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者坚牢—如摩尼宝无人能破;佛法僧宝亦复如是,外道天魔不能破故。
二、者无垢—世间胜宝清净光洁不杂尘秽;佛法僧宝亦复如是,悉能远离烦恼尘垢。
三、者与乐—如天德瓶能与安乐;佛法僧亦复如是,能与众生世出世乐。
四、者难遇—如吉祥宝希有难得;佛法僧宝亦复如是,业障有情亿劫难遇。
五、者能破—如如意宝能破贫穷;佛法僧宝亦复如是,能破世间诸贫苦故。
六、者威德—如转轮王所有轮宝能伏诸怨;佛法僧宝亦复如是,具六神通降伏四魔。
七、者满愿—如摩尼珠随心所求能雨众宝;佛法僧宝亦复如是,能满众生所修善愿。
八、者庄严—如世珍宝庄严王宫;佛法僧宝亦复如是,庄严法王菩提宝宫。
九、者最妙—如天妙宝最为微妙;佛法僧宝亦复如是,超诸世间最胜妙宝。
十、者不变—譬如真金入火不变;佛法僧宝亦复如是,世间八风不能倾动。
佛法僧宝具足无量神通变化,利乐有情暂无休息,以是义故,诸佛法僧说名为宝。’
参、为何要归依三宝
《善生经》云:‘善生言:“世尊j何因缘故,受三归依?云何名为三归依?”“善男子!为破诸苦(谓生老病死等苦),断除烦恼(谓诸苦之因种),受于无上寂灭之乐(谓不生不死涅槃之乐),以是因缘,受三归依。”’
云何三归依者—谓佛、法、僧。
┌佛者—能说坏烦恼因,得正解脱,无师独觉。
├法者—是坏烦恼因,真实解脱,正道解脱。
└僧者—禀受坏烦恼因得正解脱,能如法受。
肆、翻邪三归制意
《涅槃经》云:‘一切众生,怖畏生死四魔,故受三归。名一义异,或时说三为一,说一为三。诸佛境界,非二乘所知。’
注:
一、《多论》云:‘如人获罪于王,投向他国,以求救护。众生亦尔,系属于魔,有生死过,归向三宝,魔无如之何。故知若受三归,得脱生死。’
二、
┌烦恼魔者—贪、嗔、痴三毒,劫诸善法故。
├五阴魔者—色、受、想、行、识五阴,迁谢不停故。
四魔┤
├死魔者—地水火风四大,喻如四山,从四面来,逼切报命故
└天魔者—阻挠诸行者,令退道故。
四皆恼害,不能自由,故名魔者。
三、说三为一者:
《多论》云:‘佛亦是法,法亦是佛,僧亦是法,正是一法。但虽有一义,相有差别。’
┌佛宝—无师大智,一切功德。
相别者┼法宝—尽谛(真理)涅槃。
└僧宝—声闻学无学功德。
四、说一为三者:
《涅槃经》云:‘云何为一?佛告摩诃波阇波提憍昙弥,莫供养我,当供养僧。若供养僧,即得其足。汝随我语,则供养佛;为解脱故,则供养法;为受用故,则供养僧。’
伍、翻邪三归
大圣初成正觉,因提谓长者,开授三归之戒,翻邪归正,以为入圣的根本。三乘(声闻、缘觉、菩萨)行者,归宗进行,以为基础。三归的功用,正破三邪(外道邪师、邪法、邪众),济三途(地狱、饿鬼、畜生),接三乘(声闻、缘觉、菩萨),出三有(欲界、色界、无色界)。佛法以此三归为本,通发一切戒品及诸出世善法,不同世间善法也。
一、归依佛—佛陀秦言觉者,自觉觉他,故名为佛。归者,反还为义,反邪师,还事正师,故名归。依者,凭也,凭心灵觉,得出三途及三界生死也。故经云:‘归依于佛者,终不更归依其余诸外道天神也。’
二、归依法—达磨秦言法,法者法则,有轨范使人理解任持自性(万法依于一定的轨则而行,如火车必依于自己的轨道,方能运行),佛所说,若事若理,可为心轨,故言法也。归者,反邪法,还修正法,故名归。依者凭佛所说法,得出三途及三界生死。故经云:‘归依于法者,终不更归依诸外道典籍也。’
三、归依僧—僧伽秦言众,众者和合,出家三乘行者,心与佛所说事理之法合,故名为僧。归者,反九十五种邪行之侣,归心出家三乘正行之伴,故名为归。依者凭心出家三乘正行伴,得出三途及三界生死。故经云:‘归依于僧者,永不复更归依其余诸外道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