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解自序
这可是我的幸运么!在一个木叶黄落的残秋,与我素所恋慕的弘一大师相见在白洋湖滨金仙寺。大师是不大肯接见人的,经了亦幻上人的介绍,才得和他认识。初见他的时候,见他持戒的严律,和清臞的慈容,不禁油然兴敬之,复惜之之感。回首一想,他所以甘心行著这样的苦行,不是为的想早成佛果,普济众生吗?这样一想,自恨当时未能立刻就跪在他的跟前忏悔、赞叹、礼拜。从此以后,我曾去看他好几次。有一次,我去见他,他拿了一本弥陀经白话解赠给我。我不觉惊讶的说:‘啊!弥陀经白话解已经有了吗?’他说:‘这是王涵之居士著的。很精湛。我也时常要看的。’我又说:‘这,我本来也想要替他做白话解的,现在竟给王居士先做了,那到也好!’他听我如此说,便道:‘这样吧!你要做就把一部地藏菩萨本愿经去解释罢!’我说:‘恐怕很深奥的。’他说:‘不要紧。你照字义去解释就是了,也不必用什么新文艺体裁。是预备给工商界人看的,用最浅近通俗的白话去解释吧!也不要多,越简单越好。’一时我就很欢喜的答应下来,就依著大师所指示的目标开始工作了。
我因为对于佛学从未研究过,所以于未著手做这部白话解以前,自不能不经过一番很辛苦的研阅和探讨。取材与参考书是科注和演孝疏二种,自庚午十月至辛未正月上浣,把最困难的第一品总算释成功了。第二品入手,忽感到世事无常,一气不回,这本经就释不成了,于是发誓奋勇从事,日不足继之以夜,至三月廿三日止,把十二品完全释成了。在这穷搜极想之间,仿佛似有悟入,然而这书是预备唤醒初机的,所以不敢把高远的理想尽量的发挥;但既依照字面解释,也仍旧都采译原注经文,又须保留原译经句的章法,所以这里文句也许有不自然的地方;然而遇到有经注秘晦不显,原译句过于不畅达之处,只好略参私意,使他明畅,好在这也是很少很少的。还有上面解过了的,下面也不再重解,阅者不明白的地方,请检前注就得。若是处处用注见前,或是见前注等字样,不但作者不便,恐怕阅者感到很惹厌的吧!
这部经虽然是三根普被,然而重要一著就是改良人心。改良人心的工具是什么?那不能不说是因果报应。因为这一本经是完全著重因果报应的,所以我很希望本经能普遍流通,至于家弦户诵。假使把人人的心改良了,和平的社会、和平的世界、与平等大同主义也自然会实现了,更用不著口是心非阳奉阴违的一般人物纷纷扰扰的去口头宣传。所以述者要老实说一句,无论那一个伟大人物,要建设和平大同的社会和世界,必先切实的建设在人的良心上,才是根本的建设;否则,等于庸人自扰。为什么呢?因为世界大地是完全由于人心业报所造成的呀!还有修净土的应该注重这部经解,因为阿弥陀经上说,念佛七日一心不乱,阿弥陀佛来接引你,这是容易的事么?不要说七日,就是七小时之间要一心不乱,恐怕也办不到。倘若临终时心念一乱,神识就堕入幽冥界里,这时不仗地藏菩萨的大威神力来把你送到西方,还有什么地方去求救呢?所以念佛的人平时也不可以疏忽这部经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