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

来源: 发表人: 2023-06-26 浏览量:668

◎病与魔,皆由宿业所致,汝但能至诚恳切念佛,则病自痊愈,魔自远离。倘汝心不至诚,或起邪淫等不正之念,则汝之心,全体堕于黑暗之中,故致魔鬼搅扰。汝宜于念佛毕回向时,为宿世一切怨家回向,令彼各沾汝念佛利益,超生善道。此外概不理会,彼作声,也不理会作怕怖,不作声,也不理会作欢喜。但至诚恳切念,自然业障消,而福慧俱皆增长矣。看经典切不可照今人读书之毫不恭敬,必须如佛祖圣贤降临一般,方有实益。汝果能如是,则心地正大光明,彼邪鬼邪神,便无地可安身矣。倘汝心先邪,则以邪招邪,何能令彼远离不扰也。他心通,鬼神虽有,小而且近。若业尽情空,则犹如宝镜当台,有形斯映。汝不至心念佛,而却研究此之真相,不知此心,便成魔种。譬如宝镜,无丝毫尘垢,自会照天照地。汝之心被尘垢封蔽深固,而欲得此,如尘封深厚之镜,断不能发光,或有发者,乃妖光,非镜光也。此事且置之度外,如堕水火,如救头燃以念佛,则无业魔不消矣。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在六道中,无业不造。若无心修行,反不觉得有此种稀奇古怪之恶念。若发心修行,则此种念头,更加多些(此系真妄相形而显,非从前无有,但不显耳)。此时当想阿弥陀佛,在我面前,不敢有一杂念妄想,至诚恳切,念佛圣号(或小声念,或默念)。必须字字句句,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耳朵听得清清楚楚。能如此常念,则一切杂念,自然消灭矣。当杂念起时,格外提起全副精神念佛,不许他在我心里作怪。果能如此常念,则意地自然清净。当杂念初起时,如一人与万人敌,不可稍有宽纵之心。否则彼作我主,我受彼害矣。若拼命抵抗,彼当随我所转,即所谓转烦恼为菩提也。汝能常以如来万德洪名极力抵抗,久而久之,心自清净。心清净已,仍旧念不放松,则业障消而智慧开矣。切不可生急躁心。

  ◎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只要念得熟,成佛尚有余裕,不学密法,又有何憾。一日念佛三十万,则是意根舌根俱利。然不可徒羡其所念多,当致力于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而已。又今之泛泛然修行者,多多皆是不修实行,止图虚名。(光)曾见许多日课十万弥陀者,皆属虚张声势,以自诳诳人耳。此种习气,染之则徒劳无功,小则无而为有,大则以凡滥圣,非徒无功,其罪有不可尽言者。

  ◎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绵绵密密,长时忆念。凡有忿怒,淫欲,好胜,赌气等念,偶尔萌动,即作念云,我念佛人,何可起妄念乎。念起即息,久则凡一切劳神损身之念,皆无由而起。终日由佛不可思议功德,加持身心,敢保不须十日,即见大效。若只偶尔念一句两句,便欲见效,则是自欺欺人。虽亦仍有功德,却欲由此愈病,则决不可得。凡事均以诚为本。修持可不用其诚,而欲得愈病灭苦之利益乎。

  ◎念时固然是念,歇气不念时,心中仍然是念。只求心佛相应(即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中除六字洪名之外,无有一切杂念,故名相应。),切勿起即欲见佛之心,但求佛号外无二念而已。若不明理性,急欲见佛,多招魔事,不可不慎。亦不可太劳,过劳,则次日便难清爽如法矣。

  ◎修净业人,以真信切愿为本。能念到一心不乱,则甚好。切不可存未得一心不乱,便不能生之心。若常存此想,得则可。不得,则由常存不得生之心,便与佛不相应矣。(此弄巧成拙之大病。)

  ◎往生净土,全仗信愿。有信愿,即未得三昧,未得一心不乱,亦可往生。且莫只以一心不乱,及得念佛三昧为志事,不复以信、愿、净念为事。(都摄六根而念为净念,念佛时,常听自己念佛音声,即是都摄六根之下手处,切须注意。) 或恐志大言大,未得实益,由不注重信愿,不能与佛感应道交,仍在此五浊恶世中,做苦众生耳。

  ◎问,有云出声念追顶持,有云金刚持,有云默持,有云记数,有云随息等。欲得一心不乱,可是专持一法否。 答,追顶易受病。大声,小声,金刚,默念,随自己精神调停而用,何可死执一法,以致受病乎。随息不如静听。以随得不好,也会受病,静听,不会受病。

  ◎念佛以志诚为主。若志诚,则不会大散。当用随念随听之法。掐珠不过为防懈怠,掐之有碍,则不必掐。随念随听,比随息好。当云“随息”,不可云“数息”。光文钞随念随听之法,恐汝不善用。则但念得清清楚楚,听得清清楚楚即已。

  ◎末世众生,根机陋劣,舍此法门,其何能淑。凡修净业者,第一必须严持净戒,第二必须发菩提心,第三必须具真信愿。戒为诸法之基址,菩提心为修道之主帅,信愿为往生之前导。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非信何由发愿,非愿何由起行,非持名妙行,何由证所信而满所愿。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信、愿、行如鼎三足,缺一则蹶。若不注重信愿,唯期持至一心,纵令深得一心,亦难了生脱死。何以故?以烦惑未尽,不能仗自力了生死。信愿既无,不能仗佛力了生死。世有好高务胜者,每每侈谈自力,藐视佛力。不知从生至死,无一事不仗人(他)力,而不以为耻。何独于了生死一大事,并佛力亦不愿接受,丧心病狂,以致于此。净业行者,所当切戒。至于修持法则,常当如子忆母,行住坐卧,语默周旋,一句佛号,绵绵密密,任何事缘,不令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能如是者,决定往生。又须心念仁恕,气象浑穆。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常思己过,莫论人非。等觉菩萨,二六时中,礼十方佛,忏除宿业。况在凡地,常当惭愧,何敢自恃。若自恃者,纵有修持,皆属魔业。如是之人,切勿亲近,免致日久,与之俱化。直须守定念佛宗旨,不随经教,及善知识语言所转,舍此别修也。

  ◎至于汝言,前念佛七七日,稍有所证,此即退道心之根本。乃稍有相应及感应,何可认之为证乎。得少为足,随即懈废,初心人每每如是。以后当纯一其心,愈有感应,愈觉歉绌,则可免此病矣。

  ◎念佛一法,唯死得下狂妄知见者,方能得益。任凭智同圣人,当悉置之度外。将此一句佛号,当做本命元辰,誓求往生。纵令以死见逼,令其改辙,亦不可得。如此方才算是聪明人,方才能得实益。否则由多知多见,不能决疑。反不如老实头一无知识者,为易得益也。

  ◎修净业人,着不得一点巧。倘或好奇厌常,必致弄巧成拙。此所以通宗通教之人,每每不如愚夫愚妇老实念佛者,为有实益。若肯守此平淡朴实家风,则极乐之生,定可预断。否则不生极乐,亦可预断矣。

  ◎念佛方能消宿业,竭诚自可转凡心。

  ◎但愿嘉宾咸念佛,只缘净土是君家。

  ◎古语云:聪明不能敌业,富贵岂免轮回。生死到来,一无所靠。唯阿弥陀佛,能为恃怙。惜世人知者甚少,知而真信实念者更少也。

  ◎生死大事,须当预办。若待临行方修,恐被业力所夺。

  ◎欲心不贪外事,专念佛。不能专,要他专。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一心,要他一心。亦无奇特奥妙法则。但将一个死字,贴在额颅上,挂在眉毛间。心常念曰:我某人从无始来,直至今生,所作恶业,无量无边。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宿生何幸,今得人身,又闻佛法。若不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一气不来,定向地狱、镬汤、炉炭、剑树、刀山里受苦。以怖苦心念佛,即是出苦第一妙法,亦是随缘消业第一妙法。

少说一句话 多念一声佛
打得念头死 许汝法身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