没了,麻烦才大!生生世世纠缠,这是愚痴,不是智能。智能的人一刀两断,再不搞这个麻烦事。(净空法师)

  ◎人与人相聚都是缘,这一生当中偶而见一次面,也是缘分,何况能够到一个家庭变成一家人,缘分就更深了。缘是多生多世结的,不是偶然的。缘很复杂,佛告诉我们,世间众生,父子夫妇四种缘,当然缘很复杂,把它归纳起来,不外乎四大类,没有这四类的缘,就不会结成一家人。这四种缘是什么呢?第一种是报恩的,过去生中有善缘、欢喜缘,这当然是最好的,所以孝子贤孙是报恩来的。第二种是报怨来的,过去的冤家债主来了,我们常讲的败家子,小孩将来长大了,搞得家破人亡,报怨来的。这都是事实,我们晓得。第三种是讨债的,讨债鬼,那就看父母欠他多少,欠的少,讨几年就讨完了。讨债鬼的小孩,一般都生得非常可爱,为什么呢?人家才肯还啊,还完了,他就走了。如果欠得多,大概要念到大学,那花了不少钱供养他。第四种是还债的,还债是儿女欠父母,那也看欠多少,欠得多呢,对父母生活会供养得很周到,欠得少呢,大概就是叫你不挨饿、不挨冻就可以了,恭敬你一点点就行了,没有孝敬心,对父母不尊重,只是在物质生活上把你照顾到,那叫做“还债的”。有这四种缘,这才变成一家人。缘若是疏些,就是家庭的亲戚朋友。世间就是这么一回事情,所以不要把它当真啊,当真你就苦了,就有得受了,而且要造很重的业,一定要看清楚、看明白。善缘当然好,恶缘来了,总归是要报的,所谓是“欠命还命,欠钱还钱”,这是不能不酬偿的,既然来了。但是后天的教育能够补偿,教育是真正能叫他明白此一道理,纵然过去世有怨,怨能够化解。实在讲,没有不能化解的冤仇,所以教育就是帮助我们化解,把恶缘化成善缘。化世间恩怨之缘变成法缘,这是最殊胜的了。(净空法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