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我承佛如来威神利故

来源: 发表人: 2023-06-30 浏览量:586

我承佛如来威神利故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承佛如来威神利故。遍百千万亿世界。分是身形。救拔一切业报众生。若非如来大慈力故。即不能作如是变化。我今又蒙佛付嘱。至阿逸多成佛以来。六道众生。遣令度脱。唯然世尊。愿不有虑。

  当尔之时,地藏菩萨大菩萨对释迦牟尼佛说:‘世尊!我地藏仰承佛如来大威神力的缘故,到百千万亿世界去,分布我的身形,寻声救苦,拔济一切受罪报众生的苦难。假如不是因为如来的大慈悲大力量的缘故,我地藏即不能做这种分身变化的神通力量。我现在又承蒙佛的吩咐,一直等到阿逸多菩萨(弥勒菩萨)成了佛以来,所有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在六道里轮回的众生,遣令我把他们救度脱离苦难,禀承佛陀的意旨,我必定依教奉行,但愿世尊您不必挂虑。’

  尔时佛告地藏菩萨。一切众生未解脱者。性识无定。恶习结业。善习结果。为善为恶。逐境而生。转轮五道。暂无休息。动经尘劫。迷祸障难。如鱼游网。将是长流。脱入暂出。又复遭网。以是等辈。吾当忧念。汝既毕是往愿。累劫重誓。广度罪辈。吾复何虑。

  在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又告诉地藏菩萨说:‘一切众生还没有得到解脱自由,他们的性情飘摇不定,心猿意马,腾跃踔踯,难以禁制。他们常常改变主意,好像就以信佛来说,有时相信,有时又怀疑了,这就是没有定性,知识也不足够,所以说性识无定,无论从恶习结成的业障,从善习积来的善果报,无论造善造恶,都是随境奔驰,不惮劳倦,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众生都习惯了逐境而生,所以环境对我们人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千万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堕落到五道里头轮回不息(五道就是天、人,畜生、饿鬼、地狱)’,佛继续说:‘经过微尘数的劫数,受迷惑暗障的苦难,好像鱼游入网,误之为长流的水道,而众生刚刚脱出罗网,眨眼间又复投入,辗转轮回,永无出期。因为这类刚强的众生,很难教化,我本来非常忧虑挂念,但你现在就快要圆满你以前所发的愿了,你累劫所发的重誓,是要广泛度脱造罪的众生,你的愿力说:“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既有这么大的愿力,我还有什么忧愁呢?’

  说是语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定自在王。白佛言。世尊。地藏菩萨累劫以来。各发何愿。今蒙世尊殷勤赞叹。唯愿世尊。略而说之。

  佛说这些话时,会中有一位大菩萨,名字叫定自在王(这位菩萨因摄心入定,得大自在,故名)。对佛说道:‘世尊!我现在很希望听地藏菩萨累劫以来,每一生各发的是什么愿?承蒙世尊在这法会中再三的赞扬称叹他,很希望世尊大约地为我们说一说。’

  尔时世尊告定自在王菩萨。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这时候佛告诉定自在王菩萨说:‘你们应该特别注意听!注意听!好好地研究思念他。我一定会替你分别解说地藏菩萨所发的大愿。’

  乃往过去无量阿僧祇那由他不可说劫。尔时有佛。号一切智成就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佛寿命六万劫。未出家时为小国王。与一邻国王为友。同行十善。饶益众生。其邻国内所有人民。多造众恶。二王计议。广设方便。一王发愿。早成佛道。当度是辈。令使无余。一王发愿。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乐。得至菩提。我终未愿成佛。

  ‘乃于以往过去无量千万亿,不可说、不可说劫数以前,那时候有一位佛,他的名字叫一切智慧都能成就如来。这一位佛堪能受人天的供养,是具有正遍知的大觉者,他能普遍知道一切法。再者他的聪明智慧都满足了,福慧双圆,他所到的地方即是最好的地方,即自由自在入涅槃。他又能了解一切世间的事理,也是至高无上之士,能调御人间的大丈夫,也是天人的师表,是一切天人的大导师。所以佛世尊是天人所共同尊敬的佛。以上的十个名称,是每一位佛的通称。这位佛的寿命长六万劫。在他还没有出家时,曾做过小国的国王,他和一位邻近的国王做朋友,一同修身不犯杀、盗、淫,口不犯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不犯贪、嗔、痴这十善道行,来利益当时的一切众生。’

  ‘在一切智成就如来其邻国所有的人民,多数造种种恶业,因此两位国王就讨论研究,怎样能令众生改过自新,去恶从善。于是便计划,广泛的设立方便方法,来引导众生回头向善。彼此议决了,便各自发起大愿来,一位国王发愿说:“愿我早成佛道,一定来度脱这些造恶业的人民,都得成佛,没有一个留下的。”另一位国王即发愿说:“假如我不先完全度完这些造恶业的众生,令他们皆得安乐先成佛道,他们若有一个未成佛,我也不愿意成佛。”’

  佛告定自在王菩萨。一王发愿早成佛者。即一切智成就如来。一王发愿永度罪苦众生。未愿成佛者。即地藏菩萨是。

  佛告诉定自在王菩萨说:‘当时一王发愿要早成佛者,就是现在一切智成就如来。一王发愿要先度尽罪苦众生,不愿先成佛者,即是“众生未成佛,他就不成佛”—这一位王就是现在这位地藏王菩萨。’

  复于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名清净莲华目如来。其佛寿命四十劫。

  ‘又在过去无量无数那么多的大劫,在那时有一位佛出世,名叫清净莲华目如来,他的寿命有四十大劫那么长。’

  像法之中。有一罗汉。福度众生。因次教化。遇一女人。字曰光目。设食供养。

  ‘这位佛的正法时代过去了,在他的像法之中,有一位证圣果的阿罗汉。他做众生的福田,众生供养他,能种植福报,所以经上常鼓励人广修福德供养三宝,意思就是出家人为众生的福田。你能供养,则增福增慧,若欲求福慧双增的人,就要诚心供养三宝,所以说“福度众生”。这位罗汉因依次第教化所有众生,某天遇到一位女居士,这位女居士名叫光目女,她预备了很多饮食斋菜等,恭敬诚恳地供养这位罗汉。’

  罗汉问之。欲愿何等。

  ‘罗汉问她说:“你现在来供养我,你希望要求些什么?”’

  光目答曰。我以母亡之日。资福救拔。未知我母生处何趣。

  ‘光目答道:“我的母亲才死不久,故设斋供养,藉出资财物的方法,为我母亲修福,藉三宝的力量来救拔她,但是不知道我的母亲,已往生到什么地方去了,投生那一道呢?”’

  罗汉愍之。为入定观。见光目女母堕在恶趣。受极大苦。罗汉问光目言。汝母在生做何行业。今在恶趣受极大苦。

  ‘这位罗汉同情她的缘故,乃为她静坐入定观察,看见光目女的母亲堕落到恶道中,受著极大的苦报。罗汉就问光目女说:“你的母亲在世时,做了些什么事业?现堕在恶道里,受很大的苦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