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稀有校量功德经

来源: 发表人: 2023-07-02 浏览量:448
       《稀有校量功德经》云:‘假使满三千大千世界中,诸佛如来,譬如竹苇甘蔗稻麻,彼等诸佛世尊至真等正觉,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二万岁中,常以一切娱乐之具,衣服饮食床卧汤药,种种奉施,乃至灭度之后,收其舍利起七宝塔,一一宝塔皆以香华伎乐缯盖幢幡香烛油灯,种种所须,悉皆供养,实得无量无边不可算不可数福德之聚。佛言:阿难!犹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以淳净心作如是言:我今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所得功德胜前福德,百倍千倍万倍,不可算数,譬喻言辞所不能知及。’

  二、果报

  1、受三归免堕恶道

  《增一阿含经》云:‘有忉利天子五衰相现,当生猪中,愁忧之声,闻于天帝,天帝闻之唤来告曰:“汝可三归,即时如教,便免生猪。”三自归已,生长者家,还得出家,成于无学。’

  佛为说偈云:

  诸有归命佛  不堕三恶道  尽漏处人天  便当至涅槃

       ┌一、衣服垢秽
       ├二、头上华萎
六欲天人五衰相┼三、腋下汗流
       ├四、身体臭秽
       └五、不乐本座

  2、受三归得护持

  《嗟袜曩法天子受三归依获免恶道经》云:

诚心归命佛  彼人当所得  若昼若夜中  佛心常忆念
诚心归命法  彼人当所得  若昼若夜中  法力常加持
诚心归命僧  彼人当所得  若昼若夜中  僧威常覆护

  3、受三归得解脱

  《法句譬喻经》云:‘昔者天帝释五德离身,自知命终当生陶家受驴胎。愁忧自念,三界之中济人苦厄唯有佛!驰往佛所,稽首伏地,至心归命佛、法、僧众。未起之间其命忽终,便入驴母胎中。时驴走,破坏坏器,其主打之,寻时伤胎,其神即还入故身中,五德还备,复为天帝。佛赞善哉!殒命之际,归命三尊,罪对已毕,不更勤苦。佛为说偈,令帝释闻之。达罪福之变,解兴衰之本,遵寂灭之行,得须陀洹道。’

  拾参、归依后是否会失去归依戒法

  《善生经净三归品》云:

  (一)受三归已,造作痴业,受外道法自在天语,以是因缘,失于三归。

  (二)若有造作种种杂业,为受乐故,修于善事,如市场法(好比市场作买卖,以求利为先),其心不能怜悯众生,如是之人不得三归。

  (三)若人信其(神)能救一切怖畏,礼拜外道,是人则失三归依法。

  拾肆、世间戒和三归五戒有何区别

  一、五戒与世间戒之关系

  ┌不杀生—仁 ┐
  ├不偷盗—义 │
五戒┼不邪淫—礼 ├世间戒
  ├不妄语—信 │
  └不饮酒—智 ┘

  二、五戒与世间戒不同之处

  《善生经》云:‘若不依三宝受戒,是名世戒,是戒不坚固如“彩色无胶”。是故我先归依三宝,然后受戒。若终身受,若一日一夜,所谓优婆塞戒,八戒斋法。’

  五戒—能坏先世诸恶业。

   ┌不能坏先世诸恶业
   ├根本不净
   ├庄严不净
世间戒┤
   ├觉观不净
   ├念心不净
   └果报不净

  拾伍、归依后怎样进修

  归依后,作为一位佛陀的在家弟子,就应该勤加礼佛忏悔,将无始劫以来,由贪嗔痴三毒所生起的一切罪业忏除。一方面要深入经藏,研究教理,多听经闻法,才能开大智慧,否则将是一位愚痴没有智慧的人。

  除了礼佛忏悔,听经闻法外,并要严守戒律。如果戒律不守,天天犯戒造新罪业,我们又将如何脱缚解困呢?

  佛陀在遗教经训示弟子:‘是故比丘,当持净戒,勿令毁缺,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住处。’

猜你喜欢