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真实,“法绝情亡为真实”。如果在一切法,世出世间一切法,不生妄想分别执著,这叫真实。真实慧实际上就是清净心,清净心是真实慧之体,真实慧是清净心的作用,也可以说真实慧是清净心之体,清净心是真实慧的受用,体用是一不是二。净宗的修行着重清净心,清净心现前,真实慧就现前。心净则佛土净,我们不能不晓得。一切众生都有心,佛讲得很好,“心生则种种法生”。《华严》跟我们讲:世出世间依正庄严,“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识是心的作用,心起作用叫识。心是体,识是作用,虚空法界是这么来的。心识是能现能变,依正庄严是所现所变,能现能变是真的,所现所变是虚妄的,梦幻泡影,不是真实。凡夫之人迷失了心性,把假的当作真的,所变的这些幻相以为是真的,在这里面起妄想分别执著,从妄想分别执著里面,生起是非人我、贪嗔痴慢,无端造作无量罪业,于是这个外面境界、这个幻相就产生变化了,变成了地狱、饿鬼、畜生,变这种相。相随心转,三恶道的相,是从心想变出来的,三善道的相,也是从心想变出来的,你心里面想善就变善,心想恶就变恶,心想净就变清净法界,心里面染污就变污染的境界,这才是事实真相。(净空法师)
◎用感恩的心来调心,欢喜心调心,大慈悲心调心,人怎么会生病?身体每个结晶都是美好的。不能有一点点恶念,有一点恶念,就晓得那个结晶是不好的,那就是病源。佛法里面讲病毒,人的病毒是什么?贪嗔痴叫三毒,你里头有病毒,有严重病毒,外头有诱惑,内外交感,你人怎么会不生病!所以我们学佛,头一个把贪嗔痴拔掉,让自己永远不生病,让自己的身体一切都恢复正常,正常的最健康的,要懂得这个道理。原理、原则佛经里头讲得太透彻、太清楚、太明白了,我们学佛能得到真正的利益。生活、工作一切随缘而不攀缘,随缘就很自在。攀缘,我要想怎样怎样,这攀缘。不去想这些,一切随顺,这边很好,那边也很好,样样都好,没有一样不好。(净空法师)
◎自己能转境界,转境界的道理,佛在经上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的心清净、心善良,所现一切法没有一样不善,所以境随心转。你要去算命看相、看风水,你就受制于别人,就是说被外面境界控制你,你自己做不了主,这个人很可怜!自己做主宰,我能够转变山河大地,我能转境界,而不是境界转我。所以,一切现象,叫一真法界,这是我刚才提出来的。有情跟无情差别在此地,无情不是没有觉知,不是没有灵性。无情无什么?你要搞清楚,它没有妄想、分别、执著,情就是妄想分别执著。所以,一切万事万物都在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为什么搞成这么坏?是你有情把它变坏的,你们想想看这个道理,是不是?如果我们也做到无情,妄想分别执著、七情五欲都摆脱了,那跟佛菩萨没有两样。无情,把情变成智慧,情跟智是一桩事情。我们今天就是不能把情转变成智,而是怎么样?把自己自性里头本具的般若智慧变成了情,变成贪嗔痴,变成七情五欲,六道凡夫坏就坏在这里。(净空法师)
◎布施有外财布施,外财是身外之物,我们能够舍弃,帮助社会一切大众。外财之外还有内财,内财就是头目脑髓,今天讲捐赠器官,内财布施,这个都是佛法里头所说的。可是这个施是有条件的,不是无条件的。对凡夫来讲,舍外财比较容易,舍内财难。佛对什么人说的?对菩萨讲的,菩萨已经成就相当的定慧了。所谓慧,他已经看破了,知道这个身体不是我,这个身体是假的,可以送给人,身体,整个身体可以送给人,身体里头零零碎碎的,也可以送给人,他有这个智慧,他有定力。也就是说,把这个器官割下来,他受得了,他如如不动。你们在《金刚经》上看到,歌利王割截身体,那是把这个身体用小刀一片一片割下来,菩萨,就是忍辱仙人,不动心,没有一丝毫感觉到痛苦的心,没有一丝毫感觉到怨恨的心,这个心,忍辱仙人的心。换一句话说,我们如果发心捐赠器官,说老实话,也许你的功夫比我高,你可以做得到,我想想,我做不到,做不到,就不能勉强做,勉强做,坏事!那么佛讲,人断了气之后,通常是八个小时到十二个小时,神识没有离开,所以助念这种常识,现在在台湾,已经相当普遍了。助念里头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八个小时到十二小时之内,这个临终的亡人,决定不能碰他,你要碰他,他神识没有离开,他感觉到非常痛苦,会生嗔恨心。不但他的身体不能碰他,他睡的那个床,我们这个衣服都不要碰床,他感觉这样的敏锐。如果佛说的话,这个事情是真的,那我们就要警惕了,我们能不能承受得了?发心容易,说大话容易,事实摆在面前,你能不能受得了?如果想一想,实在受不了,那我就不要冒险,我就不要充面子好看,我没有这个能力。因为这是关键的时刻,就是关系到你来生往哪里去,这个时候,一念嗔恚心生起来了,一念后悔心生起来了,就要堕三恶道。堕三恶道,那个时间就太长太长了,那是无量苦。这个帐,自己要好好盘算盘算。(净空法师)
◎我们久远劫中,在六道里迷而不觉,邪而不正,染而不净,纵然受三皈依,如果没有人时时刻刻在提醒你,我们的恶习气太重太重了,幸亏有住持三宝时时刻刻在提醒我们,我们对这三宝怎能不恭敬?这是三宝对我们真实的利益,时时刻刻在提醒我们,让我们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是这么个意思。孝亲、尊师、重道,这是起步,一直到圆满菩提,我们觉、正、净才圆满,所以修觉正净是从孝亲、尊师、重道开始,这是诸位必须要晓得的。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为,把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就是修行,我们对这个内容实质要清楚,千万不要误会,以为修行是每天要念多少经、念多少佛、拜多少佛,那是样子,那是形式。如果每天《无量寿经》念十部、念十万声佛号、拜三千拜佛,还是打妄想,还是不孝父母、不敬师长,那个样子全是空的、全是假的、不是真的,古人常讲“喊破喉咙也枉然”。诸位要晓得,修行不在形式,要在实质上,就是说在日常生活当中,你要像个菩萨,像个佛,佛怎样处事待人?佛菩萨怎样生活?我们要学得和他一样。教你读经、教你拜佛,那是小学生课堂作业啊,大学生的行持不是这个样子,诸位看《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那五十三位善知识,那是大学生,他们很少有这种形式,完全讲求在生活当中所表现的觉悟的行为,正知正见的行为,清净身语意的行为,这是真的菩萨,这是三皈依的方向,是三皈依的总持法门,用现代的话来说,总纲领啊。(净空法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