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菩萨的生活环境称一真法界。如何证得一真法界?心平等就证得,一真法界就在面前,我们并没离开。十法界与一真法界虽在一起,我们只见六道而没见到一真法界,原因是自己的心不对。譬如,家家都有电视机,假设新加坡有十家电视台,称之为十法界。这十法界的电波散布在同一个空间,拨哪一个频道,这个法界就现前。如果我们拨对频道,眼前展现的就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的频道是平等心,将妄想分别执著都放下就平等。有妄想不平等,有分别不平等,有执著不平等,就见不到如来的生活环境。所以,只要将妄想分别执著放下,诸佛如来生活的环境,我们立刻就见到,就得到了。这是真的,所以称一真法界。(净空法师)
◎整个佛法的根,是从心理上舍弃此生的俗事。但一直到现在为止,你所有的宗教修持,都还没有摧毁对此生的贪著。你的心还没有离开欲望。你还没有放弃对亲友侍从的渴望。你甚至还不会稍减对食物、衣服和谈话的欲望。你抓不着运用善业的要点,你的人生方向错误!你不考虑你的修持已经减弱了多少烦恼,只想到你已经用功了多少岁月。你检查别人的错误,却不反省自己。你为你拥有的每一项优点而骄傲。你的思想失落在名誉和娱乐等琐事上。你耽于无意义的闲谈之中。你想象你已经把宗教和世俗成就结合在一起了,而事实上,什么目标也没有达成。你自始就未曾思量过无常,因而为你自己愚昧的心识所把持。马马虎虎修持佛法的人,只是在自欺欺人,浪费人生而已。(塔汤仁波切)
◎总之,如果你缺少出离轮回的决心,即使你在深山修持,所有的禅修也只能累积成山边的一大堆粪便而已!所以思考一下轮回的苦和随时你都会死去。然后,不管你关心的事务多么纷杂,缩小它们的范围!这才是修行。否则,你不会成就!(塔汤仁波切)
◎看出别人的坏品性,就表示你自己的行为已经不纯洁了。检查上师或道友的错误,就是魔罗附身的征象。不要与凡夫为伍,也不要听他们说话,记住世俗欲乐的缺点!(塔汤仁波切)
◎今依经创立十种大碍之行,名十不求行。人虽不故愿于碍,但于此间,或不得已,有一切障碍现前之时,俾我身心先居碍中,而众魔诸恶障碍之境,不能侵我,不能障我。譬如金火同炉,火虽欺金,金必成器。其十种大碍之行,今当说。下十段每段第一句标起,第二句反明病根,第三句详列病症,第四句出正义,第五句显力用: 一、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乃生。贪欲生必破戒退道。知病性空病不能恼。以病苦为良药。 二、处世不求无难。事无难则骄奢必起。骄奢起必欺压一切。体难本妄难亦奚伤。以患难为解脱。 三、究心不求无障。心无障则所学躐等。学躐等必未得谓得。解障无根即障自寂。以障碍为逍遥。 四、立行不求无魔。行无魔则誓愿不坚。愿不坚必未证谓证。究魔无根魔何能扰。以群魔为法侣。 五、谋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志存轻慢。志轻慢必称我有能。成事随业事不由能。以事难为安乐。 六、交情不求益我。情益我则亏失道义。亏道义必见人之非。察情有因情乃依缘。以弊交为资粮。 七、于人不求顺适。人顺适则内必自矜。内自矜必执我之是。悟人处世人但酬报。以逆人为园林。 八、施德不求望报。德望报则意有所图。意有图必华名欲扬。明德无性德亦非实。以施德为弃屣。 九、见利不求沾分。利沾分则痴心必动。痴心动必恶利毁己。世利本空利莫妄求。以疏利为富贵。 十、被抑不求申明。抑申明则人我未忘。存人我必怨恨滋生。忍抑为谦抑我何伤。以受抑为行门。 此十种大碍之行,摄一切碍,唯上智者堪任。中下之人,不敢希冀。若有得闻此十句义,于诸碍中,一一皆能照察觉悟,省身体道,持之不失,则能入诸魔界,不为群魔退转其心,循诸色声,不为色声惑乱其志,乃至憎爱利名之境,人我得失之场,我心先居碍中,彼碍岂能为碍?碍若无碍,则于道行尚可直进,何况得于自然无碍之境,道岂不可进哉。若以求得之计,移之于求道,岂在碍不能行道乎。当知此碍,即是一切众生大善知识,亦是一切众生良佑福田,可以了死脱生,可以超凡入圣,于诸世间所有美味上服,金刚珠玉,一切众宝所不能及。(蕅益大师)
◎一切众生未来皆是佛,皆是我们现前的善知识,我们与一切众生相处,才能真正做到断恶修善,成就自己圆满功德。离开一切众生,到哪里去修行?这个意思很深很深。(净空法师)
◎什么叫真善知识?依教奉行的人,具足信解行证,对于如来大法能信能解能行能证,这是真善知识。真善知识在哪里?就在我们面前,问题是你认不认识,你会不会学。古人讲“善学”,人人都是善知识,事事都是善知识,你怎么会不成道?你这一生当中肯定圆满成佛。不善学,就错了!人家小小的赞叹,得意忘形,心动了,一点小小不如意的事情,你要气好多天都消不了,我肯定你是三途众生,为什么?贪嗔痴非常严重。真正有功夫的人,贪嗔痴一年比一年淡薄,功夫有进步。(净空法师)
◎所以我们学佛,在这个时代,警觉心要比从前人要高很多才行。我们现在要有高度警觉,要求往生。如果要求往生,你就要样样事情能放得下,不要执著,跟一切人和睦相处。看到别人有不对的,先要想到是我不对,不是他不对。为什么说我不对?我没有做好样子给他看。道场里头,大小单位是一样的,家庭,公司行号,乃至于国家,人人都能够往自己里面去反省,天下太平,真的是自度度他。只看别人过,不知道自己过,这不得了!这是什么?干这个,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所以可以发动世界大战。如果他能学到中国一点东西,事事往里面来反省,战争就不会发生了。中国是受古圣先贤的教诲,特别是佛菩萨,佛法的修学,大乘佛法,《坛经》里头讲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世间人的过都是自己的过,我自己没做好,跟这里头讲的话一样,我治身没有治得好,成就德行、学问没有做得好。我成就了,天下人才能成就,我的一些毛病对治了,天下人的毛病也就治好了。孟夫子所说的,“反求诸己”,反过来想自己,这样才能够成就。(净空法师)
◎古德云:“多知多事,不如息意。多虑多失,不如守一。虑多志散,知多心乱。心乱生恼,志散妨道。” 你才晓得,你涉猎许多法门,你得清净、平等难!太难了!所以你所学的那是世智辩聪。为什么呢?你有分别、有妄想、有执著,而佛法的目的不是别的,就是把妄想、分别、执著打掉。清净心生智慧,“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净空法师)
◎修持佛法,必须去杂专修,一门深入,方能成就。口念心行,时时观照,一心不乱。从生命现象中去体会,认识真正的本心、自性、真我,达到当下觉悟的现量境界。从现实世界中,透过现象,去认清宇宙的本来面目,以平等心、至诚心待一切人事。功夫成熟,渐得第六识不分别,第七识不执著,第八识不落印象,自性清净自在为自受用,对外随他分别慈悲心为他受用,对待一切人事,用心如镜,从自心中流出,不须思量分别也。(某上师)
◎六道是执著,十法界是分别。由此可知,我们一切都不执著了,烦恼就没有了,一切都不分别,所知障就破掉了,这就能超越十法界,入一真法界了。(净空法师)
◎云何为顿悟?顿者,顿除妄念,放得下;悟者,悟无所得,看得破。从何而修?从根本修。云何从根本修?心为根本。云何知心为根本?《楞伽经》云:心生即种种法生,心灭即种种法灭。《维摩经》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遗教经》云:但制心一处(控制心在一处),无事不办。(慧海禅师)
◎《证道歌》: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痕垢尽除光始现,心法双亡性即真。(永嘉大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